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元活血汤加减联合电针对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2021-07-01 08:52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11期
关键词:复元电针生长因子

郭 宇

(山西省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山西 长治046000)

脊髓损伤多因外力间接或直接作用于脊髓导致,该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疼痛,具有高发生率、高致残率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1]。脊髓损伤可归于中医“体惰”范畴,中医治疗该病以活血化瘀、疏经通络为主[2]。本研究探讨复元活血汤加减联合电针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4~55岁,平均(34.67±3.22)岁;病程13~35d,平均(21.98±5.19)d;损伤平面:腰段脊髓19例,胸段脊髓21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3~55岁,平均(34.89±3.12)岁;病程12~35d,平均(22.12±5.34)d;损伤平面:腰段脊髓17例,胸段脊髓2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18-06)。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新鲜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评估与治疗〉的专家共识》[3]中相关诊断标准,且经X线片、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②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气虚脉络阻证的诊断标准。主症:肢体无力,拘急痉挛,经脉弛缓;次症:行动障碍,神倦乏力;舌脉:舌质淡或紫暗,苔薄白,脉细涩。③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妊娠或哺乳期女性;合并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者;高血压病或糖尿病者;有精神疾病或智力障碍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电针治疗。主穴:长强、夹脊(双侧)。采用0.35mm×40mm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穴位消毒后刺入10~32mm,具体深度依据肌肉情况掌握,得气后提插捻转以增强针感,连接电针仪(衡水凯鑫商贸有限公司,KWD-80811型),弛缓性瘫痪患者选择断续波,痉挛性瘫痪患者选择连续波,每次30min,每日1次。临证加减:下肢瘫痪者,选足三里、三阴交、太溪、阳陵泉、伏兔作为配穴;上肢瘫痪者,选曲池、曲泽、手三里、外关作为配穴;二便功能障碍者,选膀胱俞、关元、气海、肾俞、次髎作为配穴。治疗2个月。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元活血汤治疗。方药组成:当归10g,柴胡15g,红花10g,天花粉10g,大黄15g,桃仁15g,甘草片6g。上述中药煎煮去留汁400mL,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随症加减:抽搐、痉挛者,加伸筋草10g,钩藤10g(后下);疼痛严重者,加地龙10g;大小便失禁者,加益智仁10g,覆盆子10g。30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中医证候积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无力、拘急痉挛、筋脉弛缓、神倦乏力、行动障碍等症状变化情况,并依据症状严重程度分级评分。无症状为0分,轻度为2分,中度为4分,重度为6分,总分为30分,分数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②神经营养因子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中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胰岛素样神经生长因子-1(IGF-1)水平。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脊髓损伤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脊髓损伤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积分 治疗后积分观察组 40 21.45±1.20 7.69±0.77△▲对照组 40 21.03±0.83 11.10±1.55△

(2)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BDNF、NGF、IGF-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DNF、NGF、IGF-1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脊髓损伤患者治疗前后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脊髓损伤患者治疗前后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比较(±s)

注:1.NGF,神经生长因子;BDN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IGF-1,胰岛素样神经生长因子-1。2.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BDNG(ng/mL)NGF(pg/mL) IGF-1(μg/mL)观察组 40 治疗前 3.10±0.86 103.12±20.63 73.52±15.03治疗后 4.69±1.13△▲ 156.01±23.14△▲ 108.59±24.84△▲对照组 40 治疗前 3.05±0.92 102.71±20.59 73.21±14.26治疗后 3.87±1.01△ 135.26±22.31△ 90.54±23.18△

4 讨论

脊髓损伤主要临床症状为损伤平面以下出现病理反射、运动及感觉功能异常等。该病属中医“体惰”范畴,“体惰”最早见于《灵枢·寒热病》,其言:“身有所伤,血出多及中风寒,若有所堕坠,四肢懈惰不收,名曰体惰。”笔者认为,外伤脊骨,内损督脉,督脉受损使气化不能、肾阳不足,导致二便失调;督脉受损使气血阻滞、瘀血停滞,可致四肢不利,反射、感觉、运动功能受损;督脉阻滞久而不通,使脉络闭阻、脾肾阳气耗伤、筋脉肌肉失养、正气亏虚,致使肢体痿废。因此,该病主要病位在督脉,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脉络瘀阻,机体运化功能减退,气血不畅,转输不利,气滞血瘀,使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失于滋养,出现肢体无力萎缩。脉络瘀阻造成机体产生病理产物,病理产物又成为致病因素。研究显示[5],人体血液流变学改变,血液流动受阻,血小板聚集,使脂质积于管壁,导致微小血管阻塞,进而造成神经营养功能损伤,脊髓损伤发展。可见,脊髓损伤的根本致病要素为虚,重要病理产物和病理因素为瘀,虚、瘀可相互影响与制约[5]。

针灸、中药是中医治疗脊髓损伤的主要手段,疏经通络、祛瘀活血为主要治则。电针可行气通络止痛、调整气机、调和经脉气血,医者治疗时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针刺手法及下针深浅程度。《素问·齐刺》要求对针刺秉持“刺骨者无伤筋骨,刺筋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骨”的原则。另外,医者治疗时应采用循经取穴、以痛为腧的方法,根据患者疼痛的症状、部位与体征,针灸不同的穴位,同时配合针刺手法保证效果。对于脊髓损伤患者,主要针灸长强、夹脊穴以温经通络,促进气血运动,改善运动障碍[6]。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具有一定疗效,但亦有研究指出中药联合电针治疗疗效优于单独采用电针治疗。

复元活血汤由李东垣所创,载于《医学发明》,可活血祛瘀,疏肝行气通络,主治跌打损伤、血瘀气滞之痛证。复元活血汤中柴胡疏肝解郁,升阳举陷;大黄破血逐瘀,涤荡积滞;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当归补气和血;天花粉滋阴润肺;甘草清热解毒。诸药合用,使气行络通,瘀血新生,胁痛自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BDNF、NGF、IGF-1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复元活血汤加减联合电针治疗脊髓损伤患者具有积极作用,可减轻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分析其原因在于,复元活血汤能够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痉挛,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同时电针还可抑制自由基释放、降低Ca2+等作用,促进NGF、BDNF释放,进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7]。

综上所述,复元活血汤加减联合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临床价值较高。本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如电针的疗效受其介入时长、波形选择、频率快慢等影响,针刺手法尚无统一的标准,临床缺乏精确的电针治疗方案,中药用药、剂量等因素变化较大,未予以远期疗效观察等,仍需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

猜你喜欢
复元电针生长因子
温脾散穴位敷贴联合理中复元方对脾虚痰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理中复元方结合针刺法治疗脾虚痰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
“复元与精神康复服务”研究专题
复元醒脑汤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机制研究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2型糖尿病相关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探索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鼠神经生长因子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对断掌再植术的影响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及高频热疗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