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美术如何科学开展欣赏课教学

2021-06-29 01:14王万娟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32期
关键词:欣赏课高中美术策略

王万娟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在高中阶段美术教学中的教学理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教师不能再只是单纯的为学生去灌输一些基础的美术知识,更要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来开展欣赏课教学,让学生能够对高中的美术有一个更加立体的认知。教师首先就要将美术教学重视起来,用自己的态度去影响学生,然后用多样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去发散自己的思维,提升课堂上的活跃气氛。最后,实践活动的开展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让学生用这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促进自己欣赏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美术;欣赏课;策略

在现阶段的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依旧是浮于表面,只是一味的为学生去讲解课本中现有的知识点,然后让学生按照书本中的要求去画画,就算是完成了自己的高中美术教学。但是教师应该意识到,这一种教学的方式完全是书本中的流程,只能让学生循规蹈矩的学会书本的基本知识点,根本就没有让学生感受到高中美术的美。高中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美,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才能在作品中找到共鸣,在提升自己美术水平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

一、提升对美术的重视程度

受到限制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和学生对于美术这一门学科本身的重视程度就不够。因为大部分的教师和学生都把最后的眼光放到了最后的考试成绩上,而最后的考试成绩并不涉及到对于学生美术的考核。为了能够让这一种状况得到缓解,教师在为学生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首先就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用自己的态度去影响学生。让学生在上美术课的时候也能够端正自己的心态,知道认真的参与到教学中来,而不是始终抱着玩和敷衍的态度来进行。

例如,在高中的美术课本《追寻美术家的视线》一个章节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让学生能够学会用艺术家的眼光去看待这一个世界上的美。教师若只是单纯的为学生讲解作者的一些观点和意见,根本就无法起到一个打动人心的效果。所以在学习到这一个章节之前,教师就应该让学生对于美术家有一个基本的认知,让学生去了解该美术家的美术风格以及人生的经历。让学生知道教师对于这一节课的内容足够重视,自然也不会敷衍对待。才能用一种积极认真的态度参与到美术的学习中来,为之后的欣赏教学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引导学生多元化发散自己的思维

美术其实本身就是一个十分灵活且感性的学科,不像是数理化一样有着固定的答案,对于美术的欣赏从来没有一个十分具体的标准,同样的一个美术作品,在不同的人的眼中就有着不同的美感。同样,教师和学生因为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以及时代进步所带来的影响,对于美的定义也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美术的课堂上带领学生开展欣赏课的时候不能过于死板,也不能自从自己的主观意识出发,同时这也是很多教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有些教师只讲解自己认为美的部分来给学生欣赏,但是当学生的审美趣味跟教师有着很大的区别的时候,学生可能就无法理解教师所讲解的这一点,从而失去了对于高中美术的兴趣。为了能够让这一种情况得到缓解,教师最应该做的一点就是打破传统课堂上的各种条条框框,给与学生一个更多元化且自由的课堂,让学生可以做到个性化的发展。

例如,在高中的美术课本《从传统到现在》一个章节中,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让人们能够知道从传统到现在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史。教师在讲解到这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先不为学生进行深入的讲解。因为教师也有着自己的欣赏和审美,在讲解这些知识点的时候可能会带有个人的看法在里面,在无形中就影响了学生本来的意图,限制了学生思维上的发展。所以,教师只是先为学生讲解一下最基本的知识,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出发,去尝试着进行赏析自己都比较感兴趣的一部分内容。等到学生都赏析结束了之后,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说出来自己对于作品的感悟,然后再用专业的赏析评语去点评学生,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和欣赏能力。

三、实践活动的开展

美术是一种来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教师若只是一味的让学生通过课本和讲解来让学生对美术进行欣赏的话,就会让学生将美术永远都当成是一门课堂上的学习学科,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很难养成美术的审美意识。所以,教师在为学生开展美术欣赏教学的时候,也应该适当的带领学生进行外出实践,让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可以真正的落地到学生的生活中来,使得学生对于美术的认知不再只是停留在课本上,而是真正的鲜活起来。

例如,在高中的美术课本《变幻的自然万象》一个章节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去感受自然界中的景色的变幻。在学习到了这样的章节的时候,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可能根本无法体会到景色带给美术家的感动和创造的欲望,所以在学习到了这一个章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外出实践。比如,在春天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去观看刚刚破土而出的小草,感受生活的喜悦,跟美术家产生相同的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够深刻的了解美术家的创作意图,切实的感受到作品的魅力所在。

结语:综上所述,在高中阶段的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是美术课教学的新标准,也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在针对于美术课堂这样比较感性的学科的时候,不能制定过于困难且复杂的学习规则,而是给与学生更多的自由,让学生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天性,全面的激发学生潜在的美术潜力,才能真正的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莱寻.浅谈如何在高中的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J].高中课程学习,2017.

[2]吳越.浅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6.9D549D40-8DAD-4CCB-A925-D5529C4E51E1

猜你喜欢
欣赏课高中美术策略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美术欣赏课
探讨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美育视角下的高中音乐欣赏课堂建构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