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和实践

2021-06-29 08:55徐蒙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31期
关键词:新课标培养核心素养

徐蒙

摘要:新课标为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方向和要求,随之而来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学校教育除了注重学生的数学成绩及数学学能能力外,还应当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在学校的教育工作中,对学生思维能力、行为习惯及综合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了现在和未来一段时间教育工作的重点。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应当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发挥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以思想带动行动,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培养

1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解读

所谓核心素养,指的就是学生应当具备的,可与自身发展及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相关品质及关键能力。这一概念放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就是通过学习数学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并通过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列举、归纳、总结等方法,已实现具备独立解决数学问题,提升数学思维的能力。

核心素养的提升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教师主导的授课式学习,严重压抑了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培养了大批应试型学生,却忽略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新课标背景之下,核心素养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将学习的主导权交还给学生,是通过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应对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时,应当把核心素养的提升放在教学工作的重要位置中,通过有效引导,启发学生思维,促进能力及素养的形成。

2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

2.1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知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所掌握的数学知识都是通过老师根据课本内容,依靠在课上的总结和灌输得来的,因而学生对老师具备较强的依赖心理,自我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严重不足。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及思考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对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基础上,加以思考,形成数学思维,通过数学思维自主进行数学学习,在潜移默化中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2.2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解决抽象的数学问题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形结合的能力、空间想象的能力等,都是数学学习中所必须掌握的数学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这些能力的形成,促成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

2.3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在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下,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再是传统的考试型人才,而是具备综合能力,能够适应社会竞争的人才。过往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要依靠教师总结授课,学生的作业及预习复习,要通过教师的监督,自主性的严重缺乏,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被动和压力。而核心素养的形成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导权,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

3.1扎实掌握基础知识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提高小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便于学生通过掌握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因而教学数学的教材内容是数学核心素养提升的基础,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后才能加以应用,形成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当以数学教材为指导,将教材内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元化手段进行教学,确保学生掌握数学教材的基础理论知识,并以此为前提加以运用。

3.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针对目前学生对数学学习普遍存在难点且兴趣缺乏的现状,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应当充分考虑教学的实用性及趣味性,结合实际生活,采用多元化的手段,以学生能够理解和喜欢的方式进行教学,创设相关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以便于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

3.3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及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加普遍,小学数学教学应当与时俱进,以多元化的教学手法丰富数学课堂,通过多媒体、视频、动画、微课、情景教学等方式,将学生带入丰富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法,灵活进行教学设计,给数学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多便利。

例如,在《年、月、日》一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将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制作成为微课视频,在课前组织学生自学,而后在课上使用自己喜欢的贴纸、彩纸等工具自制年历、月历,并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说一说年、月、日的概念,而后引导学生在自己制作的年月历上标注教师说出的日期,如“谁能说出国庆节是哪一天?”、“你的生日是哪一天呢?你可以试着在月历上给自己的生日画一颗心形吗?”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渐掌握年、月、日的概念,并帮助学生通过标注日期熟练掌握数学知识。

3.4教师素养的提升

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培养,因而在学校教学中,教师应当顺应教育发展的步伐,及时更新观念,以全新的教学理念、良好的职业素养、过硬的教学水平武装自己,以学生需求为主导,深入学生中间,加强师生沟通,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促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结束语: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深化开展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具备综合能力及社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而,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与时俱进,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方法为基础,引导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形成,促进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为社会培养更多具备核心素养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卢红霞.试析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20,(24):24-25.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4.011.

[2]薛洁.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研究[J].学周刊,2020,(21):33-34.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1.016.

猜你喜欢
新课标培养核心素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