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性神经松动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2021-06-21 06:01梁乐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神经康复

梁乐

(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江苏徐州 221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退行性病变,其病因为人体腰椎间盘的后侧纤维环出现破损,导致椎间盘其他部位以破损之处突出,进而对周围脊神经或马尾神经形成压迫[1]。其临床症状为下肢疼痛、腰部疼痛、日常活动受限等,在疼痛剧烈时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休养,导致其工作及日常生活均受到较大影响[2]。该病的病因与人们的年龄、生活习性、工作方式等有关,长时间伏案工作、过度劳累、遗传等均能够诱发此病。随着人体年龄的增长,椎间盘会出现退变,导致髓核弹性下降,若在此时受到外力伤害,将会造成椎间盘破裂,进而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3]。临床对于该病通常采用手术治疗,术后需要实施理疗、卧床休养,但疗效仍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预后较差。在此情况下,有研究指出,张力性神经松动术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康复治疗中的效果较佳[4]。基于此,该文选择2020年2—12月该院收治的48例腰椎间突出症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张力性神经松动术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4例。对照组:男16例,女8例;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42.31±8.40)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59±3.48)年。实验组:男14例,女10例;年龄32~59岁,平均年龄(44.39±7.61)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6.59±3.7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通过MRI、CT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完成手术治疗的患者;生命体征不存在异常者;凝血功能正常者;治疗配合度良好者;知悉研究内容,并同意且支持此研究者。

排除标准:术后周围神经有损伤者;中枢神经损伤导致下肢功能障碍者;先天性下肢畸形者;伴有带状疱疹遗留的神经痛者;心、肺、肝、肾等主要脏器有严重病变者,如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恶性肿瘤患者;哺乳或妊娠期女性;伴有精神疾病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沟通障碍者;排尿功能异常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术后2 d采用低频脉冲电疗、牵引等康复治疗,并在此基础上按摩患者的下腰部肌肉,1次/d,共治疗7 d。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张力性神经松动术治疗。(1)腰部神经根松动术:令患者取仰卧体位,康复医师在其患侧的髂前上棘处骨突部位实施按压,令患者患侧的髋关节内收10°~15°,并嘱其将下肢以直腿方式缓慢抬高,至患者下肢传递出轻度放射性麻木痛感为止,或者在腰部有轻微痛感时保持此高度2~6 s,然后缓慢将患者的下肢放下。(2)坐骨神经松动术:患者患侧的髋关节需保持中立位,令患者的踝关节进行背屈训练,然后实施与腰神经根松动术相同的技术操作。1次/d,20 min/次,共治疗7 d。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分别于治疗前后使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患者的下腰疼痛程度,分值为0~29分,分值越高,则表示疼痛程度越轻;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分值为0~10分,分值越高,则表示疼痛越严重;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SF-36)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健康、生理功能、心理健康、总体健康、精神状态共5个维度,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则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2)对比腰神经根、坐骨神经的紧张试验角度。分别于治疗前后通过神经紧张试验检测患者出现腰部或下肢疼痛时,髋关节被动屈曲的角度,并进行比较。

(3)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治愈、好转、无效。治愈:直腿抬高检测结果与健侧相同,且弯腰后伸处于标准状态,坐骨神经无痛感;好转:直腿抬高至55°时坐骨神经痛感有明显缓解;无效:患者病情未产生任何变化。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JOA评分、VAS评分及SF-36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JOA评分、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腰神经根、坐骨神经紧张试验角度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腰神经根、坐骨神经紧张试验角度均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对比[(±s),分]

组别JOA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VAS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SF-36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24)实验组(n=24)t值P值10.40±1.6810.02±1.600.8020.42613.98±0.8917.54±1.0812.4620.0003.42±0.883.50±0.790.3310.7412.49±0.551.99±0.453.4460.00130.28±5.4431.42±5.310.7340.46642.46±4.5256.38±4.1911.0640.000

表2 两组患者紧张试验角度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紧张试验角度对比[(±s),°]

组别腰神经根治疗前 治疗后坐骨神经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24)实验组(n=24)t值P值40.98±6.9041.06±7.030.0390.96849.30±6.2955.78±7.683.1970.00256.62±12.4957.63±12.280.2820.77862.96±9.2870.58±9.932.7460.008

2.3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n(%)]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诱发腰神经根、坐骨神经异常,而诱发该病的原因较多,如突出物炎性症状、机械压力等[5]。因而,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方向为缓解神经束以及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并清除附近神经组织的粘连,使机体内神经纤维的营养状态得到改善[6]。病情较轻微的患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达到痊愈疗效,而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则需要通过手术治疗,并于术后采取相应康复措施,以促进康复。

张力性神经松动术是通过神经动力学被动增加机体神经反应时间,改善神经传感器能力,在提升人体神经纤维信号的传递速度及传递效率方面起促进作用[7]。神经松动术还可松解卡压及粘连神经根,促进神经细胞体连接,进而起到恢复人体神经生理功能的疗效。除此之外,张力性神经松动术可以促进神经血液循环系统功能恢复,在人体运输血浆及营养过程中起推动作用,利于机体内有害物质的排出,降低了炎性因子敏感性,从而达到缓解疾病病情的目标[8]。将张力性神经松动术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的康复治疗中,能够缓解患者病情,减轻其腰神经根、坐骨神经的疼痛程度,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9]。

该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腰神经根、坐骨神经紧张试验角度均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张力性神经松动术能够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效率,改善生活质量,增大坐骨神经及腰神经根紧张试验角度,减轻疼痛程度,疗效突出。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采用张力性神经松动术治疗,能够减轻疼痛,提升症状改善速度,在促进术后康复方面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神经康复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神经”病友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