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压机站冷凝水排水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2021-06-29 14:20徐永强
冶金动力 2021年1期
关键词:空压干燥器管沟

徐永强

(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河北唐山 063000)

前言

首钢京唐公司共有5 座空压机站,分别为铁区空压站、钢区空压站、轧区空压站、烧结空压站、小冷轧空压站;共计27 台空压机。5 个空压站分别把压缩空气送至管网,为全公司提供仪表气、动力气源等。

空压机站主要工艺是将空气过滤、压缩、脱湿除水送入管网后供各主流程使用。过滤采用纸筒过滤器将灰尘等杂质滤掉,然后经压缩机压缩到0.7 MPa 左右,再又经过干燥器脱水得到无尘无水的仪表气源。空压机采用美国艾非特公司空气压缩机,此空压机采用三级压缩,将空气压力保持0.65 MPa以上,最高可达0.8 MPa,并采用先进碳封技术,将润滑油与压缩空气隔离,使用户得到干净无油的压缩空气。

1 冷凝水排水系统设计必要性

由于空气中含有水分,大气经过压缩机压缩以后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压力0.85 MPa,温度120 ℃),高温高压气体经过中间冷却器冷却后会产生大量冷凝水。

为了确保压缩空气的品质,每台空压机出口配备一台余热再生干燥器,主要用于处理压缩风中的水分。压缩空气经过干燥器冷却器冷却后,在干燥器气液分离器中会分离出大量液态水,另外干燥器塔体底部安装有泄水管,主要用于干燥器运行当中塔体底部冷凝水排放。

一期设计,将空压机和干燥器产生的冷凝水经过疏水系统直接排入到管沟,在管沟末端安装有一台潜水泵,用于将冷凝水引至生产排水系统。

由于管沟空间狭小,潜水泵无法安装自动抽水装置,管沟中的冷凝水都是由操作工根据液位来启停潜水泵抽取。空压机站从投产至今已达10年,管沟中的管道和阀门由于长时间冷凝水浸泡,腐蚀情况极其严重。

由于冷凝水排放途径设计不合理,导致管沟中的管路和阀门腐蚀。为了保证给回水管道正常运行,延长管道和阀门使用寿命,我们决定重新设计干燥器和空压机的冷凝水排放系统。将空压机和干燥器产生的冷凝水直接引至生产排水系统,确保管沟和冷凝水排放系统保持独立。

2 冷凝水排水系统设计原理

空压机和干燥器之间大约跨度为6 m,中间道路下面敷设有电缆,所以空压机和干燥器需要各自设计冷凝水排放系统。空压机北侧预埋DN200 主排水管道,将DN100 管道接至机组排水点,在每根DN100 管道上预留DN50 预留口。在干燥器南侧预埋DN100 主排水管,每根DN100 管道上预留DN50预留口,设备冷凝水排水管接至减压集水箱。钢区空压站设计图如图1。

图1 冷凝水排放系统

空压机和干燥器的排水管包括直接排放和疏水器排放两个单元,正常运行时依靠疏水器排放冷凝水,当疏水器故障时,打开旁通管阀门,直接排放,如图2。

图2 冷凝水排水管路

不管是疏水器排放还是直接排放,排放管都带有一定压力。为了避免空压机排水管路出口出现喷溅,DN200主排水管不带有压力,专门设计了一个减压集水箱。排放管与箱体之间采取软管连接,操作工在巡检过程中可以通过挤压软管来判断排水管是否出现堵塞,而且软管连接还便于检修。

3 减压集水箱原理及结构介绍

携带冷凝水的压缩空气直吹减压集水箱内壁,在箱内喷溅,由于箱内设置了挡板和除雾器,喷溅的冷凝水被挡在箱内,冷凝水沿着排水管道排至生产排水系统,夹带着水雾的空气通过除雾器后从排气孔排出。为防止杂质进入生产排水系统,在减压集水箱底部增加过滤网,减压集水箱结构如图3。

图3 减压集水箱

4 冷凝水回收

在钢区空压机站的冷凝水排水系统改造成功经验之上,结合铁区空压机站实际情况对冷凝水进行了回收。钢区空压机站冷却水由炼钢泵站供应,而铁区空压机站冷却水由站内水泵房自主供给。由于站内水系统循环量小、浓缩倍率较高,导致循环水的硬度、碱度、浊度等指标升的太高,水的结垢倾向增大。为了保证水质指标,通过调节外排水量和补水量来控制指标超标。通过对炼铁空压机站冷凝水取样化验,结果显示站内冷凝水指标远远好于补水指标,于是决定将站内冷凝水回收。通过回收冷凝水,一可以改变水质,二来还可以减少补水量。铁区空压站减压集水箱见图4。

图4 铁区空压站减压集水箱

5 结论

冷凝水排放管路设计完成后,计划对管沟内的回水管路重新做防腐,对于锈蚀严重的阀门进行更换,由于管沟内环境得以改善,延长了管道和阀门的使用寿命。通过对铁区空压机站冷凝水回收,改变了冷却水水质,减少了冷却水补水量。

猜你喜欢
空压干燥器管沟
裂解气干燥器再生充压/冷吹顺控逻辑改造
浅谈空压站能耗管理系统设计
天然气加气站干燥器开裂失效分析
城市地下综合管沟工程建设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机载类厂房小型空压站设计
基于石灰石岩性的超近距管沟爆破试验研究
铝电解多功能机组机械液压气动常见故障的分析与处理
城市地下综合管沟工程建设问题及解决对策
蒸汽发生器干燥器CFD模拟分析
热力管道保温材料在通行管沟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