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民办高校学报服务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

2021-07-01 09:17徐绪卿
关键词:学报民办高校高质量

徐绪卿

(浙江树人大学,浙江 杭州 310015)

实施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1)《如何理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7-12-13,http://www.ccdi.gov.cn/special/zmsjd/zm19da_zm19da/201712/t20171212_113648.html。他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指出:“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2)《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综述》,2020-12-17,http://www.gov.cn/xinwen/2020-12/17/content_5570027.htm。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3)《高质量发展“高”在哪儿?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解析》,2021-03-08,https://www.ccps.gov.cn/zl/2021qglh/202103/t20210308_147837.shtml。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高质量发展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核心要义和基本要求提供了依据,也为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和行动的根本遵循。

国家的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高质量的人才作支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尤为关键,它直接关系到能否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建设人才,从而关系到整个社会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为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高等教育也必须实施高质量发展。正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十四五”时期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使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施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既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需要,也是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需要,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2021年3月12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把提升国民素质放在突出重要位置,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可见,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培养高质量的建设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使命。

一、民办高等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 改革和发展的增长点

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生力军、增长点。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顺应各项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积极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使我国民办高校迅速崛起。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民办普通高校756所(含独立学院),招生数219.69万人,在校生708.83万人,学校数、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约占全国普通高校的28.1%、24.0%和23.4%;另外还有硕士研究生招生876人,在学1 865人(4)教育部:《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0-05-20,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2005/t20200520_456751.html。。笔者根据教育部网站相关统计数据,作了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与民办普通高校办学数据的对比(见表1)。

表1 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与民办普通高校办学数据对比(5)教育部:《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校数、教职工、专任教师情况》,2020-06-11,http://www.moe.gov.cn/s78/A03/moe_560/jytjsj_2019/qg/202006/t20200611_464802.html。(6)教育部:《各级各类民办教育学生情况》,2020-06-11,http://www.moe.gov.cn/s78/A03/moe_560/jytjsj_2019/qg/202006/t20200611_464801.html。

民办高校已占全国普通高校的1/3,其在校生数也占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数的1/4,成为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全国每4个大学生中,就有1个在民办高校就读。民办高校的质量已经涉及国家战略的实施,涉及千家万户的期待,涉及民办高校自身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民办高校的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实施高质量发展战略,高等教育实施高质量发展,民办高校不能置身事外,必须抓住机遇,努力跟上。而受体制障碍、发展阶段和政策不完善等影响,结合发展现实,民办高校实施高质量发展更为重要,也更为迫切。

二、民办高校学报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困境

学报是高校特殊的学术阵地。1998年,教育部在《高等学校学报管理规定》中指出:“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高等学校学报工作,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高等学校学报工作是高等学校科研和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学校应加强对学报工作的领导与管理。”学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办好学报既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职责,也是高校发展的必需。

高校学报是一类十分特殊的学术期刊群。它是特殊的学术期刊,也是学术期刊的特殊品种。首先,高校学报姓“校”,它属于高校、服务高校,是高校教学、科研成果展现的重要窗口。其次,高校学报属“师”,它是高校教师成长、成才必不可少的重要助推器。高校学报在人才培养中肩负着基础学术能力培养的使命,在培养科技人才方面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最后,高校学报是信息库。它是高校教学、科研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是高校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促科研的重要信息源流。一所好的大学,至少应有一本有影响力的学报。反之,一本有影响力的学报,其背后必有一所名校作支撑。由此可见,学报在高校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有一定的舆论阵地,学报就是其中最好的阵地之一。民办高校学报除了具有一般大学学报的学术职能外,还肩负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历练、民办教育政策宣传、民办高校经验交流和民办高校发展信息传递的重任,因此,大部分民办高校都对学报工作高度重视,建立机构、培育队伍、划拨经费,大部分民办高校学报都由学校领导或者从公办高校聘请的资深学者担任主编,保证学报质量,扩大学校影响,支持学校发展。截至目前,《浙江树人大学学报》《北京城市学院学报》《黄河科技学院学报》《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已获得国家新闻出版部门的批准公开出版发行,在所属民办高校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浙江树人大学学报》,其创办20年来,服务教师成长、学校发展和国家决策,不断提高办刊质量,获得社会好评;其“民办高等教育”栏目已经成为教育部65个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栏之一,建立了自身在社会和高校中的地位。但限于特殊的发展环境和发展阶段,我国民办高校学报发展严重滞后。对于大多数民办高校来说,举办学报仍是困难重重。在1 300余家已有公开刊号的高校学报中,民办高校仅此4家。绝大部分民办高校学报只能以内部刊物的形式存在。据了解,目前近800所民办高校中,已有200多所民办高校举办了“内刊”性质的学报。许多民办高校并不嫌弃“内部发行”的学报,在办刊的队伍建设、内部管理和编审质量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民办高校学报,在学报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内刊”的特性,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是功能问题。有关部门规定,内刊的主要功能是信息交流,原则上不刊登学术论文,有的地方管理部门甚至明确内刊不能称为“学报”,由此形成了“五花八门”的名称,如《XX学院论丛》《XX学院信息》《XX学院》。其次是权益问题。内部刊物即使可以发表部分学术论文,根据相关规定,所刊载的论文不能进入学术数据库,也不能作为公开成果参与相关考核或评奖。最后是质量难以提高。受诸多因素制约,民办高校学报难以激发教师的投稿兴趣和吸引社会的优质稿源,也制约了自身办刊质量的提高。

三、加快民办高校学报建设的策略

民办高校的高质量发展,呼唤民办高校学报的支撑;民办高校教师的发展,呼吁民办高校学报的支持;民办高校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呼喊民办高校学报的支援。当下我国民办高校的科研能力、学科实力较弱,与我国民办高校学报的发展滞后也有一些关系。重视和加快民办高校学报建设,提高民办高校学报办刊质量,建设好民办高校科研和学科发展的阵地,非常必要,非常迫切。为此,必须统一认识、高度重视,下大力气办好学报。

(一)政府主管部门要支持民办高校学报的发展

要从提高民办高校办学质量、实施高质量发展、加强民办高校学报监管的高度出发,解决民办高校学报长期游离于政府监管之外的问题。民办高校学报长期处于“内刊”状态,既不利于民办高校充分利用学报平台助力学校发展,也不利于主管部门规范管理,更不利于民办高校学报质量提高。因此,建议相关部门从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宗旨出发,解决好绝大部分民办高校学报长期以来无公开刊号的问题,分期分批给予部分办刊队伍齐、管理严、质量好的民办高校学报公开刊号。要将民办高校学报纳入常规管理,引导和规制民办高校办好学报、提高质量,服务民办高校的高质量发展。

(二)民办高校要凝聚认识、提高学报质量

1.进一步凝聚对学报重要性的认识。当下我国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办学质量,整体而言尚有较大差距,而从科研和学科建设方面来看差距更显著。学报在培养和提高高校教师科研能力方面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民办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学报建设。“应加强对学报工作的领导与管理:定期研究学报工作;检查学报的政治方向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情况;重视并关心编辑部的建设,采取切实措施不断提高编辑人员的政治思想与业务学识水平,提高学报的办刊质量和水平。”(7)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的通知》,1998-04-01,http://www.moe.gov.cn/s78/A13/sks_left/s6388/moe_771/tnull_1049.html。

2.立足“服务”,提高质量。要准确把握和敏锐观察政治原则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要端正学报的办学思想,坚持学报为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服务,为教育教学和科研服务,结合学校的学科、专业特色,加强学报的特色化培育和建设,建议有条件的民办高校学报设置特色专栏,彰显学校的学科、专业特色,从而为学校的特色化、多样化发展助力;要及时发布投稿指南,吸引优质稿源,提升民办高校学报的稿源质量;要加强民办高校学报编辑的业务水平,提高编校质量,加强编辑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加大学报经费投入,给予必要的奖励和激励,以办好学报助推民办高校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学报民办高校高质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新时代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分类管理制度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