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师在落实学校劳动教育中的担当

2021-06-25 15:13王琴
文教资料 2021年5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担当劳动教育

王琴

摘   要: 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当前整个教育体系当中的短板。高职思政课教师作为劳动教育的排头兵,要明确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新要求,认清自己在劳动教育中的新使命,着力研究劳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 劳动教育   高职院校   思政课教师   担当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再次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进一步强调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同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文简称《纲要》),进一步细化有关要求,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劳动教育新的要求。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如何在落实学校劳动教育中发挥作用、勇于担当,是当前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劳动教育是高职思政课教师的应有之责

1.高职思政课教师肩负传播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重任

《意见》指出,要“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旨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思政课是落实劳动教育的关键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下面简称为“基础课”)中关于人的本质中提到,“人以劳动求得生存和发展”,“在脱离动物状态而转变为人的过程中,劳动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人在不断劳动的过程中构建社会关系,“成为真正现实的、具有个性特征的人”。因此,高职思政课教师传播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是应尽之责。

2.高职思政课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意见》提出,“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这对大学生应具有的劳动价值观提出了要求。“基础课”中,劳动价值观的内容几乎贯穿课程全过程,如幸福观中,“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在为社会做贡献、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我们……产生更大的幸福感,实现个人幸福与社会进步的相互促进”,让学生认知劳动的价值。如在“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道德原则中,“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把每个劳动者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创造力”,使学生清楚要和谁一起劳动。如在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中,培养学生开展创造性的劳动等。可见,高职思政课教师引导学生形成崇尚劳动、为人民劳动、诚实劳动等劳动价值观是应有之义。

3.高职思政课教师辅助增强学生的劳动能力

《纲要》阐明:“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正确使用常见劳动工具,增强体力、智力和创造力,具备完成一定劳动任务所需要的设计、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高职学生职业劳动能力的增强,集中在专业课的实习实训上实现。学生通过大量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训练,掌握未来岗位职责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等。在此过程中,专业课教师起主要作用,思政课教师通过参与专业课课程思政,与专业课教师共同探讨劳动教育实践环节的设置,共同创新劳动能力增强的方式方法,并通过组织思政课课内外、校内外实践活动进行辅助,实现跨课程协同育人。高职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增强学生劳动能力是应有之为。

二、新时代对高职劳动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1.时代变迁催生劳动教育的变化

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会因时而进,劳动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同样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变化。比如1954年,宪法性文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出:“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重心集中在生产实践中热爱劳动、自发自愿参加劳动。到1958年,随着“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劳动教育出现了偏向。1978年,再次明确了“培养劳动者”的教育目标,重新摆正劳动教育的方针定位。社会主义新时代,随着《意见》的出台,劳动教育逐渐与“为人民服务”“社会实践”等内容相结合,并被全面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各学段、各方面,提高了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2.新時代高职劳动教育的新要求

二十一世纪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使劳动的需求和形态都发生了变化,劳动的内涵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变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高职院校做好劳动教育是事关培养国家各行各业高素质劳动者的大事,在关乎能否“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的实现上,意义重大。因此,如何创新思维、立足时代新要求、把准劳动教育基本原则开展工作,帮助高职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增强劳动能力,在学校建立完整的劳动教育体系,不仅是对高职院校的新要求,还是思政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

三、新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师在落实劳动教育中的新担当

1.加强学生劳动教育的理论传播

充分发挥思政课必修课的主渠道作用,做好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价值观的理论传播。系统梳理“基础课”中关于劳动教育的各个知识点,适当增删内容后重新进行教学设计,将所有知识点串联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架构,使劳动教育的理论体系更完整、更科学、更合理。

2.创新劳动实践活动的方式方法

根据重组后的知识体系,精心设计劳动教育的课内外、校内外实践活动,将思政课课内外、校内外实践活动与专业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多样化活动相结合,使之与理论讲授相互呼应,做到有讲、有练、有反思、有成长,让学生学中有行、行中有悟、悟后有思、思后再行,在知行统一中发挥实践育人功能。

3.参与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意见》要求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形成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构建中,思政课教师可积极参与,如商讨建议劳动教育专题教育内容的设置;联系专业课教师主动交流探讨劳动教育模式、协同育人效果等;开发劳动教育及劳动法规等选修课;参与劳动实践指导手册的编写等;在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工作中发挥应有作用。

4.强化劳动文化以身作则

《意见》提出学校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思政课教师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员,可以发光发热,以身作则。言传莫过于身教,教师在课堂上千百次讲授劳动最美丽、奋斗最青春,也许不及跟学生相处中的点滴表现所产生的教育效果。如教师每天提早到教室做好课前准备,会形成为学生服务的师者形象;在课堂上不厌其烦地为学生答疑解惑,会形成认真负责、诚实劳动的职业形象;在课上课下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会形成奋斗进取的榜样力量等。思政课教师应该严以律己,用实际行动向学生展示劳动的意义、价值及作用,在学习生活中带动学生营造爱劳动、真劳动的氛围,从小我做起、聚众人合力一步步强化校园劳动文化。

四、一些高职思政课教师的担当状况及对策

1.一些高职思政课教师的担当现状

(1)缺乏主动担当意识和能力

一些高职思政课教师在劳动教育中的作用发挥不够,表现为主动担当意识缺乏和担当能力不够。一是缺乏主动担当意识,缺少探索精神,由惰性作祟引发的缺乏干劲,由性格原因引发的遇事退缩。二是担当能力不够,如因入职时间短导致的能力有限、因理论学习不够导致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因视野狭窄导致的创新能力不强等。

(2)劳动教育效果欠佳

相较于勞动教育,一些高职学生过于关注学业及职业发展,不爱生活劳动、不喜社会劳动或者只愿为自己劳动的现象突出,缺少劳动价值共识和行动自觉,导致其轻视劳动教育。另外,思政课教师的劳动教育方式单一、实践活动脱离生产劳动等因素,使劳动教育流于形式主义、缺乏整体设计等,导致劳动教育效果不佳。

(3)协同育人平台有限

在劳动教育推进过程中,由于学校协同育人机制作用发挥有限,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无法有效沟通、各自为战,因此存在专业课教师有劳动无教育、劳动教育不注重实效。思政课教师有教育无劳动、劳动理论与实践活动脱节等情况,没有形成有系统完整、沟通有效的劳动教育协同体系。

2.高职思政课教师担当问题的对策研究

(1)学校加强劳动教育顶层设计

高职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结合职业学校优势及地域特征,着力构建有自己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从成立劳动教育领导机构、健全体制机制、保障经费支持、创造良好环境等方面全方位铺开工作,形成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和运行保障。

(2)学校打造政企校家协同育人机制

学校总体规划设计、行业企业业务指导、政府配置实践资源、家庭辅助配合等,形成全协同育人合力,开展系列劳动实践。如在校时设立劳动周定量服务性劳动、在企业时严格实行制度定量生产劳动、在家时家务定量每日进行生活劳动等,并制订切实可行的劳动评价标准,充分发挥多方评价的作用。

(3)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完善考核激励制度

建立专兼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将劳动教育实施情况写入教师考核制度,作为评优评先、职称评审等的依据。定期开展全员培训或者专项培训,强化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增强全体教师实施劳动教育的自觉性。

(4)高职思政课教师主动担当作为

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思政课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增强能力、开阔眼界,通过参与劳动端正职业态度、树立职业理想,树立政治观、师德观与业务观,争做学生劳动教育的先行者和引路人,争做学生信服的劳动榜样和奋斗先锋。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Z].2020-03-20/2020-7-19.

[2]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Z].2020-7-7/2020-7-19.

[3]教育部.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就《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Z].2020-07-15/2020-07-19.

[4]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9-109.

[5]徐茂华,周梨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加强青年学生劳动教育的历程及其路径[J]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2019(09):110-112.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师担当劳动教育
高校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交流机制研究
论林语堂的《语丝》创作
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必备素质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顺应党建趋势,党员干部如何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