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内驱力提升策略探究

2021-06-25 17:14许巧贞
新课程·上旬 2021年13期
关键词:内驱力小学数学策略

许巧贞

摘 要:数学是小学教学的难点,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不健全,需要教师耐心的指导。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欲望,这样才会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数学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案制造多样的教学环境,营造教学气氛,提升教学趣味性,加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的学习思维更加灵活,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内驱力;策略

一、创造轻松、有趣、故事化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学习内驱力

小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还比较弱,同时数学又是需要学生具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所以教师要在讲课的过程中不断调动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对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状态进行引导和调整,帮助学生达成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很重要的影响,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之前,要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这样才会逐渐提升学生的内驱力,才能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表现得更为主动。

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中,“认知内驱力”是学生对学业问题本身的认知,是以获得知识和解决学业问题为学习的推动力量,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因此,教师要在创造教学环境时,在设计和呈现学习任务时,尽量做到新颖、有趣,以激发学生去一探究竟的欲望。

比如,讲解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换算时,教师可以在讲课之前做一个生动、有趣的微课视频,借助一些卡通人物,设计与公顷和平方千米有关的故事。如假设米老鼠和唐老鸭各有一个庄园,米老鼠的庄园有5公顷,唐老鸭的庄园有5平方千米,然后请学生思考一下故事中米老鼠和唐老鸭的庄园,谁的庄园更大等。通过这样的导入,教师能够自然而然地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究意愿,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并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展开学习,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此外,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他们对“故事”的接受能力胜过直接描述的“知识”,因此,“刻意”地将数学知识包装为故事,能够较好地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内驱力,促使学生主动跟随教师进行学习,更加集中注意力,这样的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才会更积极。

二、讲解适可而止,通过各种学习工具强化学生探究力,激发学生内驱力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比较薄弱,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把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形象,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提升内驱力,教师在讲解问题的过程中就要侧重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研究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主动进行学习。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很多时候,教师不能把时间都用在讲解知识点上,还要留一部分时间给学生进行自主分析和练习,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内驱力。

三、关注学生内在的学习态度,积极进行学习意识引导,提升学生内驱力

自主学习意识是受内驱力影响比较大的一种思维,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时,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到必要的知识,还要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学生才能明确学习的方向。内驱力的提升,其实也是心理素质的提升,教师在讲解一些比较难的知识点的时候,很多学生不是听不懂,而是从心理上就放弃了学习,内心的思想告诉自己,自己学不好数学。存在这样的思想,学生就会逐渐降低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细致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比如,有时候学生遇到困难的问题,并不是學不会,而是他首先想的是放弃。这时候,教师就要及时发现,并通过表扬和鼓励等方式唤醒和提升学生的“自我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让学生恢复学习信心,继续探究学习,进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通过创建轻松、有趣、故事化的教学环境,通过巧妙运用学习工具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学生的心理状态等,不断地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带动学生主动地探究数学知识。新课改背景下,教学理念主要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内在的意识思维,是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这种感觉越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就越强,所以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学会引导,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要把教学过程变得积极、开放,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内驱力和自信心,这样学生才会有勇气去接触一些以前不了解的数学知识,强化和巩固学过的知识,才能日益提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278.

[2]李国红.运用分层个别化教学调动后进学生的学习内驱力[J].教育界,2020(42):12-13.

猜你喜欢
内驱力小学数学策略
培养内驱力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论新时代创新文化内驱力提升的三个维度
内驱力 决定孩子能走多远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