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的探究

2021-06-21 12:28陈雪君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教学优化语文素养激发兴趣

陈雪君

摘 要: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对提高语文课堂,特别是低年级的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影响巨大。笔者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探究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借助多媒体工具、增设游戏、设置悬念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与学生平等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用激情和创意引领课堂,把生活和人文教育融入课堂,以期打造好一堂真正的语文课。

关键词:小学语文;激发兴趣;语文素养;教学优化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场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而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努力成为他们的朋友、师长,引导他们人人参与学习过程,让他们自己去获得知识,尝试成功的快乐,使他们的不同潜能得到相应程度的发挥。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在课堂上,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前提,这就需要教师以“趣”引路,以“情”导学,把僵化呆板的课堂教学变成充满活动的学习乐园。而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一)借助媒体,增强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被用于教学活动,它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有其独特的作用。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不易持久,在教学《春夏秋冬》一课时,先绘声绘色地向学生介绍一年四季的景色,然后,用课件逐一出示教学图。当四幅色彩鲜明的教学图出现时,全班学生发出了“哇,真美啊!”的赞叹声。有一名学生异常激动地站起来说:“我发现可以用四种气候来说一年四季。”还没等笔者示意,他已迫不及待地往下说“暖和的春天,炎热的夏天,凉快的秋天,寒冷的冬天。”多形象的概括,课件这一媒体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笔者抓住这有利的时机,引导学生从另外角度来概括一年四季的特点。学生置身于四季的情景中,经笔者启发,心智大开,有的说:“春天,迎春花开了;夏天,荷花开了;秋天,菊花开了;冬天,腊梅花开了。”有的说:“春天,树上长出了嫩叶;夏天,树上的叶子长得很茂密;秋天,树叶变黄了;冬天,树叶都脱落了。”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其观察能力得到了训练,其想象能力也在不同程度上得以发展。

(二)增设游戏,寓教于乐

众所周知,游戏是最受低年级学生青睐的一种教学情境。例如:在上说话课《七巧板》时,笔者给每位学生一副七巧板,先让学生自己拼一拼,拼出各种有趣的图案,然后凭借个人的想象练习说话。学生凭着自己的见识创造了五花八门的事物:喷水的鲸鱼、跳舞的仙鹤、拍皮球的白雪公主、打不败的奥特曼……学生一边拼出图案,一边说:“我用七巧板拼成了一艘宇宙飞船,我坐在飞船上遨游太空。”有的说:“我用七巧板拼了一条吹泡泡的金鱼,多顽皮呀,又拼了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在草地上快乐地跳来跳去。”还有的说:“我用七巧板可以拼成大肚皮的猪八戒,在偷吃西瓜呢!”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我用……拼成了……”“我用……拼了……,又拼了……”和“我用七巧板可以拼成……”三种基本句式,从游戏中获得了知识,又开发了智慧,发展了智能,培养了创造性思维,同时也对学习建立了浓厚的兴趣。

(三)设置悬念,激发情趣

教师在备课时,努力创设有强烈的悬念感的教学导入情节,这样不但能把学生的思维从课间休息的情绪中很快地吸引到课堂上来,而且为课题的展开创设了良好的心理态势。

笔者在教学《小松鼠找花生》中,先让学生介绍一下在电视中、童话书中看到的小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学生纷纷回答:“小松鼠是一种温柔的、善良的、可爱的动物。”接着,笔者又问:“你猜猜小松鼠是怎样找花生,小松鼠会发生怎样的事呢?请大家想象一下。”这一问题的提出,给全班学生留下了悬念,学生渴求了解知识的欲望便油然而生,所有的学生都希望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唤起了他们探索课文内容的积极性,也就进入了“学习的角色”。通过朗读、交流、评议,从而使他们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四)活动探究,保持兴趣

语文教学要以训练为主线,如果训练单调、公式化,就会减弱学生的学习兴趣,削弱学习动机,所以,训练的内容应该生动活泼,训练的方式应该灵活多样。比如:为了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笔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创造朗读的机会,开辟了朗读的途径。好胜心使他们渴望自己能读得更好,甚至读得最好。为此他们便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掌握朗读技巧,去探求知识的宝库。

二、融洽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保证

语文教学的过程,不仅是一个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的人际交往过程、师生的情感交流过程。教师应放下教师的权威,尊重学生,公正平等地对待学生,学生才会觉其可亲,才能“信其道”。心理学中也有过“学生对某门学科的好恶,取决于这门课的任课教师与其关系好坏”这样的实验结果。因此,笔者认为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是取得教学成功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应该像母亲一样和蔼可亲,让自己的言行在他们心中留下比较深刻的、美好的印象。尤其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的后进生,更应该从感情上亲近他们,一旦学生稍有进步,就应该热情地给予鼓励。

三、指导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手段

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就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笔者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

(一)学法指导,引导参与

学法指导的关键是使学生学会怎样掌握知识,即获取掌握知识的方法。为此,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把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放在重要位置。如教学《乌鸦喝水》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教材内容特点,将本课学法指导设计为:(1)以学生自学为主,图文结合,用笔画一画、张口读一读、动脑想一想、大家议一议等方法让学生自学,使学生加深对课文重点词语的理解,并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了解乌鸦喝水的方法。(2)对于所学生字要求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或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去记忆。让学生通过自学理解乌鸦是通过自己动脑筋想办法,战胜困难,终于如愿以偿地喝着水的道理。之后,笔者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启发学生:你喜欢课文中那只小乌鸦吗?为什么?除了乌鸦想出的办法外,不搬动瓶子,你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使乌鸦喝着水?这样,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挖掘、探索,体会独立获取知识的快乐。可见,学生如果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学习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鼓励质疑,调动参与

积极的思维,是学生智力发展的起点,也是他们学习上的一种巨大推动力。要是语文教学中能使每一个学生的头脑都转动起来,使他们时时处处都能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就必定能取得极大的成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并善意地给予肯定和鼓励,这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爱问是儿童的天性,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无所不能的。教师应当千方百计地保护儿童的这种天性,对他们的提问尽可能给予满足。提问是良好的学习品质形成的重要开端。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就会冷却学生求知的热情,错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大好时机。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时常鼓励学生放下思想包袱,大胆提问,有时提的问题很简单,也不去轻易呵斥他们,对于那些敢于追问“为什么”的学生,笔者总是在全班学生面前予以表扬,不断地让学生认识到学会质疑的重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发现问题。

(三)小组合作,优势互补

学生在学习中求发展就必须参与。为了改变中等生参与机会少,后进生处于被动状态,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各尽其力、各展所长,笔者就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不同层次的四位学生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小组,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组与组之间的水平尽量保持一致,以达到公平竞争。在课堂上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在组内互相讨论、评价、激励,取长补短,团结合作。各小组的组长实行“轮流制”,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提高每位學生的参与意识,这样,在课堂上就形成了紧张奋进的学习空气,又将合作精神带入竞争之中。对参与面广的小组成员,笔者予以口头表扬、发小红星等形式加以肯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实际,教材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增强教学艺术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使学生得以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大平小学,广州510000)

猜你喜欢
教学优化语文素养激发兴趣
优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电子商务与物流课程的教学优化与项目教学的实施
探析如何优化高中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