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课程游戏化的实践与思考

2021-07-01 09:09唐雨欣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游戏化策略

唐雨欣

摘  要:幼儿园的孩子们宛如一张白纸,他们认知能力比较欠缺,不能认识到学习对自身发展的作用,如果逼着他们学习,会起到反作用,他们都是凭着兴趣而认知,要让幼儿高效地进行学习,必须借助于游戏而展开教学,这就是幼儿园美术课程游戏化的理论基础,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前提。文章主要立足教学实践,对幼儿园美术教学游戏化实施的策略问题,进行简单阐述,以期强化幼儿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游戏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10-0073-02

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Gamification in Kindergarten Art Course

TANG Yuxin  (No. 2 Kindergarten,Zhangpu Town,Kunshan City,Jiang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The children in kindergarten are like a blank sheet of paper. They lack cognitive ability and cannot recognize the effect of learning on their own development. If they are forced to learn,it will have a counterproductive effect. They all know based on interest. In order for children to learn efficiently,teaching must be carried out with the help of games. This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gamification of art courses in kindergartens and the premise of childrens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Based on teaching practice,the article briefly elaborates on the strategic issue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game-oriented art teaching in kindergartens,in order to strengthen children's aesthetic and creative abilities,and stimulate children's interest in art.

【Keywords】Kindergarten art;Gamification;Strategy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近年来幼儿园教育的热门话题,美术课程游戏化更见其必要性、重要性。幼儿园美术教育与游戏相融合,是幼儿园美术课程游戏化实施的主要策略,让孩子们快乐而有意义地学习,让孩子们“玩中学”、“学中玩”,美术活动中融入游戏化,也利于幼儿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促其用美表现生活、创造生活,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如何实施幼儿园美术活动游戏化,是本文探讨的主题,笔者从教学实践和教学案例出发,对游戏化教育的实施方法和策略问题,谈几点思考。

1.引题游戏化,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幼儿园美术活动开展时,首先应注重引题的趣味性、游戏化,趣味、游戏化的引题,可以快速把孩子们引领到特定的场景中,以引发孩子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为此,在带领孩子们开展美术活动时,可以融入幼儿角色表演游戏、猜谜语活动、讲故事等方式,激活美术活动氛围,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

如《大眼睛》的美术活动开展时,笔者首先为孩子们播放歌曲《黑眼睛》,以歌曲营建快乐的氛围。孩子们欣赏之后,再引导孩子们讨论眼睛的作用,之后,呈现几个“大眼睛”的图片,带领孩子们猜一猜这些“大眼睛”都看到了什么。孩子们在“猜”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借助于PPT呈现出不同的图片,让孩子们看看自己猜的是否正确……如此情境的创设,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营建了快乐、和谐的氛围。

游戏化的导题,应注重趣味化的同时,注重方式的多样化,以多样化的游戏导入方式,激发孩子们参与的主动性。如《有趣的圆形》的教学时,笔者在活动的启始环节,与孩子们一起玩“手指”游戏,教师说“我的小手碰一碰”,孩子们有节奏地说出“碰 碰 碰碰碰”,教师说“我的小手拍一拍”,孩子们跟着说“拍 拍 拍拍拍”……教师说“我的小手做个圆”,孩子们说“做 做 做个圆”。这个游戏,将说唱的形式融入到游戏活动中,并且,在说唱的同時,做出不同的动作,更增添游戏的趣味性,“用小手做圆”的同时,也让孩子们感受到“圆形的有趣”,有效地将孩子们引领到活动中,为画圆以及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技能游戏化,促进幼儿在活动中掌握技能

“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是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总目标之一。艺术表现活动,需要一些美术技能,离开美术技能,活动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椽之木,幼儿美术游戏化活动也失去意义。为此,在探讨美术活动游戏化的课题时,技能游戏化不得小觑。

美术活动中的技能,主要有撕、贴、剪、捏等,而这些技能的训练,如果纯粹、单一、枯燥地训练,会扼杀幼儿艺术的萌芽,不利于孩子们技能的掌握和提升。而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将这些技能的训练转化为游戏的方式,可以让孩子们在“玩”中掌握技能、发展技能。

如幼儿园小班的“小小棒棒糖”的手工活动开展,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们两手协调地揉搓橡皮泥、学会在球体上安装小棒,培养孩子们创作的兴趣、激发他们成功的体验。不容置疑,如果这个活动,简单、机械地让孩子们拿出橡皮泥、吸管等进行制作棒棒糖,难以激发他们的兴趣。而在活动前,教师将自己的鼓鼓的衣兜呈现给孩子们,让他们猜一猜衣兜里装的是什么?猜对的孩子,将得到一份礼物。于是,孩子们的热情被调动起来。在孩子们猜测后,将“谜底”公之于众——棒棒糖,再以棒棒糖展开“大脑风暴”游戏,让孩子们说说吃过哪些糖,吃过哪些形状的棒棒糖。再引导孩子们观察棒棒糖,再制作,进入活动的主题部分。孩子们在揉搓橡皮泥,是活动的重心,对于这个活动,可以融入竞赛性的活动,比一比谁制作的棒棒糖最好,竞赛性元素的运用,激发孩子们参与的兴趣,也发展孩子们的基本技能。

技能训练中游戏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中掌握技能,发展技能。如小班幼儿活动的“团圆压扁”的技能的训练时,设置“饼干加工坊”的游戏,鼓励孩子们用橡皮泥制作多种颜色的小饼干。这就需要孩子们将橡皮泥分成几块,分别“团”圆再“压”扁,变成秀色可餐的小点心。大班的“剪纸”的活动的开展时,教师创设不同游戏情境,引导孩子們剪窗花、设计房子等,孩子们在游戏中完成手工活动,发展动作技能,培养创新素养……如此的技能的训练,以游戏活动的开展为主要途径,实现“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快乐自主地练习了技能。

3.创作游戏化,促进幼儿美术目标实现

幼儿园美术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们欣赏美、创造美。而幼儿的欣赏美、创造美的基础是感受美,在感受和欣赏的基础上,再大胆想象和创造,从而激发孩子们艺术美的表现力和创新能力。

《纲要》特别指出,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应激发孩子们学习美术的兴趣,提倡感受、表现、创造、认知相结合,倡导以轻松多样的方式,呈现活动内容、丰富活动方式,以游戏为激发孩子们兴趣为契机,促成美术活动目标的实现。为此,美术创作活动中,融入游戏,开展多样化的游戏活动,也是激发孩子们兴趣,提升孩子们创新力、想象力的主要手段,是美术课程游戏化的主要方法,活动中,教师应力求创造活动游戏化,让孩子们在“玩”中,提升综合能力。

如幼儿园大班手工美术活动《水里的鱼》的活动开展时,在活动之初,教师首先播放歌曲《几条鱼》,与孩子们一起玩音乐游戏,鼓励孩子们随着音乐自由表现一条鱼、两条鱼以及许多条鱼的活动,表现出与歌词相符合的造型动作。这个环节的音乐游戏的开展,让幼儿自由地用表情和姿态表现音乐,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也发展他们的表现力,营建了轻松、愉悦的美术活动氛围。对于鱼的情绪和活动的表现,鼓励幼儿用夸张的表情表现情绪,用优美的姿态表现鱼的活动。紧接着进入创作的阶段,教师可以以“抢答游戏”的开展,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想象之门。教师提出问题:孤单发愁的鱼的表情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孩子们抢答“撅嘴”、“低头”、“流泪”、“闭眼”等,再设疑:鱼儿快乐的表情是怎么样的?同样地引导幼儿抢答……这个环节的游戏活动,将孩子们创作“鱼”推向高潮。

创作游戏化,应给孩子们想象的空间,给他们创作创造条件和机会,注重他们的情感体验,让他们感受创作的快乐。如《几条鱼》的活动时,在创作的环节,教师可以设疑引思、以问促思。如:小鱼儿生活的地方非常美丽,都有些什么呢?孩子们分别说出“珊瑚、水草、礁石、轮船、海带……”等时,教师引导孩子们用这些美丽的东西作背景,把音乐游戏用画笔画出来,鼓励他们突出各种形态的鱼以及美丽的景色。这儿创作,让孩子们充分想象,表现出音乐游戏的情境,进一步激发孩子们创造的欲望。

4.指导游戏化,激发幼儿对创作的信心

美术创作是美术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于3-6岁的幼儿认知能力差、创作水平低等,创作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如果采用科学术语无疑对他们来说是对牛弹琴,需要教学在指导时,选择游戏性的语言,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化的语言提示,代替生硬的说教,可以激发幼儿对艺术创作的信心。

例如,在《有趣的指纹画》的活动开展中,对于制作指纹画是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对于这个重点、难点的突破,教师的巧妙引导至关重要。教师可以首先呈现几幅指纹画,提出问题:你们见到过这些画吗?你们指导这些画是怎么制作的吗?伸出你们的小手,观察一下你们的手指,再看看这些画,你有什么新发现?当孩子们说出“指纹画”时,教师继续引导孩子们:你们想学会制作如此漂亮的指纹画吗?然后,教师给出示范并形象地给以说明:伸出你的手指,用力地亲一亲红红的印泥,再用我们的指纹宝宝稳稳地亲亲白纸,亲的过程,不摇动、不晃动、不挪动。印好后,擦擦手,再印其它颜色的指纹画。现在,咱们比一比,看看哪个小朋友绘制的指纹画最漂亮吧。如此的指导,有老师的趣味性的引导,有教师亲自示范,还有老师的生动、激励性的语言的运用,激发兴趣的同时,调动参与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制作的自信,感受创作的乐趣。

幼儿园美术活动游戏化,还应注重评价游戏化,让孩子们快乐参与、快乐发展;应学生适宜的内容,如名画的欣赏让孩子们遥不可及,而写意花卉、蔬果、虫鸟鱼虾等,适合转化为游戏,创意让整个美术活动妙趣横生;开展主题活动等,如模仿绘画、融入童谣等,都以兴趣为切入点,关注幼儿需求,美术活动游戏化成为可能。

幼儿园美术课程游戏化,是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基本要求,满足孩子们学习和发展的需求,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降低学习难度,增加美术活动的趣味性,有助于孩子们综合能力的提升,促进幼儿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钱瑛.  对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的几点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1)

[2]李菲. 刍议幼儿园美术活动游戏化[J].课程教育研究,2016(13)

[3]赵庆萍.  幼儿园美术活动游戏化探微[J].成才之路,2018(35)

[4]王金秀. 幼儿园美术活动游戏化的思考[J].学周刊,2019(01)

猜你喜欢
游戏化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区域游戏创建的新思路
浅谈我园美术园本课程游戏化的开展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