王显刚提出落实落细春季农业生产的措施

2021-06-19 03:00本刊编辑部
云南农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一业高标准农田

在全省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上,副省长王显刚讲话,提出落实落细春季农业生产的具体措施。

一、严防死守耕地红线

云南省要在严防死守耕地红线上下功夫,全省原来是九千多万亩,目前三调最终数据还没有出来,大概是八千万亩,其中,高标准农田在两千万亩左右,差距大,所以要用最严格的措施来保护耕地。要落实好耕地占补平衡的责任,占什么、补什么,占多少、补多少。

二、全面落实粮食播种面积

今年,大春省里安排的总面积是317.4万hm2(4761万亩),其中,水稻66.67万hm2(1000万亩),玉米153.33万hm2(2300万亩),大春马铃薯要稳定在33.33万hm2(500万亩)以上,这个面积已经下达。各州(市)根据自己的时令、节令抓播种。

三、把种子问题放在突出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的原话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子是提高粮食单产、提高农产品品质的基础,种子问题非常关键。现场会上展览的“五新”,其中一个就是新品种。云南在这方面潜力非常大,科研院校实力都比较雄厚,民间的研究组织也奉献有很多好东西。除了自主研发以外,也要开明开放,凡是适合云南的其他地方的好东西都可以搞来试验示范推广,我们好品种的推广步伐还要加快。

四、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

全国的高标准农田占比是50%以上,而云南高标准农田占比才25.8%,这个情况比较严峻。省政府已召开专题会进行研究。这几年,中央和省级补贴的钱大约是每亩1500元,但是州(市)县自筹配套的部分问题很大。今年,国家给我们的指标26.4万hm2(396万亩)、36亿元,省级努力做到每亩1500元,各州(市)要配套经费。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还是要在基础好的、规模相对比较大的地方搞,投入的成本相对低一点,搞出的效果会好一些,更容易搞成真正意义上的高标准农田。

五、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一二三行动”,即“一县一业、种子和电商、三化”。“一县一业”中你这个县主要抓的产业要有首位度,并不排斥你原来传统上已经有优势和效益的那些品种。推进现代种业和电商发展,要打好种业翻身仗,实施好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名品名企一体化评选表彰。“三化”指推进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发展。

六、防灾减灾

防灾减灾核心是抗旱和病虫害防控。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上,国家气象局发言时三次点到云南滇西北今年有干旱的风险。省里研究会都会请气象局的同志报告气象预报形势,我们要随时调度气象资料,抓住每一个下雨的时节蓄水,对抗旱重视起来。病虫害对云南粮食生产的损害每一年都在5%左右,影响很大,抓好病虫害防治就相当于抓好了几年的粮食增产。

七、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这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七大内容之一,农村的污染防治在生态环境里面是我们农业农村部门这条线抓的。另外,我们的长江禁渔做得好,渔船全部上岸并全部安置,但同时,农业农村部一再告诫,云南省的长江禁渔不能死灰复燃。

(本刊编辑部根据录音摘要整理)

猜你喜欢
一业高标准农田
山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获批复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确保按时保质完工
华柴公司完成“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全部协议签订工作
华柴公司完成 “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全部协议签订工作
“两委”换届发动攻坚——确保啃掉“硬骨头”、实现“高标准”
黑板像农田
财政部力促铁路等央企剥离“三供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