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时代”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2021-07-01 09:25樊正昌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读图时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樊正昌

摘  要:“读图时代”的到来是当前信息技术发展与课堂模式改革双重作用下的结果。本文结合“读图时代”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的优劣势,深入剖析了读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应用途径,并就“读图时代”在课堂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有效提升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水平。

关键词:读图时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10-0083-02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in the era of picture reading

FAN Zhengchang  (Hongya primary school,Juji Town,Jishishan County,Linxia Prefecture,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The coming of "the era of picture reading" is the result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reform of classroom mode.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picture reading era" to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deeply analyzes the 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picture reading in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and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process of classroom application of "picture reading era",hoping that this resear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level of current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Keywords】The era of picture reading;primary school Chinese;classroom teaching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无论从理念模式还是方式方法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多媒体与课堂的融入,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帶来了课堂教育方式的改革,图片形象化程度高,可以非常便捷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给课堂教育带来了较大的便利。科学的看待“读图时代”的到来,积极探索其应用的合理性,是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1.“读图时代”给语文课堂带来的优势

(1)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生受其年龄的限制和认知世界的特点,对图片的接受度比文字更高。图片以其生动形象的表现形式与颜色的视觉冲击能够给学生带来足够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观看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让学生通过图片的认知与观察,达到课堂教学的目标。图片的学习要比单纯的文字表达更有效果,更便于学生认知的达成。

(2)增强学生的视觉观感能力,提升观察力与感悟力

图片调动的是人们的视觉观感,并且能够将这种视觉的形象自觉的带入到认知中,便于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同时图片以其形象的表现形式,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观察力与感悟力,尤其是对于一些超出学生认知的形象的认识,更显出了其便利性。学生不必天马行空的进行想象,而只需要通过图片的欣赏与观察就可以对事物有基本的了解,更加方便学生的学习。

(3)提高语文课堂的具象性,便于课堂教学开展

图片的表现形式是具体的,形象的,而文字的表现形式是单一的,抽象的,因此对于阅读经验与阅读能力都较弱的小学生而言,图片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也更加利于他们对所学知识的了解,便于课堂教学的开展。这种具象性的表现方式也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对于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读图时代”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

(1)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文字阅读能力

图片从表象上看,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因此在图片与文字的共同参与中,学生明显的会倾向于看图这就极大的影响了学生的文字阅读能力,使学生对文字产生一定的抵触和厌倦心理。这种现象在低年级的学生中尤为常见,学生习惯看图说话,对图片下的解释性文字选择性的阅读或直接忽略不看,这从长远来看并不利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不利于学生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

图片的具象性与生动化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通过文字的描述,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力的配合,对所描述的情景与事物有一定的认知,甚至有的想象力比较丰富的学生还能够有比图片上展示的内容更加贴切的形象判断。但是有了图片内容的限定,学生完全无法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也更无法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合理的创造,影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

(3)影响学生积累词汇与语言的丰富性

语文的学习离不开基础知识的积累,要想让学生自如的应用语言,并且准确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学生就必须从小开始,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积累词语与语言表达的丰富性与准确性,在不断的积累过程中发现汉语的魅力以及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但是“读图时代”的到来,影响了学生的对基础内容的积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图片内容上,影响了语文学习的科学规划与基础的形成。

3.“读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应用途径

要想充分发挥“读图时代”的优势,解决“读图时代”给课堂教学带来的问题,就必须正视图片应用在课堂中的效果,结合正确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扬长避短,让学生既能够得到学习的兴趣,有能发现汉语的魅力,从而实现新课改背景下基础教育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将“图片”与恰当的教学模式融合在一起

教师要充分的认识到新课改对基础语文教育带来的变化,通过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模式与轻松的教学氛围可以充分发挥图片的优势,并且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教师要翻转课堂主体,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图片的导入自觉的融入到课堂的学习氛围中,通过多种学习方式的融合,培养良好的课堂氛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意愿,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充分的发掘自己的想法并且准确的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其次教师要开展引导教育,让学生在教师精心准备的互动环节中不断的纠正和完善自己的想法,最终自主思考达到教学目标。

比如在学习五年级语文课文《威尼斯的小艇》时,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学生们有绝大多数是没有见过威尼斯的小艇的真实情境的,要想开展课文教育,只是依靠学生的想象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课堂的开始,教师可以导入多张图片来展示威尼斯小艇的特点以及威尼斯城市的风光,甚至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看图说话,让学生表达异国他乡的这种情景的特点以及与中国江南水乡的区别,通过这些图片,可以让学生充分的融入到课堂氛围里,让学生对威尼斯小艇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在良好的氛围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阅读,通过为文本配图,利用图片选读文本等方式,让学生结合图片所展示的场景,进行形象的想象,从而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加深对文本的记忆。

(2)将“图片”与创新的教学方法融合在一起

教学方式的创新往往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了对内容的认知程度,而且增强了相应的综合素质,更加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在“读图时代”背景下,创新教学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加强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缓解单一图片教学给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教师可以采用“群图阅读”的方式,既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又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比如在学习《多彩的非洲》时,学生往往会因为没有去过非洲,对非洲的了解少,而对课文内容失去学习兴趣,更不用提在课堂上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等。但是教师可以首先采用“群图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对多彩的非洲有基本的认知,了解非洲的动物植物以及气候地理条件等,这些背景学习不仅对学生理解文本有帮助,而且也对拓展学生视野有积极的作用。学生只有在掌握了基础认知的情况下,才能对文本产生学习的兴趣。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根据文本画出你心目中的非洲的活动,让学生尽情的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在教师的引导与基础内容的框定范围内学习思考。

(3)将“图片”与积极的课堂评价体系融合在一起

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保护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在开展“读图时代”教学时,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课堂评价体系,通过积极的语言与文字,鼓励和表扬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并且对学生主动思考,大胆发言给予表扬,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想法是得到教师肯定的,但这种答案并不具备唯一性,应该继续联系文本内容主动思考。通过这种积极的评价体系,可以让学生在表达自己思想的同时,提高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词语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比如在学习四年级语文课文《普罗米修斯》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本内容学习的基础上,阅读希腊神话故事,并且通过图画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自己阅读的故事内容。通过这种课堂活动,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能够对教师布置的作业保持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活动提高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增强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在学生在讲述和绘画的过程中,始终采用积极的评价体系进行引导和教育,保护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心,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4.“读图时代”在课堂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让学生在图文互动中提升认识

要想突破“读图时代”的不良影响,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必須要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无论是课堂讨论还是思考提问,这些环节的设计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有促进作用,因此确保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根本,也是发挥图片在课堂上的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学生在不断的参与的过程中,逐步了解图片背后的涵义,发现语言与文字相比具有更加广阔的涵义,所表达的深入意义也更加准确。从而让学生在利用图片对文本进行初步学习后,反过来利用文字发现图片表现的不足,主动的补充和更改图片,将内心的情景表达出来,进一步增强对文本的理解。

(2)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综合素养

语文教学无论采用何种理念和教学方式,都不能忽视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升。学校应该积极的为教师组织相应的课堂教育培训讲座,引入相关的教育比赛,打破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习惯,不断的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图片在课堂中的作用,在培训中锻炼自己的教学能力,认清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并且积极的探索合适的教学方式,从而进一步的提高自己班级内的学生的语文素养。学校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条件,组织教师分批分层次参与语文教育专家网络辅导讲座,通过与专家的互动,认识到“读图时代”下,应该解决自己在课堂上遇到的难题,尽可能的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学生对语言魅力的认知,集思广益,从而有效的提升只身的综合素养,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5.结束语

通过对“读图时代”的科学分析,可以让一线的教师更加清晰的明确语文课堂应该注意的问题,并不断提升课堂质量,带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要不断的在实践中摸索教育的方式方法,全面客观的看待新趋势、新科技给课堂带来的变化,使课堂在与时俱进的同时,始终确保教师的引导与学生高效的学习状态。

参考文献

[1]洪楷丽.“读图时代”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J].名作欣赏,2019(08):69-70.

[2]冯娟妹.读图时代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33):116.

[3]张勇.“读图时代”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6(07):104-105.

[4]齐敬新.“读图时代”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01):63-64.

猜你喜欢
读图时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读图时代”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
读图时代城市画报发展策略探析
“读图时代”视觉传播的利弊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