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武县铸就食安监管“成武模式”

2021-06-24 00:38王志军朱有刚
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食安业态全县

王志军 朱有刚

去年以来,来自山东省内外五十余家参观学习团先后到成武县学习食品安全监管“成武模式”,山东省市场监管系统掀起了学习“成武模式”的热潮。

在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县创建工作中,成武县市场监管局积极创新探索出食安监管“成武模式”。去年,省、市“食安山东”推进会相继在成武召开,成武县市场监管局荣获全国食品安全先进集体称号,走在了全省、全市的前列。

实行“6S”精细管理,提升食安监管水平。在食品生产、流通、餐饮单位全面推行“6S”精细化管理。依托县技工学校筹建了成武县餐饮实景培训中心,打造了永顺路小餐饮6S管理示范街,塑造出教科书式的模板。全县1952家餐饮业态全都按示范街样板进行了规范。同时,全县14个基层所和城区4个中队全都组建了餐饮群,明确一名监管人员,专职查看餐饮业态每晚发送的、从餐厅到后厨不少于40秒的按照“6S”管理标准管理的实景视频,及时督促餐饮业整改不符合6S规范的问题。

“寻找笑脸就餐”,食品安全监督智慧化。制作“寻找笑脸就餐”小程序,并生成二维码,印制在“寻找笑脸就餐”公示牌上,全县统一制作标牌1952块,实现了一镇一个总码,一店一个分码。城区每条街一个总码,每个店一个分码。消费者通过扫描餐饮店门外“寻找笑脸就餐”公示牌上的二维码,就可以查看餐饮店量化分级(以大笑、微笑、平脸卡通形象分别表示优秀、良好和一般三个等级)情况就餐。发现“问题”食品还可以通过扫码信息进行投诉举报,实现了从部门监管向社会监督的转变。

建立“红黑榜”机制,营造社会舆论监督氛围。在全县食品业态中,对食品业户分类分档,以“图片+文字”的形式,利用“成武市场监督”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不定期向社会发布。建立起“红黑榜”公示机制,成立了工作专班,明确了专人负责,对红黑榜业态责任到所、到股,一月一评比,一季度一总结,并实行动态管理,形成“曝光—整改—达标—公示”的信息闭环。目前,已发布红黑榜256期,曝光不规范业态69个,网民点击量达32万余次,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目前,所曝光的业态全都进行了整改,并进入了红榜行列。

推行“四码一标”,建立电子追溯体系。研发制作了“食安云”监管平台,建立了食品安全數据库,打造出市场监管、食品批发商、食品经营户、消费者四位一体的食品安全管理平台。在全县食品流通环节,全面推行“四码一标”(即:食品批发企业二维码、票据二维码、送货车辆二维码、食品身份信息二维码和色标管理),目前全县所有食品经营户全部实行“四码一标”,实现了食品安全电子化追溯。

建立智慧监管平台,健全网格监管体系。推行了互联网+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全县478个行政村(社区)聘任了网格员,并通过手机APP上报食品安全情况,实行“六步”闭环式监管,构建了食品安全社会化的综合管理模式,实现了全链条、无缝隙监管。

打造食安品牌馆,助力食品产业发展。投资320余万元,建设了面积860多平方米的食安成武品牌馆。目前,入驻企业68家,入驻品牌128个,“食安山东”品牌企业5家,品牌馆培训网络直播达人2万多人次,通过网络达人直播带货达3000多万元,把成武名特优产品推向了全国。

成武县市场监管局局长董良民告诉记者:“我们将进一步丰富“成武模式”的内涵,着力加强农村聚餐和农村大集的监管,消除监管盲区,让舌尖上的安全走进千家万户。”

猜你喜欢
食安业态全县
“食安封签”来了
平台经济下新业态从业人员社会保险问题研究
上海市投放7540万张“食安封签”
面向地方新业态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大健康业态:购物中心的下一个风口
从业态特性看全球激光拼焊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格局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