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子内窥镜的工作原理和维护保养探讨

2021-06-29 08:44解林顿
科技风 2021年12期
关键词:维护保养工作原理故障处理

解林顿

摘要:本文首先对电子内窥镜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简要介绍,然后从清洗消毒和保养程度、存放和运送要求两个方面分析电子内窥镜的操作使用要点,再从漏水、图像、送水、送气不畅、吸引不畅、主机输出光、遥控按钮失灵等方面阐述电子内窥镜的故障处理方式,最后从日常维护和使用培训两个方面阐述电子内窥镜的维护保养措施,为医院工程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子内窥镜;工作原理;操作使用;故障处理;维护保养

电子内窥镜对患者来说具有创伤小、痛苦轻、并发症状少、治疗速度快等优点,对医护人员来说具有高效、确诊率高、安全等优点,在医院临床应用中被广泛使用。但是电子内窥镜的结构复杂,价格也比较贵、人工操作和维修技术难度高,因此电子内窥镜在日常使用中必须重视操作使用、故障处理以及维护保养等问题,否则容易导致电子内窥镜故障,造成医疗成本升高。

一、电子内窥镜的结构

电子内窥镜是一种精密的电子光学仪器,在医疗临床方面可以广泛使用,其结构比较复杂,主要可以进行体内直接观察、诊断、治疗。电子内窥镜一般结合其他设备一起使用,这些设备整体被视为电子内窥镜系统,主要包括纤维镜、电子镜、显示器、光源、图像处理中心、电刀、超声处理中心、记录装置等设备,而电子内窥镜主要包括光学成像系统、CCD、导光束、调节机构等结构[1]。

二、电子内窥镜的工作原理

电子内窥镜工作时,光从冷光源发出经导光束和内窥镜传输到待检查体内部位,然后物镜先在CCD上成像,再通光、电和视频信号转换将检查部位的图像传输到视频处理器,最后经过图像处理将其投放在监视器上[2]。

(一)影像处理中心

影像处理中心负责将CCD成像信号转换成视频信号再投放到监视器上,在此过程中电子内窥镜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对冷光源的调整和遥控开关对体内的内窥镜进行控制,从而得到色彩、明暗不同的图像。

(二)冷光源

冷光源负责提供内窥镜的照明,一般使用氙灯或者卤素灯,这类灯泡外部存在吸收红外线的保护层,因此发光时产生的热量比较少,冷光源的亮度可以通过控制开关进行调节[3]。

(三)监视器

监视器负责将视频信号转换成图像,因为监视器的型号和分辨率会直接影响成像效果,一般医院使用液晶监视器或者CRT监视器。监视器的选择应该从颜色还原和分辨率两个角度进行选择,监视器成像时不要对监视器的参数进行调节。

三、电子内窥镜的操作使用要点

(一)清洗消毒和保养程序

医院为了防止电子内窥镜的使用过程中意外感染病菌,需要按照卫生部颁发的相关规定对内窥镜进行清洗,其清洗程序如下:床侧清洗、漏水清洗、水洗、酶洗、清洗、消毒、冲洗、干燥、储藏。床侧清洗需要保持连续送水和送气30s左右,防止内窥镜喷嘴堵塞;而内窥镜镜头黏液清洗时需要先将黏液清洗干净,然后再通过酶洗浸泡,最后再进行消毒和储藏。未清洗干净的黏液会在消毒过程中与消毒剂戊二醛发生反应形成一种粗糙结晶,这种结晶会堵塞内窥镜的喷嘴,因此内窥镜的清洗是非常重要的。电子内窥镜在清洗的过程中需要使用长毛刷,长毛刷在清洗內管时需要对自身进行清洗干净,防止长毛刷的刷头存在残留物或者硬毛掉落。内窥镜在清洗时还需要注意活检口是否冲洗,有些内窥镜全管道灌流器的结构容易使活检口冲洗成为盲端,因此活检口冲洗应该特别注意一下。

(二)存放和运送要求

电子内窥镜作为一种高精度的电子光学仪器,其存放和运送都有严格的标准,温湿度、气压等环境因素都会对内窥镜造成一定的影响。内窥镜存放或者使用时温度必须在10~40摄氏度之间、气压必须在70~106kPa之间、湿度在30%~85%之间。如果存放环境不符合要求,则内窥镜会出现零件损坏或者零件变硬等情况,此时不利于临床使用。内窥镜检查和消毒并不在同一个地点,因此内窥镜在清洗过程中需要运送,此时内窥镜的运送必须要足够小心,内窥镜的移动必须轻拿轻放。内窥镜悬挂之后需要防止左右来回晃动避免掉落在地,同理在运送过程中也应该避免内窥镜与其他硬物撞击,因此内窥镜运送最好使用专用推车。内窥镜包含多个管道和镜面,在储存之前必须检查内窥镜是否完成干燥,防止存储时发生内外繁殖增生进而污染内窥镜。清洗消毒干燥完成后的内窥镜应该放置到专用的存储柜中存放,同时保持垂直悬挂状态。

四、电子内窥镜的故障处理

(一)漏水故障

电子内窥镜漏水的原因有很多,针孔漏水、老化漏水、磨损漏水、旋钮按钮漏水等情况均有可能发生。一旦发现内窥镜漏水,应该立即通过专业的漏水测试方法确定漏水的部位,然后停止对该内窥镜的使用,并将其故障原因和位置上报给专业维修人员,最后才能防止电子内窥镜故障进一步加大。

(二)图像故障

图像故障的表现为图像模糊、颜色异常、图像暗淡、间歇性无图、一直无图等情况。一旦发现图像故障,应该立即对故障现象进行分类。如果发现是图像亮度方面的故障,应该立即对冷光源的亮度进行检查,同时对光经过的路径依次排查,最后检查显示器参数设置是否错误。如果发现是颜色方面的图像故障,应该立即重做白平衡,同时检查显示器的参数是否设置错误。如果发现是间歇性无图故障,应该立即检查成像系统的各个接口是否连接不良,而没有图像一般是CCD故障的原因。

(三)送水、送气不畅故障

送水、送气不畅与气泵、水瓶、按钮、喷嘴、内镜等设备有关。如果气泵固定或连接不稳定,会导致送气不畅;如果水瓶固定或者连接不稳定,会导致送水不畅;如果按钮安装不到位,送水、送气不畅故障均有可能;如果内镜未清洗或者未清洗干净会导致喷嘴堵塞,而内窥镜与硬物碰撞可能会导致喷嘴变形,无论是喷嘴变形还是故障都会导致送水送气不畅。因此避免送水、送气不畅故障发生的预防措施就是检查好设备的连接和固定状态是否异常、及时清洗内镜、防止内窥镜磕碰。

(四)吸引不畅故障

呼吸不畅的原因与吸引口、吸引器管路、引流瓶盖、吸引器溢流阀、活检口、吸引按钮均有一定的关系,其中磨损、连接状态、密封清理、安装情况、阀门状态都有可能导致吸引不畅故障的发生。

(五)主机输出光故障

主机输出光故障的原因一般与白平衡设置、RGB挡板彩盘、电路、监视器因素有关,白平衡设置失常会导致蓝光故障,彩盘不转动会导致主机输出光颜色异常,主机线路和监视器设置一般属于人为因素导致的故障。如果调整设置不能使主机输出光色彩恢复正常,可以直接按照主机电路故障送修处理。

(六)遥控按钮失灵故障

遥控按钮可以对冷光源进行调整,遥控按钮失灵一般是由于漏水的原因导致的。内窥镜在清洗的过程中容易导致按钮表面胶皮损坏,而一般针孔大小的损坏是肉眼很难观测到的,因此避免遥控按钮失灵故障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清洗过程中进行测漏。如果发现清洗后的遥控按钮存在漏水情况,立即对遥控按钮进行更换即可。

(七)其他故障

内窥镜中电气接头、导光束、盖玻璃等设备出现故障均属于其他故障的范围。电气接头故障可以通过盖上防水盖进行清洗来避免,轻拿轻放可以避免角度钢丝断裂、角度不足、弯曲角度过大等故障发生,正确操作是避免故障的有效手段。

五、电子内窥镜的维护保养

(一)日常维护

内窥镜作为精密电子光学仪器,其日常维护保养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每个科室应该对电子内窥镜的使用医护人员进行培训,让其了解内窥镜的使用方法和流程以及操作注意要点,防止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出现人为操作失误导致内窥镜损坏。其次,每个科室的医护人员应该对内窥镜的使用信息进行全面记录,方便内窥镜维护人员对其进行保养和检查,日常记录是维护保养人员检查内窥镜的重要依据。再次,内窥镜日常维护保养人员在清洗过程中必须完全按照相关要求,保证清洗和消毒的效果达到国家规定要求。除此之外,内窥镜维护保养人员应该与医护人员在日常维护中进行交流沟通,减少内窥镜故障的概率,提高内窥镜的使用寿命。

(二)使用培训

内窥镜的使用培训可以由医院工程师负责。工程师可以对内窥镜的设备结构、原理等知识向需要使用内窥镜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让其了解内窥镜的基础知识。然后再向其讲述内窥镜的操作和使用规范,强化操作要点的执行,明确哪些操作容易导致内窥镜故障的发生。最后工程師向医护人员讲述日常检查记录的必要性,让医护人员与维护保养人员一同为内窥镜的检修贡献力量。

六、结论

综上所述,电子内窥镜在医院的使用频率很高,但是电子内窥镜的操作要点和故障处理比较复杂,因此电子内窥镜的维护保养非常重要。为了提高电子内窥镜的使用寿命、降低电子内窥镜的故障概率,医院工程师需要对电子内窥镜进行日常维护、对医护人员开展使用培训,这样才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设备维修费用,电子内窥镜的维护保养是医院工程师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

参考文献:

[1]沈青松.医用内窥镜的常见故障维修及质量控制管理[J].医疗装备,2020,33(20):139140.

[2]黄燕尔.电子内窥镜维护保养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0(14):5859.

[3]彭任君,肖统生,廖华明.电子内窥镜维护保养质量控制措施[J].中国医学装备,2018,15(4):115119.

猜你喜欢
维护保养工作原理故障处理
锌锭自动塑钢带打包改造实践
钢铁冶炼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及处理分析
神奇的“传感器”
大型化工装置仪表自控系统的故障处理研究
关于螺杆桩机的钻具结构探讨
基于计算机网络故障处理及网络维护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