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2021-06-28 20:08王亚琳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1年1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古诗文精神

王亚琳

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所精选出的古诗文作品,蕴含着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内容,语文教师要抓住机会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可实际上我们平时的古诗文的教学只重视解决、疏通字词意思,只关注与高考有关的内容,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也仅停留在用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对学生人生观的形成固不可缺少,但对一个思想逐渐成熟、个性逐渐独立的高中生来说,这一点就不能满足他们精神上的需求,他们需要更深层次的传统文化的渗透,因此我觉得我们在平时古诗文的教学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滲透:

一、警句名言,加强个人品德修养

做事先做人,成才先成人,我们的社会需要有德行的人。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经典,无非就是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做人的道理,提高个人修养,提高自身精神境界。教材中古诗文就有很多关于加强个人精神修养的内容。如《大学》中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可见加强个人修养,提高精神境界是多么重要,只有个人品德修养达到了一定程度,学生才能“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能专注做事,才能不断地进取,才能成为国家有用人才,才能成人,能成才。“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我們中国人的骨气,是民族气节,正是在这种民族气节的影响下,中国历史上才出现一批又一批像苏武、文天样、史可法等可歌可泣英雄人物,他们为了民族气节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种精神上的坚守在当今这个喧嚣浮躁的经济社会中,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一个做人的楷模。希望“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成为高中学生修身养德的座右铭。

二、经世致用,关注现实,关注人生

现在社会中什么都讲究“速成”,因此快餐文化盛行。人们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认为学习古诗文没有多少实际用途,对古诗文不感兴趣,也不愿意去学,熟不知中国文化经典有很强的现实性,孔子就曾经说过学习经典就是为了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的,他指出:“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这都在讲学习经典在于实用。如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提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这就告诉我们应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违背大自然的发展规律,要“可持续发展”。孟子在这一课中还说过“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种思想与孟子一贯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一致的,都体现出了民本思想,这有助于我们今天理解“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治国思想,有助于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所以我们高中语文老师讲这些内容时,一定要引导学生从古人身上汲取他们关注社会的精神,汲取他们的人生智慧。

三、治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一生,不断提高的一生,学习是立身之本,一个人生存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我们不仅要在外在形象上提高自己的品位,更应该注意精神层面上的修养。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修养,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习。古诗文教材中就有很多关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的内容,如《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劝学》中的学习要积累,要专一;《游褒禅山记》“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即治学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说过“学习的本质,不在于记住那些知识,而在于它触发了你的思考”。只有反思才会有进步,而这些学习方法中都提出学习时要学会反思,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学习的最高境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把这些思想渗透给学生,让他们明白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不被社会淘汰,不仅要掌握好这些学习方法,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还要有终身学习意识。

四、传统节日,增强民族自豪感

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们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在古诗文教学中要利用诗词曲中所涉及到我国传统的节日对学生进行弘扬传统节日教育。学生只有了解到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的来历及习俗,能感悟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悠久,才能理解我们的民族情感和民族观,才能自觉加入到保护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行列。如:唐·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宋·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可以通过学习这些诗词曲中的传统节日文化,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节日文化,以及传统节日所负载蕴含的社会历史经验、传统价值观念,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神传统优良的文化。我们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都是我们民族的经典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学习这些作品不仅能够获得优良的文化熏陶,而且能够不断提高自我的知识文化修养,还能够在外来文化冲击下静下心来,坚守心灵的净土,守着心中的信念,在众多文化中找到自身的价值。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充分利用好语文教学这宝贵的阵地,让中国文化的精粹在我们身上得到传承。

河南省济源市第四中学  河南  济源  459000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古诗文精神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传统节日礼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拿出精神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