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苏轼古诗文群文阅读议题设计研究

2021-06-29 18:51袁清卿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49期
关键词:苏轼群文阅读初中语文

袁清卿

摘 要 :群文阅读为古诗词的教学拓宽了新的教学思路,而群文阅读教学的开展,首先要对群文阅读的议题进行合理设计和安排,才能发挥群文阅读教学的最大效用。本文结合初中统编教材中苏轼的选篇,从作者、意象、主题三个角度进行议题选点的案例呈现,力求找到合适的古诗文议题设计切入点,充分发挥群文阅读在初中苏轼古诗文教学中的价值。

关键词 :群文阅读 ;苏轼 ;初中语文

群文阅读是近几年悄然出现的一种阅读教学方式,指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在单位时间中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主要特征。[ 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中国教育学刊,2013(6):62-66]群文阅读实现了阅读文本的单一到整合;学习内容的封闭到开放;学习过程的灌输到互动;思维方式的单线到多线。通过群文式阅读,学生可以在对议题的不断探讨中获得更扎实的基础积累、更强烈的情感体悟、更深刻的思想认识。近年来,针对初中语文古诗词的群文教学实践愈来愈丰富,而群文阅读教学的开展,首先就要对群文阅读的议题进行合理设计和安排,才能发挥群文阅读教学的最大效用。

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文学大家,苏轼以其极具个人特色文学创作风格,及其乐观豁达的性格特点,受到了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编者的青睐。在编排过程中也选择了大量苏轼的文本。因而本文试图从群文阅读教学议题设计的基本设计思路出发,结合初中统编教材中苏轼的选篇,从作者、意象、主题三个角度进行议题选点的案例呈现,力求找到合适的古诗文议题设计切入点,充分发挥群文阅读在初中苏轼古诗文教学中的价值。

1、知人论世——以作者为议题

提到苏轼,学生对东坡的印象无外乎停留在“乐观”“豁达”“豪放”,但若要学生细说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往往得到的回答只是流于表面的理解。学生对于苏轼所经历的人生历程和心路的转化过程理解并不深入。这也正是单篇教学的漏洞,而如果将苏轼作品中能够集中反映其心路历程的文章进行群文阅读,则可以更加深入的对其精神理解。

由此,我们可以确定议题“苦难中的突围——苏轼在黄州”,选择统编版教材中《记承天寺夜游》《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三篇苏轼在黄州所作诗文为选文进行群文教学。

三篇词文都是苏轼在黄州时期的诗歌,黄州时期的苏轼经历了人生最大的坎坷——乌台诗案,通过对黄州时期的三篇文章进行梳理。这三篇文章的写作顺序很有意思,依次为:《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1082年3月)、《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1082年12月)、《记承天寺夜游》(1083年10月)。而这其中《定风波》一文通常被认为是体现苏轼乐观、豁达精神的代表作。但若仔细分析文本,我们可以发现,乌台诗案带来的坎坷和苦难并未被苏轼遗忘,“穿林打叶”“竹杖芒鞋”“萧瑟”无不透露着词人目前所经历的不顺,但苏轼的回答是“莫听”“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并未将苦难忘却,但他却可以调整心态,将苦难看作是人生中的一种经历。风也好,雨也罢,不过都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就让这一蓑烟雨伴我一生吧。但在这个阶段,苏轼的情绪却是反复,在三月我们看到了一个乐观豁达的苏轼,然而同年十二月的作品《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我们又看在遇大灾大祸害怕无助的苏轼,他像一只受惊的小鸟一样咏出了“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乌台诗案就像一块巨大的黑云笼罩着苏轼,即便是旷达乐观如东坡,也难免陷入悲苦之情。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苏轼的乐观与豁达并非像学生们传统认知的那样生来就有且一以贯之,他也像一个普通人一樣会害怕、会无助、会恐惧。但苏轼之伟大就在于在这样反复纠结的心路历程中,他最终能找到一条能够安放自己内心的路。到了《记承天寺夜游》中,我们能更进一步的看到苏轼对苦难的态度。在这里苏轼将曾经的愁苦只淡淡化作一句“闲人”聊以自嘲,此时苦难对他而言已是可以拿来自我调侃的谈资。

从在害怕无助和乐观豁达中反复纠结,到与苦难和解,再到可以拿着苦难来浅浅调侃,苏轼之旷达并非一日想通,也并非如圣人开悟,他就像走在人生道路上的每一个平凡人一样,经历苦难后也曾痛苦,也曾迷茫,但他却又和平凡人不同,他可以在思想上超越苦难,达到旷达。这便是叶嘉莹先生对苏轼所评价的“超旷”。

如此以作者为议题进行群文阅读,会让学生对苏轼旷达的理解便不会仅停留在表面,而是能够更加有层次、更加深入地体会其精神品质。

2、窥而运斤——以意象为议题

“意象是融入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袁行霈.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 文学遗产, 1983(4):7.]因此,借助诗歌中的客观物象,可以帮助理解诗歌中的诗人想要表达的主观情意。我们试以在苏轼词文中频繁出现的“月”这一意象为例进行说明。

部编版初中语文的苏轼选篇中,出现月的诗句一共有《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记承天寺夜游》《江城子·密州出猎》四首。

管窥一“月”,可以引出诸多群文阅读的议题,如“出世入世——由“月”观苏轼的人生态度”。对于从小接受儒家教育的苏轼,其人生态度都是以积极入世为主,在初赴密州之时,虽是远离了都城,但他内心的抱负却分毫未减。因而此时的月在苏轼这里,是抒发其豪情壮志的依托。“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壮志凌云的豪情尽在那如满月的雕弓上:积极进取之态,为国献身之志都显而易见。但实际上受到佛教思想影响的苏轼,思想上是较为复杂的,他也曾经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借“月”表达过出世的想法,叹出“我欲乘风归去”,但终究苏轼自小接受的儒家思想根深蒂固,这样的想法只是短暂,一句“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又将其拉回到现实。由此可以窥见苏轼的人生态度以入世为主,出世为辅。这种思想在《记承天寺夜游》中又进一步得到了佐证,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苏轼的仕途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在黄州寓居一隅,得一闲职度日。但即便如此苏轼依然未有放弃入世的念头,在黄州承天寺月夜下,苏轼赏月发出慨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尔。”慨叹的背后是对目前赋闲状态的一声淡淡自嘲,这自嘲饱含着其对入世从政,报效祖国的渴望。但好在佛家的出世想法宽慰了此时的苏轼,让他不至于太过陷入悲苦之中,若只能寓居一方,那便独善其身也好。由此可以窥见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齐天下”的人生态度。

3、体悟情思——以主题为议题

作为豪放派的两位最具代表性的词人,苏轼和辛弃疾的词中都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了爱国主题。但北宋南宋的时代背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而虽是同一主题,但词风和主旨却相差甚远。这样就可以确定以“北宋之壮,南宋之悲——苏辛爱国诗主题异同探析”为议题进行群文阅读,笔者试以《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两篇文章进行说明。

北宋时期,虽社会风气重文轻武,但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上都到了历史的一个新高峰,也无外族侵略,所以此时的爱国诗全出屈辱求全之感,更多的是一种豪迈之壮。试看苏轼的“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本词中作者意气风发,慷慨激愤,那种豪气、狂气在文字中恣意挥洒。但身处太平年代的苏轼毕竟未经历过现实的亡国之痛,战场之残酷,所以较之真正经历过战场的辛弃疾,其词还是缺了那份悲凉。我们再来看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所写,“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一声慨叹中饱含了多少悲壮,收复北方大片失地的大事还未完成,可叹可叹,我已满头白发,虽有无限壮志,却难以在沙场一用。此处可再辅助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当学生读到“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时,南宋文人的那种背负着丧国之耻,忍辱负重的报国之志,便能更好地体味到。

古诗词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对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的培养、人文涵养的养成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积极探讨古诗词的深度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近来兴起的群文阅读,恰恰为古诗词的教学拓宽了思路。在进行议题的选择和讨论中,能够加深师生双方对古诗文题材、文本、作者的理解,提升学生对古诗文的分析能力。879B4C35-4350-4A26-B58A-A13EDCB72EF8

猜你喜欢
苏轼群文阅读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苏轼吟诗赴宴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