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2021-06-21 12:28梁金妹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实施途径德育教育小学

梁金妹

摘 要:学生个人良好品德的形成需要教育的辅助,德育作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工作。德育教育立足于促进学生个人长远发展,健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贯穿学生的学习生活全过程,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德育教育并不是枯燥无味的说教,而是需要教师从多个方面切入。文章从素质教育出发,根据当前德育教育的实际情况探讨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实施途径

小学是学生成长的基础阶段,其可塑性较强,除了文化知识以外,教师更需要对学生的认知能力与道德修养进行培养。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教育改革中对德育教育更加重视,但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许多教师的教学思想没有完全改变,影响了德育的教学效果,学生也没有养成良好的个人素质。如何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责任心与道德意识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必须根据其年龄特点与日常行为进行工作规划。

一、当前小学德育教育现状

当前的小学德育教育往往只是停留在礼仪教学、行为规范、班级纪律等浅层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并没有至更深的层面,教师的教学措施缺少统一的规划安排,没有建立良好的学校整体环境和班级氛围。同時,学校与家长之间缺少德育教育的沟通,没有实现持续性、有效性的德育,导致该阶段的工作整体效率不高、质量较低。教师的教育方式较为僵硬,流于形式,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学生也缺乏参与感、缺少积极性。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教师忽视了互联网对德育教育的积极影响,导致网络相关的德育板块缺失,学生难以全面提升核心素养。除此之外,在德育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忽视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阻碍了工作质量的提升。

二、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根据调查发现,我国青少年犯罪率整体呈增长趋势,犯罪者低龄化、暴力化现象日渐凸显,这为德育教育敲响了警钟。为了避免青少年犯罪的情况多次发生,教师必须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这有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与发展,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未来发展打下基础。同时,小学德育教育能够维持社会秩序,减少青少年犯罪,培养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社会发展与国家振兴贡献新一代青年人的力量。

三、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定期举办班会,加强沟通

德育教育并不是教师单方面的灌输,同时需要学生的参与,因此班会是德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具有思想性和智慧性的班会有利于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首先,教师在准备班会时应该拟定主题,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讨论与交流,丰富多彩的主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沟通欲,从而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主体可以根据当下时代的社会热词而设定,使得德育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教师需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与态度,相较于上课,教师应更加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激发学生的交流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围绕“孝”举办班会,每个学生都在班级中分享自己送长辈的一件礼物,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家人做了哪些事情,并以“什么是孝顺”为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最后进行总结,深化本次班会的主题,让学生懂得孝顺父母、关心长辈,提高自身的素养。

(二)结合传统文化,渗透德育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几千年历史文明所凝结的智慧结晶,蕴藏着深刻的道德教化功能与潜力,需要教育工作者认真挖掘,从而借助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教师在选取德育内容时,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理解能力,选取难度较低的名人名言、名人故事等,展开道德讲堂,让学生在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的过程中修身养性,提升道德意识。同时,教师可以在语文、思想道德与政治等学科中进行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的融合,借助文本内容开展相关教育,利用古诗词,例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鼓励学生克服困难,不断前进,对人生要保持者积极乐观的态度,利用“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向学生传递应该帮助他人的良好道德品质。教师在结合传统文化进行德育教育时,可渗透在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为人处世之道到个人优秀习惯的养成,相信在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渗透下,真善美的种子会植入学生的心中,在教师地精心浇灌下,德育教育的效果也会有所体现。

(三)完善德育制度,丰富活动

德育教育并不是具有随意性的,只有在规矩中才能真正实现教化,因此教师需要建立符合德育教育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教师可以在班会中与学生共同制定班规,并订立惩罚措施,这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对班规的接受度,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并且设立“道德委员”,对于班级中的不文明、不道德行为及时制止并予以惩罚,大家互相监督,使得规章制度得以实施。德育制度主要包括:个人行为举止、尊师重教等方面,另外,教师也可以额外设置加分环节,如日常生活中帮助家人洗碗、拖地、洗衣服等,在与家长沟通验证后,可以予以加分,本学期结束后评选出“道德小达人”,并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作为鼓励。通过规章制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积极为班级建设做出贡献,构建和谐的班集体,为学习生活打造良好的平台,爱自己的同时也会关爱同学、老师,以及有着养育之恩的父母,逐步渗透“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更需要实现社会价值”的道德观念,实现德育教育的效率提升。

(四)利用信息技术,增强趣味

简单枯燥的说教无法达成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逐渐走入校园当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多媒体等技术的应用更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提升德育教育的质量。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公益纪录片,让学生对对与错有基本的认知,明确何为“德”,教师再顺势播放生活中的不文明不道德行为作为反例。同时,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中的优质教育资源,选择符合该阶段学生德育特点的教育内容作为补充,可以是教育类动画片,更能让学生集中精神学习。另外,信息技术也可以为德育创建教育情境,教师首先播放一个不文明行为的视频,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分析该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后果以及如何改正,使得学生在提出个人见解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了道德素质,在生活中也会自然而然地约束自身的不道德行为,逐步建立自己的道德底线,丰富个人认知,达成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可知,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需要让爱与德育教育并行,做好榜样工作,以身作则,以德育人。为了更好地完成德育教育,教师需要利用主题班会、传统文化、德育制度、信息技术等多种手段促进学生提高道德水平,在轻松愉悦的班级环境中将正确的价值观逐渐渗透进学生的心中,从而促进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建辉.新形势下如何推进小学德育教育[J].中华少年,2019(24).

[2]秦天华.浅谈小学德育的有效途径[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05).

[3]郑晓.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探究[J].文教资料,2019(09).

[4]叶艺琼.浅谈小学德育教育实施的措施[J].读写算,2019(04).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南双玉小学,广州510000)

猜你喜欢
实施途径德育教育小学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创新教育督导方式 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从课外活动视角探讨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