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2021-06-29 08:55孙淑敏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31期
关键词:意义

孙淑敏

摘要: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及全球化发展不断加速的时代背景之下,青少年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受到他国历史文化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我国的历史文化产生一定的忽视,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初中生的家国情怀教育,从而提升其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对祖国建设的使命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本篇文章从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途径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进行一定的分析,希望能够增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视程度。

关键词:家國情怀教育;初中历史教育;意义

引言: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于国家和民族文化强烈的认同感,使命感以及责任感,家国情怀贯穿在我国上下五千年民族历史之中。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增强家国情怀教育,促进中学生对祖国的优秀民族精神进行传承,在生活中和学习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保证中学生三观在形成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偏差。

1. 家国情怀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拉近与历史之间的距离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增强家国情怀教育,将枯燥的史学知识进行更深一步的剖析与讲解,将历史教学不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而是从情感,思想,价值观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讲解,历史知识是固定的,不可更改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是对其进行记忆,以应对每次的考试,将家国情怀教育融入到初中历史教学之中,能够让历史知识“活”起来,情感能够唤起学生对历史的共鸣,从而在历史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将自己沉浸于历史情景当中,在心理上拉近与历史之间的距离,从而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分析与掌握。[1]

1.2 传承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我国作为唯一尚存的四大文明古国,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我国的历史文化,以及科学技术在历史长河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从鸦片战争起,我国开始走向丧权辱国的历史道路,面对西方各国的不断欺压,在重重打压之下发展到如今成为世界领先地位,这一路走来,我国铸就了无数优秀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在历史教学中,增强家国情怀教育,初中生能够对我国的历史文化进行更加深刻地了解,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深入镌刻在学生的心中,促使学生自发性主动性的对我国的历史文化进行传承,从而加强其对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以及认同感。

1.3 激发对祖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历史的发展必定会有无数的先烈为之献身,中国的历史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整个历史进程荆棘满布,在曲折中不断发展,无数历史前辈为之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如今和平幸福的社会,初中生生在新时代,未经历过战争与贫苦,但是祖国未来的发展过程之中,初中生作为中坚力量,必定要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对祖国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够使祖国在全球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更要注重对其家国情怀进行教育,将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对祖国建设的责任感进行激发,将“为中华之崛起”的信念牢牢地根植在学生心中,将自身的努力与祖国的发展紧密联系。

1.4 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

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贯穿在教育的各个时期,在新时期背景之下,将赋予其新时代的意义,将家国情怀教育融入到初中历史教学中,通过教师对其内涵的深刻研究与剖析,在课上对学生进行传授与教育,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我国历史产生共鸣,同时还能够对将爱国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到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之中,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符合新时代对优秀青年的要求,是新课改背景下的必经之路。

2. 家国情怀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应用途径

2.1 采用沉浸式情景模拟教学方式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虽然通过教师的真情实感能够引起学生的一定情感共鸣,但是学生的情感体验受到一定限制,在新时期背景下,教师应该主动对教学方式进行探索创新,以辛亥革命为例,教师在知识讲授完毕之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演练,创设与历史相一致的情景,让学生能够更加投入到角色扮演当中,从而对当时的人物情感,时代背景以及民族精神进行更好的感受,从而加强学生与历史之间的情感连接,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

2.2 与时事热点进行密切联系

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将时事热点与学生进行及时的普及,昨日种种皆为历史,教师不能将自己局限在历史课本中,在进行家国情怀的教育中与时事热点进行连接,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与理解。在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面前,全国人民上下齐心,医护人员冲锋陷阵,海外同胞积极搜寻物资,全国人民紧闭门户支持国家工作,这一桩桩一件件均是展现家国情怀的教育课。初中生更是这场大型教育中的参与者,因此在进行历史教学中,将时事热点与其相结合,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家国情怀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进行家国情怀教育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如在历史事件讲授时,引导学生对前后历史事件进行串联,将历史背景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从历史出发,对先辈的精神进行传承,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自发性。

3.2 提升教学趣味性

历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具有明显的差异,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历史底蕴才能够对历史事件具有深刻的解读,但是在初中阶段,学生对于较为深刻的历史事件理解具有一定的困难性,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课堂的趣味性,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有效互动。

4. 结束语

家国情怀是我国核心文化之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家国情怀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形成,增强青少年对于祖国文化强烈的认同感,使命感,责任感,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参考文献:

[1]伏军.家国情怀应从现实困惑走向价值引领——以历史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教学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35):53-56.

猜你喜欢
意义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原来,这就是设计的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意义的猎手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0的苦恼
留学的意义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