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泛读”之课内“精练”

2021-06-23 09:52黄女玲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1年2期
关键词:开展策略课外阅读语文

黄女玲

摘 要:学生进行大量课外阅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众所周知。教师如何在进行课内阅读教学的同时,兼顾课外阅读的指导与推广?文章从课外阅读书目的指定与推荐、示范研讨课的开展、检查反馈以及竞赛活动的组织等方面进行课外阅读的教学,以期达到以点带面、以“精练”带动“泛读”,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强化阅读能力,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储备,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课外阅读;开展策略

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表示:“最好的阅读课是往外延伸的,统编教材重视将阅读往课外延拓。”他建议中小学采用“1+X”的方法,在利用好统编教材以外,关注自由阅读,将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由于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有限,教师难以兼顾课外,进行课外阅读的教学工作要落到实处存在不少困难。学生阅读水平参差不齐,从何入手引导学生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达到以点带面,“拔一知十”的效果?通过课内“精练”带动课外阅读,是值得一试的做法。

一、推荐书目,书海淘“精”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孩子适合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为重要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教育者应当从学生出发,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全面考虑,综合开发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书海浩瀚,不同年级学生所看的书目应该有所侧重,降低无味、无趣的内容。课外读物的选择尽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贴近他们的生活。选定每年级、每学年的必读书目与选读书目,并推荐给学生。指定书目便于开展指导、学习、检查与推进,达到辐射的作用。当然,对书目的选择会根据实际情况作调整、充实。比如,统编教材中课后会推荐一些好书,就可以适当补充,尽量与教材同步。

二、重视指导,泛中求“精”

对课外书籍,大部分学生在如何读的问题上是一知半解的,所以要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不仅爱读书,而且会读书,这样才能有所收获。这时候的“精练”显得尤其重要。

坚持每天诵读。要求学生坚持在早读前诵读十分钟的经典(指定的必读书目)。教师在早读课通过带读、点拨、简单交流进行适当指导。

用好阅读记录本。使用《课外阅读记录本》,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养成记笔记、摘抄的好习惯。记录本中设有“读书报告”栏,有简易的问题作答;有空白处供学生读后画画;也有提示改编结局的,或者是写心得体会。阅读记录本作为常规作业定期检查,并对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

上好课外阅读课堂。每周设一节阅读 / 写字课,阅读与写字可以分开上课,也可整合进行。如对于经典,不仅朗读,还结合书法比赛,从课外书籍中取材,做到读写结合。总之,教师灵活掌握,利用“专门”的时间开展课外阅读“精练”。

开展示范研讨课。课外阅读指导课该怎么上?名师们的课外阅读指导课能开阔视野,指明方向。如窦桂梅老师的绘本教学《我的爸爸叫焦尼》,指导学生观察绘本中父子间的动作神态,引导学生从这些动作神态,猜猜他们都说了什么,又能体现什么。教会学生边看边猜故事情节的方法来引导学生阅读。通过细致的“阅读”,学生明白书中所体现的父子之间的爱。

课外阅读指导课不仅教给学生的阅读的方法,也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低年级的可侧重绘本教学。“绘本等于有图画的书”,绘本强调图与文的内在关系,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故事的一种图书形式。中高年级的阅读方法可结合学段进行。比如“通过内容概况来了解书的主要内容、故事情节”“关注细节体会情感”等阅读方法都是比较常用的。如邓老师在《大话水浒,走近英雄》的指导课上,有个环节是“随文识人”。通过观看武松打虎视频,体会武松动作,让学生感悟武松的英雄气概;接下来让学生翻开《水浒传》的第几页自主阅读,用同样的方法认识镇关西这个人物;进而让学生明白,关注108好汉,可以通过人物的细节描写来感受他们各自的形象。

一课一得,让学生的课外阅读有“路”可走而不是“盲”看。课外阅读指导课为更多教师的教学打开了一扇门,也提升了学生“泛读”的成效。

三、检查反馈,活动促“精”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检查反馈这一环节很重要。经常性开展一些“小”“简”“精”且有针对性的活动或竞赛,对课外阅读的促进更具有可操作性。通过这些“精练”来激励学生,促进课外“泛读”的可持续性。

(一)组织活动竞赛激励

班级阅读活动、竞赛简单灵活,容易操作,效果明显。如精彩课外书推荐会、读书会、故事会、阅读沙龙、制作阅读卡片展示、课外阅读好词佳句听写;举行的小竞赛有成语知识赛、名句书法赛、征文赛、古诗词现场答辩赛、手制书赛等;通过阅读记录本的检查评比、平时课外阅读的表现评出阅读之星、阅读小达人。这些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起到榜样与促进的作用。设计表格进行统计记录,有利于课外阅读活动后续工作的调整、改进与提高。

(二)借助教育教学活动精练

不少教师认为没有时间和精力分配给课外阅读。其实,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很多是与学生的课外阅读密切相关、相互渗透的,如德育的“朝阳读书”活动、征文,语文科举行的书法、诵读、故事比赛等。举一实例:学校《借助听写加强化小学语文词句训练的研究》市级课题研究,巧妙地拓展了这样一个渠道——开辟听写课外知识内容专题,更好地丰富听写内容,兼顾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督促,进一步融合课内外知识。例如,三年级学生的必读书目是《必背古诗词75首》《古代神话故事》。教师在《必背古诗词75首》中精心选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等诗句进行听写,每次听写三五句,听后再诵读,加深对诗句的理解。让人惊喜的是,学生很感兴趣,积极性高。通过这样的“精练”活动,省时高效,使得课外阅读的布置能落到實处。

四、多渠道结合,以“精”带面

(一)教给方法,内外结合

课内教材的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的有泛读、默读、精读、略读,懂得摘录批注、心得法等阅读方法,让学生课外自主阅读。新教材的编写更是注重这方面的学习训练。温儒敏教授在《如何用好统编新教材》的五点建议中提到“学习任务群”的单元教学和“群文教学”。他指出:“多匀出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带着问题学,拓展阅读面,扩大阅读量。对解决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的‘读书少的问题会有帮助。”“‘群文教学也应当有精读、略读之分,总有一篇是要精读的,老师要举例子,给方法,给读书和思考的方法,其他则让学生泛读。”如第十一册第三单元的3篇课文,导学前言、批注里就写明了“带着阅读任务阅读”“有目的进行阅读”“借助旁批梳理阅读方法”。通过学习这些方法,学生在阅读课外书籍时就“有法可循”了。

(二)创设环境,精泛结合

指定课外书籍阅读的“精练”只是一个“窗口”,是为了更好地辐射,推动更多的学生阅读更多的书籍。让学生养成爱阅读的习惯才是最终目的。图书室、阅览室的定期开放,校园读书吧、各班图书角书籍的不断充实,均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课外读物,创设书香环境,让学生会读、爱读。

(三)加强联系,家校结合

阅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许多家长对孩子课外阅读意义认识不全面,认为课外书是“闲书”,课外阅读会占用孩子学习时间,对孩子课外阅读不支持。因此,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争取家庭的配合,对课外阅读的推动尤为重要。通过亲子会、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课外阅读活动中来,保障孩子在学校外有更广阔的空间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四)运用平台,虚实结合

运用网络平台,适当辅助,能为课外阅读活动“添砖加瓦”。如建立课外阅读活动微信群、家长群,为上网聊书、展示成果等带来便利。面对面的学习与表彰固然不可缺少,能在平台上进行知识分享与情感交流同样能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实践证明,在有限的课内教学时间中开展课外阅读,以“精练”来带动“泛读”,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博览群书。相信在广大教育者的努力探索与实践下,课外阅读活动会得到更好的推动。

猜你喜欢
开展策略课外阅读语文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如何开展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策略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策略研究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