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微课结合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在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失能进展中的应用

2021-06-29 10:50汪雅倩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量表护士疾病

汪雅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因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和病死率高,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挑战。近年来,我国大于40岁的人群COPD患病率已由2007年的8.2%上升至2016年的14.1%,由于COPD是一种慢性疾病,尽可能长时间地避免失能和维持生活质量是护理的主要目标[1]。《国际功能分类》(ICF)定义失能为躯体功能受损、活动受限和社会参与受限的一个总括性术语,表现为个体固有能力、生活环境以及两方面之间的相互消极作用[2]。在各种慢性疾病中,COPD患者失能率占12.8%,2020年COPD已成为失能的五大常见原因之一[3]。失能影响COPD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压力、健康状况和疾病感受,其活动水平较低,紧张、疲劳、愤怒、困惑和抑郁水平较高,与一般人群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人群相比,COPD患者的失能程度更严重,生活质量更低[4-5]。李远航[6]的研究显示,目前传统健康教育缺乏患者对健康知识理解和掌握情况的重视,因此COPD患者对呼吸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差。笔者通过对COPD患者实施视频微课结合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对患者进行失能干预,以期降低COPD患者失能进展。

资料和方法

一、研究资料

1.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将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7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5—10月收治的53例COPD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的模式进行干预,作为对照组;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54例COPD患者采用视频微课结合teach-back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干预,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男38例,女15例,年龄38~74岁,平均年龄(65.27±4.12)岁,平均病程(7.83±2.01) d;观察组男34例,女20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67.16±5.11)岁,平均病程(7.64±1.98) d。两组患者人口学特征分布情况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人口学特征在两组患者中的分布情况

2.入选标准:所有患者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7]的诊断标准。(1)纳入标准:①神志清楚,表达能力正常,病程>3 d;②入院时COPD急性加重期分级均为Ⅱ级;③应用支气管舒张剂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70%;④患者或照顾者会使用智能手机;⑤患者知情同意,并愿意接受此次研究且未参与其他研究。(2)排除标准:①并发气胸、肺癌、肺结核等其他严重肺部疾病;②并发心、肝、肾、脑血管等疾病。

二、研究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即指导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并遵医嘱用药,由责任护士在床边讲解并示范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嘱患者自行锻炼,有疑问时咨询责任护士,并每月定期组织患者对其进行健康宣教。观察组实施视频微课结合teach-back的健康教育模式,具体如下。

1.建立视频微课结合teach-back健康教育小组:小组成员共3名,设组长1名,组员2名。小组成员均为呼吸内科护士,工作8年以上,并赴上级医院进修过呼吸专科或肺康复,具有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负责微课录制、健康教育方案的制定及落实。

2.录制健康教育视频微课:教育内容参考胡成平和潘频华[8]主编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必读手册》,周宇麒和周露茜[9]主编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康复手册》,葛均波和徐永健[10]主编的《内科学(第九版)》,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录制成短视频,再通过爱剪辑软件剪辑制作完成。视频微课分为5项内容,包括COPD的概述(2 min)、COPD失能的影响因素(3 min)、失能的危害(3 min)、失能的评估与预防(5 min)、肺康复及呼吸功能锻炼方法(5 min)。所有视频资料均通过查阅专业资料后录制。

3.实施视频微课结合teach-back健康教育:责任护士按照teach-back的4个步骤[11]制定的teach-back提问单对患者进行床边健康教育。第一步:责任护士面对面讲解视频微课内容,并用病房电视播放健康宣教小组制作的视频,让患者边看边学,以利于患者的学习,并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认知。第二步:护理人员根据健康教育内容进行针对性提问,且注意提问方式,避免给患者造成心理负担,患者使用自己的语言对健康教育内容进行复述。第三步:责任护士针对患者演示不规范或回答不准确的地方,再示范讲解,让患者通过视频不断练习,必要时可重复健康教育内容,并重复评估和纠正。第四步:确保患者掌握疾病自我管理、肺康复的方法,即能复述责任护士健康教育内容的目的、重要性、方法、频率,并能规范正确应用。建立QQ群,要求患者每天2次观看视频并按要求进行锻炼,及时向责任护士咨询问题。责任护士每天2次对患者进行强化教育,连续进行3 d,通过teach-back随时评估患者知识掌握情况及心理状况,及时纠正问题。出院后1个月内每周进行电话回访,并指导患者观看微视频。

三、效果评价

运用张云霞等[12]编制的成人失能评价工具(DATA量表)测评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失能情况得分,此量表由16个条目组成,共3个维度:日常活动能力、精神状态、感知觉和社会参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含10个条目,分值范围为0~100分,分数越高代表功能越好;精神状态包含3个条目,分值范围为0~6分,分数越高代表功能越差;感知觉与社会参与包含3个条目,分值范围为0~9分,分数越高代表功能越低。量表总分为日常活动能力得分、精神状态、感知觉与社会参与维度最后分值(精神状态、感知觉与社会参与领域均存在反向评分条目,最后分值为6或9减去最初评分)的总和,总分越低,失能程度越严重。该量表Cronbachα系数和重测信度均为0.91,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和稳定性。

采用自制问卷统计两组患者对两种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设置问卷总分为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60~90分为较满意,<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四、统计学处理

结 果

一、两组患者DATA量表得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得分、精神状态得分、感知觉与社会参与得分、DATA量表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两组比较,观察组DATA量表总分为(78.60±2.10)分,高于对照组的(64.50±4.30)分,日常活动能力得分为(81.21±1.81)分,高于对照组的(75.13±2.82)分,精神状态得分为(1.07±0.14)分,低于对照组的(2.22±0.21)分,感知觉与社会参与得分为(2.14±0.23)分,低于对照组的(4.52±0.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和干预后两组患者DATA量表得分比较(分,

二、 两组患者对健康宣教的满意度

干预后,观察组总满意度为87.0%,高于对照组(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健康宣教满意度的比较

讨 论

临床上对患者展开护理时,多注重输出,忽视患者的参与和反馈,导致患者自我护理知识、技能掌握不够[13]。Teach-back法是护理人员传递健康知识及护理技能后,患者复述信息,以确保真正掌握健康知识、护理技能的护理模式,可有效提升护理干预的有效性[14]。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对失能评分总分高于对照组,各个维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另外,患者的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此种健康教育方式是受患者欢迎的,对预防COPD失能进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有研究表明,常规的健康教育,部分患者会在教育后短时间内忘记40%~80%的健康教育信息,并且记住的信息有50%为错误信息[15]。本次视频微课结合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短、小、精”、培训强度适中、频次适宜,符合现代人们“微时代”的学习习惯[16]。Teach-back沟通模式先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锻炼意义,对锻炼过程的详细描述可让患者循序渐进的理解、接受相关知识,通过问答、复述等方式增强其记忆,并耐心纠正锻炼中的错误,可确保患者正确完成锻炼,提高患者的自主锻炼依从性[17]。

COPD失能率高,对患者身心影响大,但是我国在该方面的研究甚少,特别是对COPD致失能的早期识别。入院时运用简易躯体功能量表对患者进行躯体功能测评,识别COPD是否有活动受限具有重要意义,早期识别活动受限是预防失能的关键。Nici 等[18]研究表明,肺康复应在COPD早期进行,早期干预可以有效增加身体活动,从而减少或延缓失能的发展。

Mewes等[19]研究表明,加强心理健康指导,除肺康复或运动训练外,更好的心理健康、更乐观的疾病认知和心理原因归因、更强的内部控制点,与COPD患者较低的失能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相关,COPD失能的综合护理应包括心理辅导,使患者能够恢复和提高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Keil等[20]确定COPD患者的5个重要恐惧;即对呼吸困难的恐惧、害怕身体活动、害怕疾病进展、害怕社会排斥以及COPD引起的睡眠相关焦虑,COPD相关性恐惧越来越多地导致COPD相关性失能的发生。在评估患者失能风险时,应关注患者心理状况,做好健康教育的同时做好心理护理。

由于居家健康教育不可控因素较多,本研究只针对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1个月的健康教育效果进行了研究,出院后运用视频微课结合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对COPD患者进行长远健康教育效果有待研究。居家健康教育,如指导COPD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指导早期进行肺康复十分重要。本研究只关注了我们看到和评估的失能,对隐性失能没有关注,这样有可能会丧失对失能的早期干预时机。COPD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能,尽早进行有效干预可以降低失能发生率。

综上所述,视频微课联合teach-back健康教育方式是一种简单实用、成本低且受欢迎的健康教育模式,可显著提高COPD患者对健康宣教的满意度,对降低失能进展起到了一定的预防作用。

猜你喜欢
量表护士疾病
英语写作评分量表研究
初春山羊疾病早预防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的量表开发研究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援鄂护士林燕华的元宵节
久坐可致多种疾病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