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英语专业翻转课堂模式探究

2021-06-23 13:12乔琳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产出导向英语专业翻转课堂

乔琳

[摘  要]高校英语专业传统教学属于非选择性质的学习,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较为明显,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亟须改革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本文将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与翻转课堂模式相融合,尝试探究在POA理論指导下的英语专业翻转课堂模式。

[关键词]英语专业  产出导向  翻转课堂

引 言

二十一世纪科技飞速发展,各个行业也都因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高校英语专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育部于201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指出,教学手段是开展教与学时使用的工具、媒体或设备,在互联网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已成为外语教学不可或缺的现代教学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高校英语教学之中,不仅使高校英语教学手段实现了现代化、多样化和便捷化,还促使高校英语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发生改变。因此,在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高校英语教学亟须改革。本文将中国本土教学理论体系产出导向法(POA)与外来教学方法翻转课堂相结合,尝试探究在POA理论指导下的英语专业翻转课堂模式。

翻转课堂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众多国外教学模式在国内教学改革的浪潮中被引入进来。翻转课堂模式以其新颖性、颠覆性迅速在国内教育改革中受到好评。翻转课堂于2007年在美国出现后便引起全球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和应用。广义上来讲,翻转课堂就是把主要的学习资料和任务布置给学生在课前自学,而在课堂上主要进行讨论、交流、答疑解惑等。简言之,如果说传统教学模式是“lecture in classroom, homework at home”的话,那么翻转课堂教学就是“lecture at home, homework in classroom”。

不可否认,翻转课堂模式在国内的应用中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不少学者发现其用在高校英语实践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已经被教师、研究者发现,如学生的自学效果难以得到保障,课堂问题讨论拓展的效果也难以保证等;还有其他方面的一些问题,如必须从学校层面进行顶层设计才能有效地实施翻转课堂、教师课前制作教学视频存在的问题、学生缺乏课下英语学习动机和有效的监管措施、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师理念难以统一等。

产出导向法(POA)

2015年,针对中国高校外语教学中出现的输入贫乏、交际需求不足、学用分离等问题,文秋芳在输出驱动假设(Output-driven hypothesis)的基础上构建了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在经历了预热期、雏形期、形成期、修订期、再修定期五个阶段后,2018年以最新修订后的形态问世。

POA由教学理念、教学假设、教学流程三部分组成。教学理念起着统领方向的作用,决定着教学假设、教学流程的方向和行动目标;教学假设受到教学理念的制约,但同时它也是决定教学流程的理论依据,是教学流程检验的对象;教学流程一方面要充分体现教学理念和教学假设,另一方面作为实践为检验教学假设的有效性提供实证依据。自POA提出后,无论是对理论本身还是理论运用的研究都变得深入起来。这些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目前关于产出导向法的研究还存在许多问题亟须广大教师和学者进一步的改进。

基于POA的英语专业翻转课堂模式

1.POA与翻转课堂及英语专业结合的可能性

(1)两者都契合新时代人文主义精神

人文主义的出现打破了人类对宗教的崇拜,是西方文明发展史中重要的里程碑。人文主义兴起后,人文教育在西方开始受到高度重视。人文主义精神的培养逐渐成为大学人文教育的基本属性。2017年,孙有中提出了人文英语教育论(Liberal English Education, LEE),他认为在高校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教学中,通过语言与知识的融合式学习,构建合作探究学习共同体,可以同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思辨能力、跨文化能力和人文素养。

英语学习并不等同于语言学习,文化交流必须以语言为载体出现在英语专业课堂,POA教学理念中的文化交流说主张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对话、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学习 ,而这也正是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POA的关键能力说包括迁移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三种能力的综合培养和人文主义精神高度契合,都是从学习者本身出发,聚焦综合人文精神的。

翻转课堂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将理论性学习、指导性学习放在课前,学生根据自身能力自主学习,课堂上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提问和讨论,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使得课堂学习也更加具有针对性,这些都是人文主义精神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2)两者都顺应新时代国家高等教育的转型需要

科技进步带动了教育的发展,2016年,教育部指出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建设高质量的本科,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在互联网+大背景之下,要提高教学质量,互联网的有效运用成为一个关键。文秋芳指出,鉴于目前移动技术的普及,POA教学流程中的驱动环节可以拍成视频或者微课,让学生在课前学习;而翻转课堂的课前部分就是教师通过网络发布做好的课件及资料供学生学习。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手段辅助课堂教学活动;课后,网络也可以成为师生交流、讨论的一个重要平台。

2.POA与翻转课堂及英语专业相结合的必要性

翻转课堂自2007年在美国出现以后,逐渐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高校教师的关注,但是在翻转课堂的实践中却出现了诸多的问题,例如翻转课堂的适用性问题。翻转课堂最初在美国是应用于高中化学课堂的,但是否可以应用于国内其他课程或专业?是否可以应用于高校?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论证。英语专业有很多的课程,不同的课程翻转课堂必须是有所区别的,不能一概而论,甚至同一门课程也需要根据不同内容来加以区分。而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现实条件和教学目标的差异性,很多外来理论移植到国内后往往容易产生“水土不服”的问题,所以国内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很难通过简单调整现有的西方教学理论而得到解决。POA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西方教学法的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面向本土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专为国内英语教学实际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POA偏向教学理论,翻转课堂偏向教学方法,POA教学理念及假设可以为翻转课堂提供整体性的指导,而教学流程又可以充实翻转课堂课中的环节设置,两者各有特色,互为补充。

3.基于POA的英语专业翻转课堂模式的构建

(1)课前阶段

第一步,在进行POA指导的英语专业翻转课堂实践前,应对学生进行导學,介绍POA及翻转课堂的概念和实施方法,要让学生理解并从内心接受这种新模式。

第二步,教师在产出POA中心说、学用一体说、文化交流说、关键能力说的指导下,设置出输出驱动、输入促成、选择学习和以评为学的教学框架。

第三步,针对英语专业的不同课程,教师应当对课前通过网络发布的产出任务和学习资料加以区分,但在整体思路上要保持统一。

教师通过网络发布精心制作的导学稿、视频、音频及文字学习资料进行在线测试等课前产出任务。导学稿的设计应符合POA教学理念,即设置问题和任务时应循序渐进,要考虑到学生能从问题中学到什么;主要目的是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而非记忆;应巧妙设置问题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及综合能力。导学稿要符合POA选择学习的教学假设。英语专业不是精读专业,并非每个字母和单词都是重点,教师可以通过线上线下集体备课及小组讨论进行教学反思,然后根据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等,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挑出需要重点学习的内容,并将这些内容体现在导学稿之中。

(2)课中阶段

POA指导的翻转课堂课中阶段是由驱动—促成—评价组成的若干循环链。每节英语课前可以用5~10分钟的时间快速检验学生导学稿的学习情况。在POA教学理念和教学假设的指导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课前导学稿的掌握情况,设计出体现学用一体说、文化交流说等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若干课堂产出任务。学生结合自己对课前资料及导学稿的理解,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各项产出任务。课堂产出任务方式应多样化,如小组访谈、辩论、讨论、角色扮演及演讲等,教师可以每次选择符合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最后以师生合作共评作为课堂的主要评价方式。

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文秋芳的“教师主导+师生共建”充分说明了教师在教学流程中的重要性。教师要当好辅助者,对学生既不可提供过多的帮助,又不可完全不管学生。基于学习中心说,教师在课堂中要多关注学生的产出质量,要以学生学到了什么为最终的教学目标。教师还应多多关注生性怯懦的学生,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3)课后阶段

语言学习是一个重复性的过程。需要教师督促学生对单元内容进行及时复习。教师应在POA教学理念和教学假设的指导下设置出难度高于课中的课后产出任务。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复习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他们自己的能力。课后阶段包括课后产出任务和延时性评价。课后阶段的产出任务是对课堂单元内容的一个升华,以关键能力说为指导,教师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批判性思维的产出任务,可以让知识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从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此阶段虽然不受课堂时间限制,但教师还是应将师生合作共评时的结果反馈给学生。

结  语

POA与翻转课堂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结合不仅是可行的,而且还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尝试构建在POA指导下的英语专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希望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从而达到不断提高英语专业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卜彩丽,马颖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高等院校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软件导刊,2013(7):9-11.

[2]王斌宏.“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大学英语,2014,11(1):9-12.

[3]王勇.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应用[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6(6):1-4.

[4]陈晓华.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探讨[J].校园英语,2015(6):20-23.

[5]张艳萍.英语专业精读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6(9):215-216.

[6]张婷.翻转课堂在高校英语精读课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探究[J].英语教师,2015(24):122-124.

[7]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7(4):547-558.

[8]文秋芳.“产出导向法”与对外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2018,32(3):387-400.

[9]肖展.产出导向法的发展:回顾与展望[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7):410.

[10]孙有中.人文英语教育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7,49(6):859-870.

[11]李泉.文化内容呈现方式与呈现心态[J].世界汉语教学,2011,3(25):388-398.

[12]邓海龙.“产出导向法”与“任务型教学法”比较:理念、假设与流程[J].外语教学,2018,39(3):55-59.

作者单位:西安明德理工学院  陕西西安

猜你喜欢
产出导向英语专业翻转课堂
以产出导向为基础,构建微课+翻转视听说课堂模式
“产出导向法”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产出导向:指向未来的数学核心知识教学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