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某油田新型井下防垢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2021-06-23 04:18李冬宁戴俊峰呼文财
石油化工应用 2021年5期
关键词:单井结垢黏度

钟 铮,陆 原,李冬宁,戴俊峰,呼文财

(中海油(天津)油田化工有限公司,天津 300452)

油井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受到温度、压力、水分等因素影响,在井底、油管和井筒等部位可能会发生结垢[1]。结垢除了会发生在油田集输系统,造成管线堵塞,设备利用空间降低;也会发生在地层中,致使油层物性变差,流动性降低,影响油田开发开采[2]。油井一般结垢的主要类型是碳酸盐垢,还可能混有一定的其他类型的结垢情况[3],为缓解油井结垢,一般情况下,往井下加注防垢剂。

海上某油田所属平台开展修井作业时发现单井油管结垢比较严重,且存在钡锶垢结垢的情况,在二次完井后药剂管线下入深度较深且所处环境温度较高,常规防垢剂无法承受如此高的温度,因此无法实现药剂井下加注。为缓解现场油管结垢风险,协助油田现场稳定油井产出,结合单井现场水分析情况,室内开发了能针对钡锶垢且耐高温的新型防垢剂F35,并开展针对性的防垢剂室内评价实验。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药剂与仪器

实验药剂及相关:油田单井地层水、HPA(丙烯酸羟丙酯)、AA(丙烯酸)、AMPS(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过硫酸铵水溶液、多元醇磷酸酯、非离子油酸基咪唑啉聚醚、聚环氧琥珀酸钠、乙二醇、亚硫酸钠、去离子水、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指示剂、无水乙醇。

实验仪器:温度计、五口烧瓶、MS204S 型电子分析天平、SH23-2 型恒温磁力搅拌器、W-O 型电热数显恒温水浴锅、S212 型恒速搅拌器、UF110 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仪(ICP)、DJP-20-I 型动态结垢评价仪。

1.2 新型防钡锶耐高温防垢剂的合成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水溶性的HPA(丙烯酸羟丙酯)/AA(丙烯酸)/AMPS(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在装有电动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温度计和恒压漏斗的250 mL 五口烧瓶中,加入HPA、3%单体总质量的亚硫酸钠和去离子水,加热使之溶解,于50~90 ℃分别滴加摩尔比为4:1 的AA 和AMPS,以及单体总质量1.6%的过硫酸铵水溶液,滴加完毕后,在80~90 ℃下进行聚合反应,得到淡黄色透明共聚物。取此共聚物,加入10%多元醇磷酸酯、5%非离子油酸基咪唑啉聚醚、25%乙二醇、10%聚环氧琥珀酸钠复合而成新型防钡锶耐高温防垢剂F35,该药剂为棕红色液体,pH 约3,密度约为1.15 g/cm3。

1.3 防垢剂评价方法

1.3.1 静态结垢分析 按照实验条件,取相应的100 mL实验介质加入高压不锈钢罐中,加入一定浓度防垢剂,加热至实验温度,恒温24 h 以上待温度冷却,观察比色管内介质结垢情况,若有结垢,将介质摇匀后过滤,进行滴定实验,滴定实验参考GB7476-87《水质 钙的测定EDTA 滴定法》[4];此外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仪测定钡锶含量。

1.3.2 动态环道评价 结合现场实际工况,对防垢剂开展动态环道评价,分析不同药剂在动态条件下结垢情况。

1.3.3 流动性实验 结合现场实际工况,对防垢剂开展黏度曲线测定,分析不同药剂的黏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2 结果与讨论

2.1 静态结垢防垢率测定

参照1.3.1 实验方法,针对单井1#先开展防垢率测定,加注浓度200 mg/L,温度130 ℃,实验结果(见表1);然后结合防垢率情况,筛选防垢率较高的样品,针对单井2#继续开展防垢率测定,实验结果(见表2)。

表1 130 ℃时单井1#防垢剂性能评价记录表(实验时间:24小时/次)

表2 130 ℃时单井2#防垢剂性能评价记录表(实验时间:24小时/次)

由表1 可知,在实验条件下针对单井1#,F07A,F302,FGW100,F35,FGW104防垢率较高,均大于80%,其中F35 效果最佳;继续针对单井2#开展验证,由表2 可知,F35、FGW104、F07A 效果更好,防垢剂均达到85%以上,其中F35 效果最佳。

由于单井地层水存在钡锶垢,且单井1#钡锶垢更加明显,结合以上实验结果,重点针对1#进行钡锶防垢率测定,实验结果(见表3)。

表3 130 ℃时单井1#防垢剂性能评价(针对钡锶)记录表(实验时间:24小时/次)

由表3 可知,针对钡锶垢,FGW100 效果明显较差,其他样品效果相对较好,其中新型防垢剂F35 防垢效果最为突出,针对钡锶防垢率分别达到83.26%和95.23%。

2.2 动态环道评价

结合以上多组静态结垢防垢率评价,针对效果相对较好的F302,F07A,F35,FGW104 继续开展动态环道实验评价(见表4)。

表4 动态环道评价实验结果

由表4 可知,通过动态环道实验,新型防垢剂F35效果最佳。

2.3 流动性实验

结合现场实际工况,为了保证药剂在现场顺利使用,室内对F35,FGW104,F07A 和F302 进行了黏温曲线的测定,因液体的流动性受压力的影响较小,所以在流动性实验中只测定了药剂黏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见表5)。

由表5 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四种防垢剂的运动黏度均逐渐降低,所以在井下130 ℃左右的温度时,防垢剂的流动性很好,不会影响井下加药的流动性;而随着温度的下降药剂的黏度会逐渐升高,防垢剂在-10 ℃左右时,黏度不高,因此在低温时也不影响它的储存使用。

表5 所选防垢剂黏温变化情况 单位:mPa·s

3 结论

(1)针对海上某油田单井结垢,特别是存在钡锶垢的情况,室内针对性地合成了一种新型耐高温且可防钡锶垢的防垢剂F35。

(2)通过防垢剂的静态结垢、动态环道以及流动性评价实验表明,新型防垢剂F35 对钙垢、钡锶垢均有良好的防垢效果,在200 mg/L 加注浓度时对钙防垢率达到90%以上,对钡防垢率达到80%以上,对锶防垢率达到95%以上,且适用于井下130 ℃高温环境下加注,对该油田单井具有良好的防垢效果。

(3)该耐高温且可防钡锶的新型防垢剂的成功研制,对其他油田相关工况防垢剂的筛选有一定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单井结垢黏度
有机蜡对沥青黏度影响的研究
采出水结垢机理及趋势预测研究
LH 深水油田采出水动态结垢特性及预测模型
高黏度改性沥青黏韧性的影响因素
SZ36-1原油加工预处理过程结垢分析
油田采出水结垢影响因素分析
PMA黏度指数改进剂对减振器油性能的影响
采油“一井一策”全员效益目标的构建与实施
单井成本核算分析
血黏度高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