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有进有出,质量才能提高

2021-07-01 19:41辛省志
南方周末 2021-07-01
关键词:核准制上市投资者

辛省志

日前,证监会官员在“2021中国上市公司论坛”上表示,将继续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这对于保护投资者、推动资本市场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投资的根本。只有上市公司质量不断提高,让投资者获得相应的回报,资本市场才能吸引更多投资者,实现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否则,就会严重影响投资者信心,让股市沦为割韭菜的投机场所。

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有两种路径。一是提高上市的门槛。这就是审批、核准制。中国股票市场建立之初对企业上市采用的是审批制,1999年生效的证券法改为核准制,由证监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对上市申请进行实质性审核,决定公司能否上市。这仍是事实上的审批制。

对上市公司能否上市进行审批、核准,初衷是希望能通过事前的“专家审核”对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实质性审查,替投资者把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但是,在实践中存在不少问题。一来,由于上市名额稀缺,打算上市的公司,除了要美化公司的业绩,还有很大的动力千方百计“取悦”发审部门,这就导致了很大的寻租空间。前些年,证监会发审委成为腐败的重灾区,有多名发审委委员被判刑。二来,因为上市公司稀缺,加上退出机制不畅,部分上市公司即使经营不善,也可以通过“卖壳”获得不菲的收益,这让一些上市公司的经营者、实控人不是把心思放在如何搞好公司的经营业绩上,而是想方设法玩概念、造假账来“保壳”,然后卖给下家套现。这种情况下,审批、核准制不仅没有起到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目的,反而事与愿违。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另一条路径是降低上市门槛,监管部门不再对公司质量进行背书,而是由市场来决定公司的价值。这就是注册制。注册制下,由投资者决定上市公司的去留,经营好质量高的上市公司得到投资者追捧,经营差质量低的上市公司被投资者抛弃,实现优胜劣汰,激励公司经营者不断提高经营业绩。

当然,市场要实现对上市公司准确的价值发现,必须依靠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披露。证券市场上,企业经营状况等信息的充分披露,是投资者判断一家公司好坏、决定是否投资的基本前提。中国股票市场上,虚假财报、虚假陈述曾经满天飞,对投资者形成了严重的误导,还有内幕交易,部分人员利用提前获知的信息买卖股票获利,严重损害其他投资人的利益。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监管的重点可以放在信息披露上。新的证券法以及刑法修正案,大大提高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的成本。在发行阶段,如果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最高可以将违法募集的资金全部罚没;上市后,不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最高罚款500万元;虚假陈述,最高罚款1000万元;内幕交易、操纵市场,在没收违法所得之外,最高还可处10倍罚款……这些还只是证券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严重的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还可能触犯欺诈发行股票债券、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等刑事罪名。严格执行法律的处罚条款,将大大提高违法成本,对违法行为形成有力的震慑。

要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还应该有完善的做空机制,让市场的清道夫发挥作用。只有这样,市场参与者才更加有动力去发现劣质的上市公司,从而加速优胜劣汰的过程。现在中国股市虽然也有融券机制,但是规模很小,距离完整的做空机制尚有距离。只有股票上涨,投资者才能挣到钱,那就可能形成利益联盟,阻碍对股价不利的信息的发布,不利于淘汰劣质公司。

总之,要真正实现上市公司的质量提升,可以实行注册制,降低上市门槛,完善退出机制,增加退出渠道。同时通过建立市场自身的评价机制,让市场力量加速淘汰低质量上市公司。只有股票市场不再是少进少出的一片死水,而成为有进有出的活水,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才能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核准制上市投资者
聊聊“普通投资者”与“专业投资者”
核准制改注册制对股票投资影响研究
纠纷调解知多少
注册制改革之必要准备
对我国IPO注册制下信息披露内容的预测
IPO核准制与注册制信息披露对比分析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tylistic Features in the English of Advertising and News Reporting
5月上市
意林成长Q计划隆重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