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飘带”、校史馆新设计,两次跨学科锻造

2021-07-01 14:39王梦瑶
大学生 2021年6期
关键词:校史馆庆典清华

王梦瑶

红飘带的形态美

近两年,我作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空间设计博士生,参与了两项重大设计任务。一是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中,设计天安门广场两侧大型景观“红飘带”;二是清华大学建立110周年校史馆展陈设计更新任务。

很巧,10年前国庆60周年庆典时,我作为北京一名高中生,在天安门广场参加大型图案翻花任务。从一个懵懂的中学生,到现在能和清华老师、同学一起解决社会重大需求问题,感到清华有强大的全方位塑造、培育人才的能量,让我们能夠及时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跨界团队,随时完成国家任务。

两大主题舞动“红飘带”

2018年12月,清华美院设计团队接到一个重大项目——在天安门广场,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开展专项设计,总主题是:天安门广场布局要体现70周年国庆特有的定位,彰显新时代国家形象和文化自信以及“人民的庆典”。从此,我们设计团队的老师、同学开展了一场持续到2019年9月30日的争分夺秒的设计赛跑。

首先是寻找以前广场庆典设计中,需要完善之处。按照习惯设计思路,多是参考借鉴以前广场庆典设计中的“亮点”,再锦上添花就行了。这次,清华老师带领同学们研习海内外不同国家的庆典仪式和相关公共艺术作品的经典案例,回顾我国历次大典的视频及图文资料,加上实地考察和综合要素研讨等设计调研,提出“搭建广场垂直元素,围绕两大主题”的设计思路。

“搭建广场垂直元素”就是搭建几个LED大屏幕,除了播放庆典视频外,还增强广场立体感,让平面广场像巨人一样站起来。“两大主题”就是“为广大人民开辟辽阔的狂欢天地”和“红色基因的传承”,把“国家形象、文化自信、人民庆典”等庆典总主题具体化。两大主题得到庆典指挥部高度赞同。

如何把两大主题从抽象概念,变成高度凝练和概括的视觉化符号?我们设计团队率先想到了“长征之路”的概念。著名作家魏巍在《地球的红飘带》卷首语中,将中国英雄们的长征比喻为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用自己的脚步和鲜血镌刻在这个星球上的“红飘带”。同时,新时代“两个一百年”宏伟战略目标的确立,也意味着我们要在未来继续走一条新的“长征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上两点正是“红飘带”内涵寓意的起点,它从英雄纪念碑两侧“飘”出,代表红色基因的传承,并逐渐“飘”向远方,寓意中国梦必将实现。

“红飘带”最终造型经历了反复修改,有的修改甚至肉眼难以分辨,但背后却隐藏深意和缘由,不但考虑到对广场及周围各建筑元素的联动,把多个LED大屏幕有机的结合起来,还要保证广场有足够的面积容纳演职人员和相应的功能要求。经过反复考虑和相关专家领导的论证会,最终敲定了在人们日常庆典中,用最常使用的红色飘带这一具有吉祥寓意的动态元素,作为主要的设计形态。

如何把图纸变成广场上的作品?建成后的“红飘带”总长为212米,最高处16米,在中间70多米悬挑部分没用一根柱子支撑,悬挑最高点距地高度超过7米,起拱的同时还向外飘10米,除了LED大屏幕外的部分均为双曲面。

为了解决飘带承重、结构安全以及不能破坏广场地面等严峻困难,我们设计团队与工程团队优化飘带曲线结构,利用模块化全装配解决现场安装问题。为了减少飘带重量和增加中国美学的设计特点,我们在飘带的立面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了利用打孔技术结合灯光设计,呈现了一副壮美的中国山水画卷。为了解决刮风形成的“音哨”等声学问题,专家们在艺术和声学专业的平衡下,找出了适宜的打孔距离,即在每个小孔后方2~3厘米的位置,安装隔音板可极大地阻隔声音,并把这些第二层表皮统一刷成暗红色,与第一层表皮的红色形成对比,极大地丰富了飘带表面的层次感。最终“红飘带”在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下成功亮相。

用设计语言述说清华历史文化

“红飘带”任务刚完成,又接到了参与清华建校110周年的校史馆展陈设计更新的任务,最大难点是从设计的角度寻找校史馆的核心文化内核。设计团队结合了校史馆展陈设计和建筑基础,提出了基础建造的改进意见,通过研读校史、提炼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元素,提出校史馆两层展陈空间,需要不同的展示语言和主题。

一层设计上,我们将校园中“红砖”“灰砖”“拱形”这三个富有中西文化结合的元素设计在空间中,力图还原清华古典、沉稳、大气的风貌,并通过如电子屏幕浮现“梁启超君子演讲”、西南联大“风雨雷电中的土屋教学”以及多层次多设计手法的“体育清华”,这些清华固有的特色风貌,丰富了观众的空间体验。

在二层设计上,主要是克服两个难点。一是展陈大纲中“多是合影留念以及表格整理”等平铺直叙的历史内容,二是展陈空间极为高挑,造成强烈的自然光源,使新媒体的展陈方式受到限制,同时设计版面垂直方向难以把控内容。

二层主要展示内容是清华从20世纪末至今的历史时段。设计团队选择在垂直空间利用如模拟电视播放窗口、卷起的书卷形态等多种空间设计,破解了高挑空间带来难题,并在校史馆老师的帮助下,从校友手里收集不少不同历史时期和季节里,为清华拍摄的风景、建筑特写等照片,保证了垂直空间背景设计的丰满。我们还利用清华紫荆花的元素,设计了二层圆形天花的玻璃覆膜,尤其是以清华颜色紫色为主的玻璃覆膜,在自然光的照射下,让室内空间色彩丰富多样。

针对“院士林”和杰出校友展示墙,设计团队也进行了改造。在一层“院士林”改造中,选择设计语言是充满人文气息的书本和书架,搭载清华不同领域和不同时代的人文名家的照片和信息,并通过闭合的书本,预留未来几十年间,清华新增的人文名家的摆放位置,提高这个区域展陈设计的可持续性。

在二层杰出校友展示中,结合二层更加具有现代气息的设计方式,用纯白、简洁以及触及心灵的设计手法,展现清华多年来不同领域的杰出校友。我们曾遇到“拦路虎”:最开始选用的玻璃材质和“拱门”设计,因有结构搭建、雕刻较难等安全、技术等难题而难以推进。我们立即和工程团队商讨、摸索,最后选定用透光性好、材质可塑性强的磨砂亚克力作为替代材料,并通过中心甬道展墙的形式呈现。

成长感言

参与“红飘带”和校史馆新设计任务,让我们的专业能力快速提升,像是一块生铁放进清华这个熔炉里,千百次锤炼成钢,完成阶段性量到质的飞跃。

我们要感谢老师的耐心指导。多少个深夜,他们与我们探讨方案到凌晨时分,陪我们发散思维发掘创意,即使想法不成熟也鼓励我们继续前行;多少次项目进展不如意时,给我们温暖、安慰和劝解;多少次在前去汇报的路上,为了让我们能有片刻休息而轻言细语,即使下了车就要开始汇报,看着熟睡的我们也尽可能不打扰。

我们还要感谢团队伙伴们毫无保留的互相帮助和奋勇拼搏。校史馆项目开始没多久,就突然遭遇疫情,同学们即使宅家也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一周四五次的线上会议,平均每次4小时左右,经常是开会时还没吃晚饭,完会时父母已睡下。相比于国庆60周年在天安门广场翻花的高中生自己,相信如今通过这些锻炼,我已成为具有更多社会责任感和更明确人生目标的学术人、设计师。

责任编辑:王新伟

猜你喜欢
校史馆庆典清华
新时代加强高校校史馆建设的文化意义
山城老年大学校史馆建设持续推进中
坚持革命教育 强化党性锻炼
——主体班学员参观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校史馆
清华十《四时》中一种特殊写法的“中”字
清华简第八册《心是谓中》补说
骑行上清华
三十周年庆典掠影
高校校史馆育人功能研究
清华,北大,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