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育融合”之力撬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1-06-20 14:28宁本涛杨柳
中国电化教育 2021年6期
关键词:五育融合实践路径基础教育

宁本涛 杨柳

关键词:“五育融合”;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理论新探;实践路径

“十三五”期间,我国各级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升,教育面貌正由规模扩张走向质量提升。由此,“十四五”期间的教育以构建优质均衡的服务体系为主题,而“五育融合”所蕴含的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共育共生的理念正是对“优质均衡”这一理念的实践探索。2020年12月28日,上海金山区举办的“五育并举 融合育人”论坛,介绍了“五育融合”理念在“课程教学变革”“学校治理变革”“劳动教育探索”等方面的学校改革经验,以及及金山、江阳两个实验区的区域推进路径。实践经验表明,“五育融合”是走向教育高质量发展、崇尚教育共同利益、抚平教育焦虑的必经之路。“五育融合”的未来发展呼吁学术界与实践阵地相互促进,共同探寻求真、向善、立美育人体系建设。

一、直面新质疑:“五育融合”何以必要

何谓“五育融合”?“五育”划分的界限是什么?“五育融合”是个伪命题吗?“五育融合”理念一经提出,就伴随学者同仁各种各样的质疑。笔者认为,“五育融合”既是一种育人理念,也是一个育人目标。通俗而言,就是在德智体美劳中任何一方面的教育中都有机渗透其他一个或四个方面,而不是将五种素养的培养并列起来。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至此,“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全体教育人的共同目标[1]。“五育融合”不是一个“假问题”,而是对“五育并举”在实践中的动态阐释,它直指长期以来存在的“疏德”“偏智”“弱体”“抑美”“缺劳”,以及各育之间的“彼此分离”“相互割裂”“互不相关”等痼疾[2],是重建基础教育生态、回归教育原点、提升育人质量和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

(一)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特性要求

首先,从基础教育发展的现状考察。十三五期间,我国基础教育普及水平已大大提高。截至2019年,我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也已经达到了89.5%[3]。可知,我国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已经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汪明副主任认为,基础教育在实现规模扩张的同时,更要追求质量。“十四五”期间,需要进一步提高普及和巩固水平基础之上,补齐短板,努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提升育人质量目标,需要三个着力点。一是要着力加强“五育”并举,全面发展。二是着力加强立德树人,补创新精神不够、实践教育不足的短板。三是着力加强多方配合,协作育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而“五育”并举,融合发展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其中之一。

其次,从未来基础教育的发展特性分析。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已经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具有“现代化”“体系化”“科学化”“生态化”的特征[4]。这些特征围绕“育人”的内核,更加注重整体与融合。在此背景下提出“五育融合”,具有重构基础教育的抓手作用,不仅涉及人的全面发展要素,更是突出“高质量”的融合育人机制,是撬动旧体制的突破口,也是新时期探索优质均衡育人体系的现代化路径。

(二)推进基础教育新样态的政策与实践诉求

2019年7月8日,《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进一步要求:“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5]。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了:“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勞动教育的有机融合”的“五育融合”育人目标。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的转化,是从教育静态平衡到动态融通的进路,是从价值引领到育人实践的探索。

在政策鼓励和实践呼唤下,“五育融合”迅速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2019年12月28日,第一届“全国五育融合研究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探索了“五育融合”的政策内涵、理论基础和融合路径,随后成立了“全国五育融合实践联盟”,目前已有31所中小学加入,成为“五育融合”校园实践的前锋,卓有成效。2020年11月5日,由杭州凤凰小学承办的“五育融合的校本化实践创新研讨会”探讨“五育融合”有效实施的路径与策略,旨在构建“五育融合”教育研究共同体,打造“五育融合”育人新生态。此外,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与研究所与上海金山区和四川泸州江阳区签署了合作共建协议,区域探索以“五育融合”为理念的新基础教育改革。至此,“五育融合”从全国、区域、学校三维立体构架起实践场域,完成了实践层面的广泛尝试。

(三)育人机制创新的中国话语表达需求

与蔡元培先生提出的“五育并举”的时代相比,新时期的中国教育强调“五育”有独特的时代需求。“五育融合”不仅仅是德智体美劳并行发展,而是探究教育情境中从设计到评价的运行机制的中国话语表达需求。

自“五育融合”育人理念提出以来,学术界和教育实践领域的教师们一直试图厘清“五育融合”的准确内涵和清晰范畴。从理论层面看,内涵界定是概念分析和运用的首要步骤;从实践层面看,对“五育融合”的精准定义有助于学校围绕概念的内核开展教育改革。无论是“五育并举”,还是“五育融合”,都不限于一个“概念”,也不止于一种“观念”或一套“政策”,它还意味着一个“体系”和“机制”,更代表了一个“时代”[6]。就时代需要而言,今日中国面临的不再是“扫盲”“入学率”“教育权”等基本问题,而是基础教育应试倾向和学业负担过重的教育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五育并举”是纠正“智育”一育独大的方案,重新构建“五育”新体系。而“五育融合”则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追求各育间的“融合效应”,体现了一种整体融通式的思维。“五育”的主体不仅仅是教师,还要有其他教育利益相关者——家长、社会和受教者本人等。“五育”的内容也不仅仅是德智体美劳背后的学科,更是“善”“真”“健”“美”和“实”学科素养追求[7]。

2019年出台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也印证了国家对学生“素质”“素养”的重视,坚持“五育并举”不仅体现在学科设置的完整性,更关乎时代背景下育人体系中核心素养的全面性与适切性,以及信息化时代的“融合挑战”:综合育人意识、融合课程开发、社会协同机制,这些都展现出“五育融合”丰富的内涵与外延。

二、聚焦真行动:“五育融合”何以可行

自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明确要求注重全面发展,促进“五育”有机融合后,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便积极回应,在我国东部上海金山区和西部四川泸州江阳区建立了两个“五育融合”实验区,试图在中国的东部和西部分别打造两个“五育融合”区域样本和三十几所“五育融合”实践联盟校,进而把他们变成中国的样本,共同支持国家发展战略。

(一)特色示范范式——上海金山区“融合育人”的规模效应

作为上海市整体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金山区教育局紧紧围绕“让课程改革更深入、让师生关系更和谐、让学习经历更丰富、让教育服务更优质”的总要求,坚持改革创新,持续提高教育质量和品质。在一年的“五育融合”实践改革中,金山区形成了“融合育人”的特色示范模式,即通过区域内外特色项目的吸引与辐射的交互作用,促进区域教育发展的改革方式[8]。金山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顾宏伟从教育生态的变革、育人方式的变革和支持系统的变革三方面介绍了金山区以“五育融合”推进区域实践变革的探索。

首先是教育生态的变革。金山区出台了系列的方案,形成了行动纲领。比如,2020年编制了“五育融合”教育发展规划与行动方案,形成区域教育发展的行动纲领。此外,通过种子计划、课题研究、项目交流,由点及面、由内到外拓展“五育融合”的学校路径。接着是以四大范式推动育人方式的变革。分别为:“以点带全式”“教材教学式”“主题活动式”“学习空间”,区域内的学校都有各自的育人特色,汇聚成金山的规模效应。比如,亭林中学的以体育人、朱泾二小的劳动教育、金卫中学的海防教育、罗星中学的“星教育”、山阳中学艺术化的课程等,以某一育为载体,融合各育。最后是以资源优化推动支持系统变革。金山区“五育融合”变革是以学校为中心的区域家、校、社联动系统,形成了以“资源融合”推动“五育融合”的区域规模效应。

(二)规划先行范式——泸州江阳区“以点带全”的层级战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人民政府与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签署了《江阳区创建“五育融合”国家级示范区框架协议》后,江阳区围绕“五育融合”理念下区域教育的变革,初步形成了“五育融合”示范区建设实践中的经验,走出了江阳区的规划发展模式,即区域政府主动寻求科研支持,以制定区域教育发展规划促进教育发展的改革方式[9]。江阳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局长周玉认为,“五育融合”示范区建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路径,在区域推进“五育融合”示范区建设中,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高标准规划为基础,以高智力支持为关键,以高水平研究为引领,在系统推进、螺旋上升中实现江阳“五育”共生的理想愿景。

首先,江阳区以高标准规划为先导,坚持“城市发展到哪里教育就配套到哪里,产业推进到哪里教育就跟进到哪里,项目落地到哪里教育就服务到哪里”的教育基础性保障。保障之上开展建立机制、研制规划、基地示范的系统设计,通过“五育融合”办公室、制定“五育融合”实施方案、确立了11所“五育融合”基地校来保证“五育融合”在实践中的真实运转,并运用经费和评价激励“五育融合”创新。接着,江阳区培植了教研、校长、教师三支“五育融合”队伍,使“五育融合”项目的掌舵者拥有高水平能力,保证育人质量。最后,江阳区依托工作室、项目和课题开展高水平研究,使教育实践有科学规律的论证。江阳区一年的“五育融合”探索,刚起步,但也初具规模,呈现了不同于金山的规划发展模式。学校治理分论坛的三位江阳区老师进一步从“五育融合”的校本实践印证了江阳区“以点带全”的层级战略。

(三)校本化范式——从聚焦短板到深入核心的路径选择

“五育融合”育人模式中最关键的点在“日常融合”。让“融合”理念进学校、进课程、进课堂、进教材、进活动、进班级才能真正检验理论与实践的切适性。“五育融合”的第一步是做到“五育并举”,保障德智体美劳在教学中的完整性,薄弱要素是美育和劳动教育。第二步是“融合育人”,依赖学校治理和课堂教学变革。从“五育”到“融合”,从聚焦薄弱到深入核心。

首先,课程和教学是学校教育最集中的环节,基础教育改革需要通过课程教学路径,在学生成长中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倡议提出多年,学校教育“偏智化”“负担重”的倾向仍未改变。“五育融合”作为基础教育改革领域崭露头角的理念,在教育界一年多的理论研讨和实践创新中,虽未有系统的指导纲要,但也在全国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校本化经验。新的教育理念只有通过实践的打磨和总结才能逐渐成形,避免边缘化。

在“课程教学”变革分论坛上,专家们从育人价值、课程设计、机制优化等方面分享课堂教学中的融合路径。有校长提出,“五育融合”在课堂教学中最关键的是依托国家规范的课程开设和校本化实施。在现有国家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做好各个版本教材的整合,做好各类课程资源的统整,从时代特需、文化融合的角度,通过学科内统整、学科间统整、超学科统整,将“五育”融入学校课程的开发。也有校长认为,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按需开发校本课程,丰富学习经历,提升面向未来的学习能力。还有校长提出,“教研机制”为“五育融合”提供可持续师资保障。价值引领机制、动力机制、能力机制和保障机制四大实践机制,通过课程供给、课例研修和項目管理的实战研修机制,完善教师成长路径,促进教师发展。质言之,要将课程与教学作为“五育融合”日常化的基本路径,让“五育融合”进学科、进课程、进课堂,实现科学化、课程化、课堂化,进而走向系统化。

其次,学校治理是“五育融合”学校路径中相对宏观的全局性设计,也是“五育融合”进入学校和学科的环境与制度保障。学校治理的第一个环节是顶层设计,规划“五育融合”蓝图路径。从顶层设计中将“五育融合”作为一把尺子或者一种参照系审视学校管理、课程、课堂教学以及学生生活时,会涉及多元主体的协同机制。有校长认为,校长是协同机制的出发点,引领方向、稳定局面。自上而下看,“五育融合”校本方向离不开学校文化。也有校长认为,只有办学者将视线从“物质建设”转向“精神建设”,从关注“器物”转向关注“价值”,才能形成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五育融合”办学特色。学校治理的第二个环节是推进机制。有校长以评价作为育人目标的推动力,以清晰的评价标准、1060条具体的评价目标、多元科学的评价方式共同促进“会做人、会生存、会学习、会关心、会创新”的“五会”育人目标实现。也有校长将课程、活动、空间、多媒体、学研共同作为“五育融合”在学校中落地的抓手。在推进中,以现代化学习理念,将学生看作“五育融合”的主体,形成“种子学生”与“种子教师”,用局部变化带动整体变化。学校治理的第三个环节是资源保障。有校长提出家庭和社会资源在融合教育中为学生成长发挥的教育性功能,此外,教师团队、管理机制、系统化经验都是“五育融合”进课堂的支持性资源。总之,学校治理中各环节和学科的经验,应该具有迁移性,既强调它独特的不可替代性,但又要关注它在其他育人中价值的开发问题。同时,课堂教学如何在尊重学科知识自身逻辑、属性和儿童认识规律基础上融合它育内容,值得再思考。

再者,劳动教育是“五育融合”的最大短板。在全面发展的呼声中,虽然劳动教育逐渐走入中小学校园,但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的现象没有根本好转,劳动教育仍停留于供给儿童短暂的动手机会,有形式化倾向。“五育融合”为劳动教育的校园路径提供了多样化实施路径,通过“学科”“活动”和“生活”三维渗透劳动教育。

第一步,学科渗透,主要内容为劳动教育常识。在拥挤的学校课程体系中增加劳动教育常识课不切实际,因此,有专家认为,要确立“跨界融合式”劳动教育体系。突破传统的劳动教育模式,通过打破学科界限,实施跨学科融合。通过以专题劳动课程的形式,对多类型劳动内容进行融合;劳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跨界整合;劳动课程与主题活动相结合三种方式传递基础劳动知识。第二步,活动渗透,主要内容为劳动技能。有校长指出,劳动教育的本质是实施生产劳动与服务性劳动、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把“会动手、能设计、爱劳动”作为劳动教育的建构理念。这种理念的实施依靠劳动知识的传授不能达成,必须借助劳动实践,在学校教育中体现为劳育活动。第三步,生活渗透,主要内容为劳动习惯。一方面,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知识,在家长的指导和帮助下,开展劳动主题家园实践劳动。另一方面,带领学生在自然中体验劳作的乐趣,在社会中感悟不同行业工作的辛劳。整个过程聚焦契合学生实际和时代特征的劳动习惯与态度,推动在理念、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协调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二维共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人格健全。

三、谋划大愿景:以“五育融合”之力撬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本届“五育融合”研究论坛,凝聚了关注基础教育改革的目光,汇集了全国“五育融合”改革的实践经验,为理论与实践的分享搭建了平台。经过论坛系统研讨,形成了“五育融合”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共识,有方向的肯定,也有实践的困惑。

一方面,与会代表和嘉宾均认同“五育融合”为基础教育新生态建设的突破口,是基础教育迈入新时期的发展方向。“五育融合”有助于解决长期以来“五育”发展不均衡、相互割裂的问题,更是通向高质量基础教育的路径。如有专家认为目前的教育内卷化程度可能导致未来15到30年间的教育产出更深的焦虑。在此过程中,找到明晰的方向,才能带领基础教育走出困境,迈入高质量发展之路。而“五育”并举就是一个基本导向,融合育人是根本策略和方向。本次论坛先解决“五育”不全的遗留问题、再解决融合机制中的困难,具有品牌意识和历史地位,形成了改变的力量。另一方面,本次研讨也令教育界的同仁们不得不面对 “五育融合”中的两大的难题:一是“五育”没有彻底并举;二是“五育”没有深入融合。更准确地说,“五育并举”的局面在学校中没有形成规模和自觉,更进一步的“五育融合”也未找到完全切适的路径和校本经验。目前,“五育融合”仍处于探索初期,最基础的难题正是对教育本质理念和规律本身的再认识,质言之,关于“五育融合”诸多概念、命题与规律的探讨在未来也仍会持续。但这既是改革之路上必过的荆棘,也是掌控改革方向的基础探究。

质言之,以“五育融合”之力作为撬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已经在“五育融合”的新目标、新实践、新评价、新生态、新技术等5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与推进,“五育融合”未来的发展愿景更需要“五育融合”教育共同体潜下心来,再接再厉,继续寻找到新政策与“五育融合”关联点和融合点、处理好“五育融合”的内外关系、上下关系、中外关系、古今关系和纵横关系,深化到学科、学习生态、实践活动、项目化学习和多元教育评价以及生活、生命中去。

首先作为“五育融合”实践联盟校和实验区的校长们要提升对教育重大政策文件的解读能力。关注新政策的出台和发布,深入学习文件精神,不仅把政策落地、落实、落细、落小,更要落活。比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10]。“五育融合”要与如何改进结果性评价、探索增值性评价、优化过程性评价以及健全综合素质评价紧密对接。并且也要积极响应近期国家对加强美育、体育如何进评价的部署。

其次要找到“五育融合”课堂教学日常化、生活化以及情景化的关联点和融合点。以语文学科为例,把“硬性融合”和“柔性融合”有机结合起来,警惕“五育融合”面面俱到,把语文课上成思政课或科学课,最后后找不到某育独特的育人价值。

再者要找到“五育融合”具体的深化点,比如从学科和跨学科学习入手。寻找不同学科的“五育融合”的独特逻辑,并继续深入教师发展。要成为大国的良师,有没有“五育融合”的能力成为衡量良师的一个重要标准。具备“五育融合力”、学会以“五育融合”视域重新思考新的备课课例、上课课例、说课课例、评课课例、磨课课例、写课课例。一旦一个理念和思维变成教育人的视角、眼光和尺度,它会化入教育者的生命中,实现“五育融合”“本无形,意有形”的教育境界。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要深化到“五育融合”视野下学生的学习生态中去。学习的本质是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师生以及学习与自我的对话。“五育不全”的学习生态往往秉持的是教师导向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控制型生态观,学生被视为可以被批量加工的、随时淘汰的“产品”,分数是产品合格与否的“唯一”标准,易被测量的“知识获得率”成为“唯一”检测手段,学习知识成为学生“唯一”的任务,学习被窄化、被割裂、被封闭、被终结。这种学习往往是“假学习”或“伪学习”。这种学习生态也是一种死的教育生态,有“教”而无“育”、有“学”而无“化”、只见“分数”不见“主体”。构建走向“五育融合”的学习生态旨在以学习者的真实学习与发展为中心的,克服学生学习的“内卷化”顽疾,这在本质上认可了学习者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和具身认知体验的合法性,教师由施教者向导学者(促学者)的身份转换。学习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能量的多主体、多层次结构、多形态互动和流动,是对学习内容、学习时空、学习主体的超越,实现了从“分数”到“成人”转变,导致真正形成健康的以深层对话理论为基础的融合育人生态循环。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任何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但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五育融合”作為“五育并举”的推进、深化和发展,必将成为新时代中国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新趋势,在其改革的前进路上也必然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抗,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其前途和未来必定是光明的——在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支持和保障下和众多教育工作者的持续努力与改革下,“五育融合”改革的春天一定会早日到来。

猜你喜欢
五育融合实践路径基础教育
“五育融合”与中国基础教育生态重建
五育融合理念下体育在中学的新发展
“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
打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多元通道①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