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杞10号’枸杞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2021-06-29 05:24祁伟郭玉琴乔彩云朱金忠耿秀娟董婕
山西果树 2021年2期

祁伟 郭玉琴 乔彩云 朱金忠 耿秀娟 董婕

摘 要:‘宁杞10号是宁夏枸杞育种工作者育成的优良枸杞新品种,2011-2017年在新疆、内蒙、甘肃、青海等枸杞主产区引种试栽,生产实践表明,‘宁杞10号生长势强,结果早,果粒大,较抗根腐病,遇雨不易裂果,自交亲和力强,抗寒耐旱,适宜在我国枸杞产区推广种植。本文从建园、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进行总结,提出了‘宁杞10号的关键栽培技术。

关键词:宁杞10号;引种;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2096-8108(2021)02-0086-04 中图分类号:S567.1+9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Ningqi 10 is a new Lycium barbarum cultivar which was introduced and planted in Xinjiang, Inner Mongolia, Gansu, Qinghai and other major Lycium barbarum planting region from 2011 to 2017.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showed that ‘Ningqi 10 has strong growth potential with early bearing, large grain, more resistant to root rot and crack fruit, strong self-compatibility, cold and drought resistance, which were suitable for Lycium barbarum production region in China. In this paper, the key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Ningqi 10 were put forward from the aspects of garden construction, fertilizer and water management, plastic and pruning, and pest control.

Keywords:‘Ningqi 10; introduction; cultivation techniques

‘寧杞10号是以宁杞4号(良种编号宁S-SC-LB-001-2005)为父本,‘宁杞5号[1](良种编号宁S-SC-LB-001-2009)为母本,经人工杂交选育出的宁夏枸杞新品种。从2011年开始,陆续在宁夏部分县区和新疆、内蒙、甘肃、青海等枸杞主产区被引种栽培,表现良好,具有生长快、结果早、易管理、易丰产、果实均匀、果蒂不易脱落,较耐挤压,鲜果遇雨不易裂果、自交亲和力强、抗逆性强的特性,是一个适宜在宁夏及周边枸杞产区推广种植的枸杞优良品种。目前,‘宁杞10号在全国枸杞产区推广栽培近600余hm2。

1 引种时间、地点及规模

从 2011年开始,宁夏中宁县宁安镇、沙坡头区常乐镇、红寺堡区;甘肃省靖远县、景泰县、武威市民勤县、张掖市山丹县、玉门市;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农场四分场、且末县;青海尔木农场11连、诺木洪南沙滩、格尔木市、乌兰县、德令哈、巴伦、宗加镇、巴隆镇;内蒙古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五号井等地区枸杞生产经营主体,陆续从宁夏中宁县杞鑫苗木合作社引进‘宁杞10号(杞鑫1号)种植,截至2017年,引种面积近600 hm2,表现良好。

2 引种表现

2.1 物候期

对宁夏红寺堡区、中卫市沙坡头区、中宁县和区外甘肃、新疆等引种地区域试验的‘宁杞10号物候进行观察,不同区域‘宁杞10号的物候相差不大,基本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时期。总体而言,在中宁地区一般于4月初开始芽膨大和芽开放(4月6日左右),4月下旬现蕾(4月22日),5月初开始开花,幼果形成于5月上中旬(5月14日左右),6月上中旬果实成熟(6月13日左右),10月下旬落叶。[2](表1)

2.2 生长结果

从宁夏红寺堡区、中卫市沙坡头区、中宁县及区外的甘肃、新疆等地点栽培2年生‘宁杞10号观测情况看,‘宁杞10号幼树生长势强,成枝力高,结果早易管理,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表2)

2.3 丰产性

‘宁杞10号自交亲和力强,在生产试验中,可作为‘宁杞5号的授粉品种,进行11配置。甘肃玉门7龄树667 m2产量干果370 kg,比‘宁杞5号‘宁杞7号均高。栽后1~7年累计每667 m2产干果1 675 kg,平均每667 m2产干果239.3 kg。(图1)

宁夏中宁4龄树每667 m2产干果245 kg,比‘宁杞5号‘宁杞7号均高,栽后1~4年累计每667 m2产干果636 kg,平均每667 m2产干果239.3 kg。(图2)

2.4 抗寒性

‘宁杞10号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农场四分场冬季极端气温达到-40 ℃的情况下,无任何防寒措施的条件下,仍能正常越冬,并且在春季无抽干现象,表现出极强的抗寒性。

2.5 抗病虫能力

通过区域引种试验观察,‘宁杞10号抗根腐病能力强于‘宁杞5号和‘宁杞7号,遇雨不易裂果。

3 关键栽培技术要点

3.1 建园

3.1.1 园地选择

‘宁杞10号在有灌溉条件的山地、川地均可种植。应避免在低洼地、土壤过于黏重、环境污染地、空气不流通、地下水位较高、盐渍化较重或者砾石含量>50%的石质地建园。

3.1.2 苗木选择及运输

裸根苗木建园,可选用一级、二级苗,一级苗地径0.8 cm以上、苗高70 cm以上;二级苗地径0.5~0.8 cm、苗高70 cm以上;要求苗木发育良好,根系相对完整,一级根系长度20 cm以上;不使用病虫危害或劈裂、主梢折断、根系过短等严重机械损伤以及失水、干枯和霉烂的苗木;容器苗可选用高40 cm以上、半木质化、炼苗2周以上的健康苗木。苗木随起苗、随分级、随粘浆,严防根系遭风吹日晒。不能立即栽植的,应选背风向阴、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安全的地方进行假植,或在冷库低温储藏,但假植时间不宜过长;冷库温度保持在 3~5 ℃,相对湿度保持在32%~65%。远距离调运苗木,从起苗、包装、运输、假植到栽植,整个过程都必须采取严格的保湿措施。

3.1.3 定植

定植时间以春季为主。栽植前一年秋季整地,667 m2增施腐熟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有机肥2 000~3 000 kg,全园深翻改良土壤,并开挖宽60 cm、深50 cm的定植沟,将表土和犁底土分別放置,底部掺入粉碎的秸秆、杂草等有机物,先填底土后填表土,浇水沉实后待翌年春天栽植。春季栽植时间根据土壤解冻和种植品种物侯期的具体情况,适时安排种植时间,宁夏、甘肃一般在3月下旬 至4月下旬,青海地区可延续至5月上中旬。‘宁杞10号可单一栽植,也可作为‘宁杞5号的授粉树栽植。株行距采用1 m×2.7 m。定植穴长、宽、深为50 cm×50 cm×60 cm,定植苗木时扶直苗干,使根系舒展,先填表土,后填下层土,填土一半时提苗踩实,种植深度以达到根际以上3~5 cm为宜,栽后立即灌足定根水。为避免肥料与根系直接接触,栽植时不建议在定植穴内施肥。

3.2 肥水管理

‘宁杞10号生长势较强,应忌偏施氮肥,重视秋施腐熟的有机肥和长效肥,以及生长季节以钾、磷和微量元素为主的追施。幼树(1~3龄)结合施基肥逐年扩穴,每年在10月中旬在树冠投影外缘,挖宽50 cm、深30 cm的施肥沟,每株施优质腐熟的羊粪15~25 kg+0.1 kg尿素+0.1 kg磷酸二铵(复合钾肥),4年生及以上施优质腐熟的羊粪30~50 kg+0.25 kg尿素+0.5 kg磷酸二铵(复合钾肥)。追肥以树冠垂直投影浅沟施为主,沟深10~15 cm,追肥时期依据树体生长结果情况而定。4月下旬至5月上旬是枸杞新枝叶生长和老眼枝花蕾形成期,需追第1次肥,主要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复合肥。6月初至7月底是一年中最大产果期,需要充足的氮、磷、钾肥,若肥不足就会影响生长和加重落花落果,因此,在6月初、7月初各追1次氮、磷、钾复合肥。叶面追肥主要针对枸杞树4月下旬至5月上旬营养需求临界期和6月上旬至7月中下旬营养最高效率期两个关键时期,每半月喷施1次,以多元微肥、磷酸二氢钾、氨基酸类等为主。在果实发育期,叶面肥宜加入黄腐酸钙600倍液、生命素500倍液,以减轻落叶落果、增加果实硬度。幼龄树一般5~6次,成龄树一般7~8次。幼龄树年灌水3~4次,成龄树年灌水7~8次,灌水宜浅灌、勤灌,避免大水漫灌造成田间积水。

3.3 整形修剪

树形以疏散分层形为主,整体分为2层。幼树修剪以培养骨干枝、扩大树冠和培养较强壮的主干为主,主要是把第1层基础打牢,待第1层稳固后,再在主干树冠上端留30~35 cm的徒长枝,采取多次选留的办法培养第2层。‘宁杞10号一次枝短截长度与二次枝摘心长度均以8~10 cm为宜。冬季修剪和生长季节(夏季、秋季)修剪并重,及时除萌、摘心、更新枝组、补空、补缺,确保树形层次明显,通风透光条件良好,树形骨架牢固,结果枝组圆满,结果面积大。

3.4 病虫害绿色防控

枸杞病虫害绿色防控根据枸杞在当地的物候期、病虫害发生规律和发生期,结合防控指标,通过综合管理、绿色防控技术和农药安全用药防控技术配套进行科学防控。主要是在抓好“两头”防控(落叶后、萌芽期)的前提下,于生长结果阶段科学、安全用药,确保枸杞果品质量安全。在落叶进入休眠前,采用化学药剂对树体和地面进行全园封闭,控制越冬基数;早春发芽用化学药剂对树体、地面,进行全园喷雾、清园,降低越冬病菌基数;采果前期主要注意防控枸杞黑果病、根腐病、枸杞瘿螨、蚜虫、枸杞红瘿蚊、枸杞锈螨等,应加强病虫害监测预报,采用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压低虫口发生数量,注意农药安全间隔期;在盛花期、果实采收期尽可能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宜采用生物制剂及植物源农药和天敌及物理防控措施对病虫害进行防控;入秋后需加强白粉病的防治。

3.5 采收

采果时要轻采、轻拿、轻放,在不损伤果实的情况下,最好不带果炳,更不能采下青果和未成熟的果实及叶片;容器盛果不易过多,一般2.5~3.5 kg为宜,以免压伤果实。雨后或早露未干不宜马上采果,未到喷药安全间隔期不宜采,不能用农药或其他造成二次污染的容器盛装枸杞。

参考文献

[1]秦 垦,戴 国,曹有龙,等.制干用枸杞新品种‘宁祀7号[J].园艺学报,2012,39(11):2331-2332.

[2]土建民,土建平,郭喜平,等.蒙祀1号枸杞新品种的选育[J].作物研究,2007(3):415-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