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

2021-06-29 08:55魏传喜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31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培养核心素养

魏传喜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工作的全面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广泛关注。而高中地理作为课程体系之中较为核心的组成部分,更需要教师引入更加先进的教学理念,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才能确保预期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的实现。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

一、高中地理教学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中地理教学往往以教材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占据了主动地位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存在着较为被动的情况,教学之中也没有引入有效的师生互动机制,难以满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地理学科的学习需求,无法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加以有效的培养[1]。

相比于其他学科知识,地理学科知识的理解难度较高,需要学生有着更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才能确保学生对多种知识产生更强的理解能力,提升学生高中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然而很多高中地理课堂依然会要求学生以死记硬背的方式掌握地理知识,学生无法在这种学习模式之下产生良好的学习体验,导致学生的空间意识、视图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培养,难以切实的提升学生地理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对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对策

(一)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教学内容较为局限,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也将造成严重的阻碍,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这也就要求了教师能够引入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遵循智慧教育理念,强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策略,使高中地理教学课堂更加异彩纷呈,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一点,确保学生能够获取良好的学习体验,推动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比如说在学到《地質灾害》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资源整合,为学生播放《唐山大地震》等地质灾害相关的影像资料和视频资料,为学生构建动态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说说自己对于地质灾害的了解,不同地质灾害的发生可能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哪些影响。然后教师可以引入小组讨论的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将学生分成不同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之中探讨不同地质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说说应该从哪些方面去防范地质灾害,在地质灾害发生时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去规避灾害对我们造成的伤害和影响。另外,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对地质灾害发生时应该采取的行动进行预演,让学生对本堂课程的教学内容产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将对地质灾害的具体内容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从而使本堂课程的具体目标得到全面实现,推动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升,达到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预期目的。

(二)不断强化知识的联动性

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之中,为了确保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得到良好培养,教师在与学生互动之中应该不断强化地理知识的关联性,让学生积极的开展思考活动,明确多种知识之间存在的联系,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之中找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从而使高中地理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良好培养。

比如学生学到《海水运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学习小组之中,在地图之中找到不同海域洋流的分布情况,并在小组合作探讨之中总结出海水运动的规律。教师也要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为其提供必要的引导和思维点拨,引导学生更好的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并指导学生做好绘图工作,教师也应该对学生的合作探究成果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分析,从而使整个合作探究过程更加完整和高效,让学生明确多种地理知识学习的策略,使学生明确地理解知识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使学生的记忆能力得到不断提升,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之中的实际问题,为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开展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

在高中地理教学之中,多种知识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存在着较为紧密的联系,而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在于提升学生的知识实践能力,强化学生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确保学生能够在不断的教学活动之中掌握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这也就要求了高中地理教师能够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高中地理教材的内容设计出更加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不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开展之中发现多种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使学生掌握在实践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的方法,确保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发展[2]。

比如说在学到《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这一课时,教师首先要通过复习引导的方式,带领学生回顾交通运输的方式与特点,并引导学生认识区域发展与交通运输布局之间存在的关系。然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组成对应的学习小组,对当地的交通运输布局情况进行深入调研,探究当地区域发展与交通运输布局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并引导学生制作出当地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的发展形式表格,最后要求学生总结实践调研成果,制作出对应的调研报告。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教师将为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实践舞台,让学生在实践之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全面的应用,从而确保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之下,高中地理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也应该根据地理学科教学现状,不断丰富教学模式,强化教学实践和知识之间的联动作用,不断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确保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龙见韬.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J]. 魅力中国,2021(6):140.

[2]李长江.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研究[J]. 新课程,2021(18):54.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培养核心素养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