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始无终”话第一

2021-06-25 03:32姚海通
中国篆刻 2021年6期
关键词:墨点硬笔硬笔书法

姚海通

人生有很多第一次,做为书友,当然也不会例外……很多的第一次是朦胧的,第一次又是清晰的,似晶莹的浪花汇聚成辽阔的大海,又似点点繁星,编织成璀璨的银河。

第一次写毛笔书法,1986年,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老师开始教写书法,那时候我们叫“写大字”又叫“写大楷”,用大羊毫在草纸上描红,整个教室,马踏春泥,墨花飞舞,热闹非凡,懵懂的我买了一支海绵头的软笔,也就有了与书法的第一次却又尴尬的邂逅……

很快,有了自己的一支真正的毛笔,在旧报纸上练习,在窗户纸上“创作”,有了第一次,也就开启了书法学习的漫漫之路。

第一次钢笔字,那时候,圆珠笔尚未普及,丢掉铅笔后,英雄钢笔、鸵鸟墨水依然是三年级标配,整开的雪白纸,最后割成16开或32开,还要穿针引线装订起来,这也就是最朴素的线装本,再单独拿出一张纸,用红墨水打上横格,垫在内页当中,以求书写齐整。

第十三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成人组 一等奖作品

第一次“硬笔临古”,高中时代,白天教室,晚上宿舍,学习紧张,失去了练习毛笔书法的环境,就用钢笔对照字帖进行“双钩”“单钩”,手摹心会,久之,却使钢笔字的书写水平突飞猛进,想来,这也就是现在所谓的“硬笔临古”吧!也因此产生了对硬笔书法态度上的第一次转变,班里同学的作业本姓名一栏,基本上都是我来书写的,收获“粉丝”颇多,才发现硬笔书法的爱好者如此之多,群众基础广泛,加之自己练字过程中对硬笔书写技法的体会,让我改变了硬笔书法不是“真正”书法的观念。

硬笔 节临赵之谦《汉铙歌》册

第一次粉笔字,那就是写板报了,高中时班里的班报,学校的六块校报,都承包给我一个人,每逢重大节日、重大活动,板报都需要更新,也就是我最忙的日子,黑板太大,很难掌握全局,开始用直尺打格来写,后来驾轻就熟,直接书写。三年的锤炼,也为我之后走上讲台,书写板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语文报·书法版》举办的历届“全国中小学‘三笔字’书法作品评选”中,先后获得毛笔、硬笔、粉笔字最高奖一等奖,其中粉笔字获奖,与这段经历是大有渊源。

第一次见报,2017年夏天,应《书法报·硬笔书法》夏编辑之约,我的楷书作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刊登在该报“命题竞写”栏目,这是一次很大鼓舞,增加了习字的动力,之后多次在该报发表作品及文章,进而我的作品也慢慢地在《中国钢笔书法》等专业刊物上出现。

第一次做“主播”,2019年,在《书法报·硬笔书法》主办的“‘墨点字帖’杯第五届全国硬笔书法大赛”中,获得了最高奖“甲骨奖”,也因此有幸成为“墨点课堂”的签约作者,2020年推出了一套《硬笔临创〈三坟记〉》在线视频课程。

如果说之前的每个第一次都是积累,那么,之后第一次就是新的开始,新的开拓,每一个第一次,是深深浅浅的脚印,是高低不一的阶梯……第一次,像种子一样,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学书路上,“有始无终”,既然有了第一次,就有了开始,学无止境,艺无终点。习书,由兴趣变成乐趣,由乐趣变成人生真趣……

硬笔书 苏轼《定风波》

硬笔书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硬笔书 陶渊明《桃花源记》

硬笔书 欧阳修《醉翁亭记》

硬笔书 辛弃疾《永遇乐》

硬笔书 张岱《湖心亭看雪》

硬笔书 苏轼《水调歌头》

硬笔书 苏轼《蝶恋花》

猜你喜欢
墨点硬笔硬笔书法
刘玥辰
慈善硬笔书法
周玥函
楊雅然
慈善硬笔书法
硬笔书法欣赏
墨点,对不起
墨点,对不起
慈善硬笔书法
小墨点洗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