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影响实证研究

2021-06-28 07:45詹佳昌孙涛
理论与现代化 2021年2期

詹佳昌 孙涛

摘要: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相对传统养老模式,智慧养老服务属于新兴产业,就目前的发展形势而言,结合信息科技的优势与数据快速流动力量,加强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实际需求调研结果,回归模型结果验证了老年人参与智慧养老服务使用行为意图影响因素理论框架的适用性,研究结果与中国应用智慧养老服务的特点相符。由此,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应共同参与,推动中国智慧养老服务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老年人;智慧养老服务;技术接受理论;政策创新扩散理论

中图分类号:D669.6;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21)02-0117-12

一、引言

全球老年人口快速增加,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这是世界各国人口结构变迁的普遍现象。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数据[1],2019年,全球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例为9.14%,达到7亿7千万人,接下来的35年,老年人口的数量还会继续增加。预计到2055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例将上升到16.99%,约为10亿人。从65岁以上老年人口增长趋势来看,从2019年至2055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每年平均增长约700万人。

另外,根据中国民政部印发的《2018 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 2018 年底,“全国 60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 65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 11.9%。”[2]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如图1所示)。

这说明,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如何将养老压力转化为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趋向的动力,是当下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相对于传统养老模式,智慧养老将结合信息科技的优势与数据快速流动力量,为解决养老事业和产业面临的困境与难题,提供新的思路和切实可行的措施。智慧养老服务的发展是提升养老服务价值所在。

智慧养老最早由英国“生命信托基金会”提出,将老年人与政府、社区、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等紧密联系起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面向居家老年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理环境的限制,在自己家中过上高质量、高享受的生活[3]。

就目前的发展形势而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旨在将人口老龄化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因素[4]。然而,智慧养老服务属于新兴产业,感受全新养老体验服务的同时,智能化设备或信息系统是否真的对提高老年人养老服务质量有帮助,将会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议题。我们在技术接受理论、政策创新扩散理论的基础上,以“公共服务”“公共政策”的视角作为研究切入点,深入挖掘城市老年人智能化设备或信息系统使用的行为意图及其影响。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的研究方法,以北京市Z区的城市老年人为研究对象。

二、理论基础

(一)技术接受理论

社会老年人使用“智能化设备或信息系统”结合养老服务的采用议题,本质上属于使用者对于新想法或新产品接受采用而达成扩散行为的发展。Davis提出技术接受模型(TAM) 的理论[5],被认为是研究使用者对新技术采用的理论典范。技术接受模型是简化Fishbein和Ajzen[6]的理性行为理论与Icek Ajzen[7]的计划行为理论所发展的理论。主要是挖掘分析使用者对于新的信息科技接受的影响因素及预测使用者对新科技的可接受程度。关于TAM理论主要架构在于挖掘外部变量对于内部的感知有用性與感知易用性,决定了使用者对使用该技术的态度,进而决定了使用者使用该技术的行为意图。先前的研究已经证明TAM是一个稳健且精简的框架,使用者在各种环境下可以采用此项技术,如Adamson 和Shine[8]、Chau和Lai[9]、Suh和Han[10]在银行技术,Bruner和Kumar[11]在电子商务领域,Chau 和Hu[12]在远程医疗领域等,来预测使用者对使用新科技的可接受程度(如图2所示)。

(二)政策创新扩散理论

除了技术接受理论之外,Rogers 的政策创新扩散理论(IDT)也经常被学者用来分析新想法或产品的接受采用而达成扩散的情形发生[13] [14]。Rogers[15] [16] [17] [18] [19]自提出政策创新扩散理论后,广泛地被应用在营销管理、人类学、社会学、教育研究、公共健康与医药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政策创新扩散理论的研究最早从1903 年开始,并持续至今。Rogers 认为,任何一种新观念,从诞生到逐步被社会大众所接受而流行起来,都会经历一个在社会体系中推广或扩散的过程,往往会考虑其五项主要创新的特性,分别是相对优势、兼容性、复杂性、可试用性与可观察性。Rogers[20]提出一个政策创新扩散理论,进行创新路程的开展。另外Rogers说明,当个人在从感知到创新这一过程中,拥有较高的相对优势、兼容性、可试用性、可观察性,以及有较低的复杂性时,则其采用的行为意图就会愈高。

三、理论建立及假设提出

(一) 理论建立

我们选择从“居家社会观点”去探讨,使用技术接受理论、政策创新扩散理论作为研究理论的主要架构,归纳收集使用者对于使用智能化设备或信息系统结合养老服务的需求影响,对于使用者的使用态度与使用行为意图进行研究,完成研究理论(如图3 所示)。

(二) 假设提出

1.技术接受理论

Davis 等学者说明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会影响使用者对于新科技或服务的使用态度,进而影响其使用意图与使用行为[5]。另外,Davis的研究中,发现“感知有用性”(PU)和“感知易用性”(PEOU)两个变量对使用行为的影响关系,以前者较强;并建议感知易用性会通过感知有用性间接地影响使用行为意图,所以感知易用性是影响感知有用性的重要变量。Szajna[21]说明,当使用者觉得此一科技易于使用时,亦会增加使用者的感知有用性,Igbaria [22]、Lin和Lu[23]、Venkatesh和Morris[24]、Venkatesh[25]也表示认同此观点。我们认为智能化设备或技术结合养老服务的使用可以带给使用者日常生活的便利。另外,智能化设备或技术结合养老服务是容易操作的,会增强使用者对于智慧养老服务的使用意图。鉴于此,我们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1:城市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感知有用性越高,则与城市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使用态度”有显著性影响关系。

H2:城市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感知易用性越高,则与城市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使用态度”有显著性影响关系。

2.政策创新扩散理论

Liao等指出兼容性与使用态度具有显著性的关系。当使用者使用智慧养老服务与本身的生活形态相似、适合自己使用时,则使用者使用智慧养老服务的意图会提高[26]。我们认为智能化设备或技术结合养老服务在生活上具有兼容性,也就是说,在不影响养老服务的情况下,所购买的智能化设备或技术可以与家庭设备结合在一起,会增强使用者使用智慧养老服务的意图。鉴于此,我们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3:城市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兼容性”越高,则与城市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使用态度”有显著性影响关系。

Hsu等则对手机的多媒体信息服务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当使用者对行动多媒体信息服务的相对优势、可观察性与复杂性高度了解,以及使用者认为行动多媒体信息服务的感知易用性与印象程度提高时,则采用多媒体信息服务的意图会提高[27]。

Matta和Moberg发现使用经验、形象与结果的可试用性,皆会通过影响技术接受理论而影响使用意图与实际使用行为。研究者也发现当创新扩散发生在公司组织时,使用意图将被管理者对新科技的支持、组织形态的大小与预期效果的回馈所影响[28]。

Zhang等则通过技术接受理论与政策创新扩散理论的结合,讨论用户对于电子邮件系统使用考虑因素,并引用了Moore和Benbasat提出的结果展示性、形象性、自愿性与可试用性,发现其政策创新扩散理论中的因素,会影响技术接受理论中的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及使用决策[29]。

我们认为智能化设备或技术结合养老服务在生活上随处可见,例如,智慧手环、智慧血糖仪等,在各大卖场均有展示点,智能产品也提供试用服务,服务人员也可协助教导,使用者可以借由观看服务人员操作流程,降低用户在操作过程中的困难点,增强使用者对于智慧养老服务的使用意图。鉴于此,我们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4:城市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可试用性”越高,则与城市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使用态度”有显著性影响关系。

H5:城市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可观察性”越高,则与城市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使用态度”有显著性影响关系。

H6:城市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复杂性”越低,则与城市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使用态度”有显著性影响关系。

Tornatzky和Klein指出,相对优势是决定使用创新产物的重要因素[30]。Taylor和Todd 也认为当使用者对于创新产品的想法愈具有相对优势时,愈可能使用创新产品[31]。我们认为智慧养老服务提供用户只要在有网络、有行动装置的地方,就可以随时享受到服务,带给使用者很大的便利性。所以,当使用者体会到智慧养老服务的便利与优势时,会增强使用智慧养老服务的意图。鉴于此,我们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7:城市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相对优势”越高,则与城市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使用态度”有显著性影响关系。

3.对智慧养老使用态度与使用行为意图

Ajzen和Fishbein指出,“态度”是指一个人对人、事、物或行为所抱持的正面或负面的评价[6]。当使用者对于行为的态度愈正面,则行为意图愈高。反之,当使用者对于行为的态度愈负面,则行为意向愈低。我们认为智能化设备或信息系统结合养老服务存在使用态度及使用行为意图之间的相连性关系。鉴于此,我们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8:城市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使用态度”愈好,则与城市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使用行为意图”有显著性影响关系。

四、实证研究

(一)调查问卷与回收情况

我们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实证理论进行验证分析。根据技术接受理论、政策创新扩散理论的相关文献作为研究架构与问卷量表的理论基础。选择适合的变量作为问卷设计的依据,收集国内外智慧养老相关的文献,归纳城市老年人对于智慧养老服务的使用态度与使用行为意图,所有变量均采用多个测量问项,问卷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第二部分至第五部分,分“技术接受理论 ”“政策创新扩散理论”“使用态度”“使用行为意图”等变量因素,这些测量问项均由已有文献改编而来,以保证量表的内容效度。

在问卷表达方面,与专家反复讨论,希望借由文献的探讨,汇总专家学者的意见,其目的为求取过程对于测量问项严谨与结果的完整性,以符合效度的提升。我们采用Likert五级量表对所有问项进行打分,填答者在1—5之间选择,1为非常不赞同,5为非常赞同。由于篇幅所限,调查问卷在此省略(如表1所示)。

为确保问卷在最大程度上符合要求,我们调研地点选取北京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现代化城市代表之一,其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访察其老年人的养老方式选择会更具典型意义。基于此,问卷发放时间为2020年7月至10月,历时4个月。研究对象选取自北京市Z区的老年人,调查人群主要为55岁至70岁退休族群的老年人。采用定点发放方式,共发放问卷1000份。在数据采用前,我们进行问卷排查,依据学者瞿皎姣对于问卷合用标准[36],进行保留与舍弃。经过删选,不合适的问卷计115份,有效问卷计885份,问卷有效率为88.5%。采用SPSS24 .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描述统计分析

根据数据显示,就“性别”来看,以女性老年人居多(54%),男性相对较少(46%);就“年龄”来看,以55—60岁的老年人居多(77%),其次是61—65岁老年人(20%);就“文化程度”来看,以文化程度为初中的老年人居多(68%),其次是小学的老年人(19%);就“婚姻状况”来看,以已婚或同居的老年人居多(75%),其次是离婚或分居的老年人 (17%);就“有无子女”来看,以有子女的老年人居多(75%),其次是無子女的老年人(25%);就“居住状况”来看,以与老伴(含同居人)同住的老年人居多(占66%),其次是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18%);就“身体条件”来看,以不需要人照料的老年人居多(64%),其次是偶尔需要人照料的老年人(24%);就“退休后可以运用年收入”来看,以3万至5万元的老年人居多(53%),其次是3万元以下的老年人(24%);就“对智慧养老的印象”来看,以可以接受的老年人居多(66%),其次是可以考虑的老年人(20%)。

(三) 信度与效度分析

1. 技术接受理论的因素与信度分析

我们针对“技术接受理论”所萃取出的维度内容为“感知有用性”及“感知易用性”,所呈现的统计资料中,以特征值、因素负荷量、累积解释变异量及信度分析的Cronbach's α数值为检验标准。在技术接受理论的研究变量中,共计5个题项,依据Hai、Anderson和Tatham所提出的信度检验标准,各题项均符合信度检验标准而未删减题项编号[37]。各变量所撷取出来的因子特征值均大于“1”,各因素之因素负荷量均大于“0.60”,各变量之累积解释变异量大于“60%”,信度分析的Cronbach's α数值均大于“0.80”,显示变量均具有相当良好的收敛效度与区别效度(如表2所示)。

2. 政策创新扩散理论的因素与信度分析

我们针对“政策创新扩散理论”所萃取出的维度内容为“相对优势”“兼容性”“可试用性”“可观察性”与“复杂性”,所呈现的统计资料中,以特征值、因素负荷量、累积解释变异量及信度分析的Cronbach's α数值为检验标准。在政策创新扩散理论的研究变量中,共计13个题项,依据Hai、Anderson和Tatham所提出的信度检验标准,各题项均符合信度检验标准而未删减题项编号[37]。各变量所撷取出来的因子特征值均大于“1”,各因素之因素负荷量均大于“0.60”,各变量之累积解释变异量大于“50%”,信度分析的Cronbach's α数值介于“0.50”至“0.80”,显示变量均具有相当良好的收敛效度与区别效度(如表3所示)。

3. 使用态度与使用行为意圖的因素与信度分析

我们针对“使用态度”所呈现的变量中,计3个题项;“使用行为意图”所呈现的变量中,计3个题项,共计6个题项。以特征值、因素负荷量、累积解释变异量及信度分析的Cronbach's α数值为检验标准。依据Hai、Anderson和Tatham所提出的信度检验标准,各题项均符合信度检验标准而未删减题项编号[37]。各变量所撷取出来的因子特征值均大于“1”,各因素之因素负荷量均大于“0.40”,各变量之累积解释变异量大于“50%”,信度分析的Cronbach's α数值均大于“0.70”,显示变量均具有相当良好的收敛效度与区别效度(如表4所示)。

(三) 回归分析

我们针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结果发现:模式一可看出,技术接受理论中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对智慧养老的使用态度呈现“显著”影响关系;模式二可看出,政策创新扩散理论中的“相对优势”“可试用性”与智慧养老的使用态度呈现“显著”影响关系,其他因子则“无显著”影响;模式三可看出,仅有技术接受理论中的“感知有用性”“ 感知易用性”对智慧养老的使用态度呈现“显著”影响关系,其他因子则“无显著”影响;模式四验证了当城市老年人对于智慧养老的“使用态度”越好,则对于智慧养老的“使用行为意图”越高(如表5所示)。

(四) 假设结果总表

根据假设结果显示,8项研究假设中,H1、H2、H4、H7及H8假设共有5项成立,而H3、H5及H6假设不成立,表示“兼容性”“可观察性”“复杂性”对使用态度不具显著的影响(如表6所示)。

五、结论

(一) 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态度的影响

根据H1与H2的检验结果显示,“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对于城市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使用态度”,其H1与H2研究结果“成立”。也就是当使用者与智能化设备相关的知识或对于自己使用信息系统,在使用上有一定的信心时,会增强对感知易用性与感知有用性的需求面提升,间接增强其智慧养老的使用态度。

(二) 兼容性对使用态度的影响

根据H3检验结果显示,“兼容性”对于城市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使用态度”研究结果“不成立”。推论可能的原因为:一为智慧养老的信息系统的采用,在当前处于起步阶段。二为智能化设备或信息系统的性质、规模存在着多元化的特点,现今市场上的智能化设备是否适用于智慧养老服务,与养老产业的运营是否兼容,也是影响智慧养老服务使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 可试用性对使用态度的影响

根据H4检验结果显示,“可试用性”对于城市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使用态度”研究结果“成立”。推论可能的原因为:使用者大多数仍未拥有智能化设备或信息系统,且不会积极搜集新技术结合养老服务的产品相关信息。因此,老年人往往看到电视广告或亲友介绍时,才会激起购买或使用欲望。

(四)可观察性对使用态度的影响

根据H5检验结果显示,“可观察性”对于城市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使用态度”研究结果“不成立”。推论可能的原因为:使用者在使用智能化设备或信息系统时,如果从旁观察,或别人的描述较好时,则容易慢慢被影响,也较容易去接纳,间接增强对于新技术的使用态度。

(五)复杂性对使用态度的影响

根据H6检验结果显示,“复杂性”对于城市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使用态度”研究结果“不成立”。推论可能的原因为:使用者在学习使用智能化设备或信息系统的难度较大,较不容易被接纳,间接降低其智慧养老的使用态度。

(六) 相对优势对使用态度的影响

根据H7检验结果显示,“相对优势”对于城市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使用态度”研究结果“成立”。推论可能的原因为:当使用者认识到智能化设备或信息系统的便利与优势时,会增强其使用智慧养老服务的使用态度。

(七) 使用态度对使用行为意图的影响

根据H8检验结果显示,“使用态度”对于城市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使用行为意图”研究结果“成立”。推论可能的原因为:当使用者对智能化设备或信息系统的看法受到他人影响时,会改变对智能化设备或信息系统的使用态度,间接影响其新技术的使用行为意图。

六、智慧养老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

智慧养老建设的核心业务需求重点和难点“孤岛”效应明显。调查研究主要集中在使用者对于系统采纳和使用的意愿、体验和感受上。

首先,从直接使用者的角度,通过对使用者关于信息系统使用的专业数据分析来看,目前智慧养老服务在信息系统的功能,采纳和使用过程中的促进和抵制因素,基于现有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各模块间的协调等方面还存在突出问题。

其次,调查结果显示,政府部门、运营商没有正确认识需求导向为主、技术手段为辅的关系,缺乏全面统筹梳理再造和优化流程计划,存在需求孤岛、条块统筹不足问题。

再次,针对养老服务需求,特别是不同养老保障群体的诉求,一方面是政府部门和运营商仅存在“信息技术可以解决一切”的思想认识误区,另一方面是一部分老年人对智慧养老信息化的认知和理解不到位,认为智慧养老仅仅只是冷冰冰的监控电子设备。

最后,受传统生活观念影响,老年人对陌生或者不了解的事物存在着一定的畏惧心理,具有较强戒备心,很多老年人不愿意相信现代科学技术设备,缺乏正确的理解及建设思路,导致智能产品的高级功能没有得到应用,精准化服务难以得到传递,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智慧养老服务的科学发展。

七、发展智慧养老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智慧养老企业、科研机构以及相关单位在关键技术和智能产品创新方面持续技术攻关,围绕老年人需求进行智慧养老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创新探索取得了显著进展。如今,已有愈来愈多的智能化设备或信息系统被应用在人类生活中,可以满足不同使用习惯的老年人的健康管理需求。

未来,智慧养老照护服務将无所不在,信息和通信技术不仅仅是应用在医疗研究、养老服务等面向,还包括医疗设备的研发生产。还可以将信息和通信技术应用到居家养老环境与服务模式,这对于老年人以及居住偏远的老年人能够发挥更显著的养老照护功能。而且根据研究分析,在有效控制医疗成本的条件下,更能为老年人提供准确的健康监测和分析,更精准掌握老年人的健康状态。

由于智慧养老服务的使用尚未普及,抽样的困难性高,基于时间与成本考量,我们暂时只能以单一城市地区的老年人作为抽样样本,而没有对其他省、市的智慧养老服务进行研究,研究上稍显不足。所以,我们建议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尝试扩大母体,以各区域进行比较研究或进行全国性大型研究,并进一步借由结构方程模式(SEM)来检验整体理论的适配性,完整呈现变量维度题项间的关系及影响力,对于技术接受理论及政策创新扩散理论在创新科技导入时的应用性,可提出更深入的比较与分析观点。

参考文献:

[1]Data Sources[EB/OL].https://population.un.org/wpp/DataSources/156,2019-10-20.

[2]中国民政部网.2018 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ca.gov.cn/article/sj/tjgb/,2019-10-20.

[3]左美云. 智慧养老内涵与模式[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8.

[4]沈燕,刘厚莲.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来自日本科技创新的启示[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20,37(3).

[5]Davis F.D., Bagozzi R.P., Warshaw P.R.. 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J]. Management science, 1989, 35(8).

[6]Ajzen I., Fishbein M..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J].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1975,27(1).

[7]Ajzen I.. From Intentions to Actions: 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M].Kuhl J., Beckman J., Eds, Action- Control: From Cognition to Behavior, Springer, Heidelberg, 1985.

[8]Adamson I., Shine J.. Extending the new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o measure the end user information systems satisfaction in a mandatory environment: A bank's treasury[J]. Technol Anal Strat Manage, 2003,15(4).

[9]Chau P.Y.K., Lai V.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determinants of user acceptance of Internet banking[J]. J. Organ Comp Electron Commer,2003,13(2).

[10]Suh B., Han I.. Effect of trust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Internet banking[J]. Electron. Commer,2002,1(3-4).

[11]Bruner II G.C., Kumar A.. Explaining consumer acceptance of handheld Internet devices[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5, 58 (5).

[12]Chau P.Y.K., Hu P.J.-W..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cceptance by individual professionals: a model comparison approach[J]. Decision Sciences,2001,32(4).

[13]Moore G.C.,Benbasat I..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to Measure the Perceptions of Adopting 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J].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1991, 2(3).

[14]Venkatesh V.,Morris M.G.,Davis G.B.,et al.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toward a unified view[J]. Mis Quarterly,2003,27(3).

[15]Rogers E.M.. Diffusion of Innovation[M]. 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62.

[16]Rogers E., Shoemaker F.F.. 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s: A Cross-Cultural Approach[M]. 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71.

[17]Rogers E.M..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M].3rd ed.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83.

[18]Rogers E.M..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M].4th ed.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95.

[19]Rogers E.M..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M]. 5th ed. New York: The Free Press,2003.

[20]Rogers E.M.. Diffusion of preventive innovations[J]. Addictive Behaviors,2002, 27(6).

[21]Szajna B..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the revised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J]. Management Science, 1996, 42(1).

[22]Igbaria M., Guimaraes T., Davis G.B.. Testing the determinants of microcomputer usage via a structural equation midel[J]. Journal a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1995, 11(4).

[23]Lin J.C., Lu H..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Behavioral Intention to Use a Web sit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00, 20(3).

[24]Venkatesh V., Morris M.G.. Why Don't Men Ever Stop to Ask For Direction? Gender, Social Influence, and Their Role in Technology Acceptance, and Usage Behavior[J]. MIS Quarterly,2000,24(1).

[25]Venkatesh V.. Determinants of Perceived Ease of Use: Integrating Control,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Emotion into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J]. Information System Research,2000,11(4).

[26]Liao S., Shao Y.P., Wang H., Chen A.. The Adoption of Virtual Banking: An Empirical Stud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999,19(1).

[27]Hsu C.L., Lu H.P., Hsu H.H.. Adoption of the mobile Internet:An empirical study of multimedia message service (MMS) [J]. Omega, 2007, 35(6).

[28]Matta V., Moberg C.. Defining The Antecedents For Adoption of RFID in The Supply Chain[J]. Issues in Information Systems,2007, 7(2).

[29]Zhang N., Guo X., Chen G.. IDT-TAM Integrated Model for IT Adoption[J].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13(3).

[30]Tornatzky L.G., Klein K.J.. Innov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novation adoption-implementation: A meta-analysis of findings[J]. Engineering Management, IEEE Transactions, 1982,(1).

[31]Taylor S., Todd P.A.. 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age: A test of competingmodels[J]. Information System Research, 1995, 6(2).

[32]Davis F.D..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J]. MIS Quarterly, 1989,13(3).

[33]Holak S.L., Lehmann D.R.. Purchase Intensions and the Dimensions of Innovation: an Exploratory Model[J].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1990.

[34]Venkatesh V., Davis F.D.. A model of the antecedents of perceived ease of use: development test[J]. Decision Sciences, 1996,27(3):451-481.

[35]Moon J.W., Kim Y.G.. Extending TAM for a World-Wide-Web Context[J].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2001,38.

[36]瞿皎姣. 中国国有企业员工组织政治知觉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4.

[37]Hai J.F., Anderson R.E., Tatham R.L., Black W.

C..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5th Ed)[M].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98.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Urban Elderly Pension Servi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ra of Intelligent Services

ZHAN Jiachang,SUN Tao

Abstract: The issue of elderly care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s a traditional elderly care model, smart elderly care service is a new industry.As for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the key is to combine the advantage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rapid flow of data to strengthen intelligent elderly care servic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is meant to solve the current difficultie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demand survey results, the regression model results verify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behavior intention of the elderly participating in the use of smart elderly care service.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application of smart elderly care service. As a resul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concerning government, market and society are proposed.

Key words:urban elderly people; smart senior care services;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

責任编辑:邓   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