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初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2021-06-29 06:12张华勇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31期
关键词:策略研究初中物理核心素养

张华勇

摘要:随着我国在教育方面的改革不断深入实施,初中教育第一阶段的文化学习已不再仅仅是要求初中学生能够学会并掌握书本上的基础理论知识,还更加需要不断培养初中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物理是初中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教师在物理教学中也应该不断摸索、探究新的物理教学模式,让初中学生能在不断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提升自己的初中物理核心理论素养。本文将重点结合近些年来笔者在物理教学工作中的实践经验,谈谈初中物理学科教学中对于落实学生核心物理素养培养的一些实践经验和指导思想。

关键词: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策略研究

一、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概念

所谓的普通初中课程物理学科的核心理论素养主要包括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基本理论观念、掌握物理科学知识探究的方法、形成良好运用科学理论思维以及通过培养正确对待科学的态度等。尤其是在物理课堂的理论教学中,作为广大学生学习提升核心理论知识的主要活动场所,通过多种教学渠道、多种教学途径的相互融合,探究出一套提升广大学生综合核心理论素养的有效教学策略,能够为今后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的有效学习和掌握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其中形成物理基本理论观念主要包括培养学生对于物理的物质观、时空观、运动观以及现代物理学的价值观等。想要更好培养全体学生的基础物理知识观念那就应该先让全体学生学习掌握基本的中学物理基础知识,然后通过学习这些物理基础知识再去认识我们生活中的事物、寻找一种解决物理问题的有效方式。

二、优化初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物理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我们现代物理教学的基本要求,已经不能够符合现代学生对于知识的要求。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探索钻研,并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深入进行物理教学活动的深入探究,让全体学生在基础物理的实践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物理核心教學素养。

(1)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初中阶段的很多学生刚刚一开始没有接触过物理这门学科,所以在新生学习物理过程中难免就会出现很多教学自己学习过程当中的问题,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这些问题时而学生又未能克服,则会大大减少学生的物理学习的积极兴趣,但是,如果一个学生没有能力克服物理学习中可能遇见的一些问题,那么很容易就会影响到对学生的物理学习的自信心,还有可能会让学生产生物理学习的抵触情绪。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正确通过有趣的物理教学方式进一步激发广大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提升广大学生的物理求知欲,为不断提升广大学生的综合物理学科核心知识素养提供一定的物理学习调味剂。初中阶段的每个学生的物理求知欲都很强,只要每个学生心中拥有一定的物理好奇心,教师再利用好教学方式就一定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初中物理的强烈兴趣。

比如:在新生学习一些初中基础物理知识时会特别涉及到"摩擦力"这个知识点,学生如果没有重点带入就很难能够理解这些本身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概念,这个时候大多数学生就都会觉得物理学习有很大的困难度。因此,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物理实验,例如小车斜坡滑动实验,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教学事物或者教学实例将这些基础知识进行具体化,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有兴趣,学生将来可能会更容易深入接受物理知识。在向全体学生进行课程讲解时,可以通过有趣的真实的案例演示或者通过引导学生作为参与者对实践进行探究的活动方式等来进行物理课程的讲解。

(2)培养学生的实验和创新能力。初中物理的综合学习和研究离不开现代物理教学的实验,而且它在现代物理考试中需要考察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如何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综合能力,更重要的它还是培养学生如何利用自己所学理论知识对其他事物进行科学创新并开发应用的综合能力以及学生使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通过物理课程实验的教学方式,让广大学生主动参与并融入到理论实践中,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探究新的理论知识,提升广大学生的理论探究实践能力。

比如:我在初中阶段的声音教学实验中会进行问题的预设,例如"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进行实验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利用毛线和纸杯等材料制作传声筒,由此引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实验过程中教师通常可让每个学生通过物理实验的方式先进行探究声音在不同的传播介质中持续传播是否具有不同的传播速度,然后再用一个空气容器将其中的所有空气直接抽取干净,将一部移动手机或者收音机等发声设备直接放置在没有真空的空气环境下,然后与这部移动电话进行通话或者播放其他发声设备,听一下是否设备有一个声音持续传出,如果设备有一个声音持续传出,说明声音的持续传播不一定需要使用介质。而倘若设备没有传出声音,则这就说明整个声音的散播传出过程需要使用介质。这样不仅仅有可以充分培养初中学生的独立探究思维能力,还有可能充分激发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上物理学习,真正的愿意探究物理知识,主动去学习物理。

(3)巧妙设置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随时通过这种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引导还能够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深入教学。在这样的知识教学活动形式下,学生不仅可以在生活中亲身发现所学的物理知识如何得到应用,还可以亲身体验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物理知识知识的快乐。只有进行这样贴近生活的物理学习,学生在物理知识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才可能会找到更多新的知识内容,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当教师讲到开关电路的一些相关基础知识时,教师也许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己设计一些我们家庭中常用的开关电路,例如:两个电源开关同时控制一个闪光灯等。通过这些更加生活化的课程教学模式还能让更多学生将初中所学的基础知识实际应用理解到日常生活中,不仅大大提升了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实际应用综合能力,还大大提升了每个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在物理教学中发挥实验的重要作用。物理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提前确定本次实验的立体化课程目标。在教学中,要尽力通过设计实验、收集和分析活动,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原理,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鼓励学生提高实验能力,督促学生认真收集和处理实验资料,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例如:我们之所以说一个物体在停止了给予的动力之后还能继续向前方移动就是因为它还有摩擦力一直存在。这个时候就是就可以利用电子设备为学生演示实验过程,例如让学生通过调节滑道的材料改变小车的速度,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实验的现象。然后就要让每个学生真正思考到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我们还感受到了这些摩擦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充分引发广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还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且还能够能充分激发广大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兴趣。

综上所述,物理学科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在进行初中物理学科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采取各种教育措施,积极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知识素养,学习新教育观念、新教学理念,并运用先进的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进行教学物理教学,做好初中物理学科教学的课程设计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优秀的初中学生。

参考文献

[1]李家清,常珊珊.核心素养:初中物理课程改革的新指向[J].物理教育,2015(4):4

[2]张连彬.初中物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5(5):7—10

猜你喜欢
策略研究初中物理核心素养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