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方式

2021-06-29 02:23李慧蓉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31期
关键词:应用题教学新课程小学数学

李慧蓉

摘要:新课程实施后,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不少教师把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全部打包封存,重起炉灶,重形式,轻实效。引导学生认真分析生活情境中的数学因素,发现数学问题的主要矛盾,分析数学问题中的内在联系,以及学会一些构建数学模型的具体方法等等,都可以成为小学数学课改时,老师引导学生去“自主地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探索隐含的数学模型,然后试图去解决的学习过程,体现数学化的过程”值得传承的好办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新课程

数学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中心环节之一。随着全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行为之中,已日益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关注和探讨的热点问题。《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指出:要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是进行应用题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一、当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应用题教学,许多老师在教育教学方式上追求“花样百出”,尤其是一些作为样板,起着示范作用的公开课,注重课堂的形式,忽视数学的实质。“创设情境”成为当前数学教师煞费苦心的一件事。老师们在赛课或上公开课时,如果没有创设情境,都会担心听课者会怎么评价这节课,总是挖空心思去思考。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得课堂更有活力了,但有的老师忽视情境创设的目的,不管是什么内容,片面追求情境,甚至把购物作为必不可少的情景,脱离了教学内容和教学的目标。

新教材常将应用题作为第一情境,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仅仅把“第一情境”作为一种“导入”手段,或作为一块“敲门砖”。不能很好地把握应用题在学生构建数学模型过程中的作用,有些老师只要活动的过程,不去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其结果是学生的每一次活动都只是一个孤立的“个案”,没有及时加以必要的 “梳理”与“整合”,没有通过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并构建数学模型。新课程实施后,教师的教学的理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但对传统教学的精华,许多老师全盘否定,教学往往另起炉灶。有些老师在研读教材,设计方案时目标把握不准;有些老师不敢把传统课堂中的精华运用到自己的课中,特别是上公开课,怕别人说自己理念落后,在实践中失去自我,这实际上是对新课改的亵渎。反思应用题教学,传统应用题教学有许多值得继承的亮点。强调学生认真审题,重视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特别注意训练学生分析应用题中已知量与未知量,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存在的相依关系,把数量关系从应用题中抽象出来。在传统应用题教学中以指导思考方法为重点,让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基本规律,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

二、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方法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多年影响,家长和教师都为了学生的考试结果能够足够优秀而忽略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综合素质的能力。现如今,科学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使得多媒体辅助教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要对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进行认识理解,尽可能多地把实际生活当中的数学知识展示出来,从而将复杂的小学数学知识,更加直接的展示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实物,让学生直观观察到实物带来的视觉刺激,从而主动探索数学新知,并在实践中感悟到了学习的最大乐趣。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的相關知识时,为了让小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到圆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套橡皮泥,利用橡皮泥具有的超强可塑性,让小学生动手揉捏圆形面积的推导图形。

传统的小学数学应用题课堂教学也存在的不少问题。在处理教材上,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教师过分地迷信教材。受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课堂教学环节固定。往往是单向的静听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之间的竞争性,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体现个体性,信息交流处在一种不畅通的状态。学生缺乏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在问题的设计上,缺乏思考价值,阻碍了学生思维独立性与创造性。

三. 结束语

总之,在教学中,只要充分利用新课标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联系实际,创设情景,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正确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使学生体验到课堂上40分钟参与学习的快乐,思考问题的兴趣,有新发现的愉悦,师生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才能是学生的素质不断提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于教学知识充满学习积极性,感受到学习知识的愉快和有趣,而且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因此,数学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日常生活课堂化,让课堂教学生活化,使课堂教学充满了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满足,让课堂充满了生活气息,焕发了师生的生命活力。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他们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参考文献:

[1] 刘兼:《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2002.4。

[2] 李志勇:《小学数学教育》辽宁教育杂志社2004.4。9E5836BF-DE64-4D6E-9D02-EE0DA349BC98

猜你喜欢
应用题教学新课程小学数学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等待·自主·探究
浅谈小学应用题教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