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点检定修制在冶金企业的应用实践

2021-07-03 02:47张晓生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52期
关键词:设备管理

张晓生

摘  要:点检定修制系统基于设备的实际技术状态,对设备进行量化劣化趋势管理,实现状态检修,防止产生过修与欠修的问题,实现“预测状态和先进管理”的设备,真正推动企业经济效益保持最大化发展。

关键词:设备管理;点检;修系统维护;策略状态

宝钢“点检修制”制度在其他冶金企业的引进并消化,吸收与发展,不仅为当前冶金企业进行内部实践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也促进了我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国家冶金企业。全球化运作开辟了一条新路,其属于一套与中国国情和具备具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特色“TPM”相契合的道路。

1.点验证制度的背景与内涵

“点检维修制度”是1990年代宝钢在日铁引入的一套具备预防性的设备维修和管理方法,同时结合那一时期我国和国外维修管理在实践上的经验,结合宝钢的实际设备和人才当时。一套宝钢自身特色的基于点检系统和定制维修系统,它是基于设备使用维护管理系统、设备维修项目管理系统、设备备件管理系统和设备维修技术管理系统。将设备技术状态管理体系和设备故障管理体系以及设备维修成本管理体系作为一种目标管理体系。设备“点检维修系统”本质上是设备点检系统和设备定制维修系统的有机结合。点检制度解决了具体设备维修的时间和程度,怎样使得维修周期得到延长,怎样为所进行的维修准备提供充足条件;设备单元何时、到何种程度进行维修,才能达到目标设备的维修要求,做到不少保多保,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点检系统是定制维修系统的起点和基础。检查系统继续、扩展、处理结果和效果。它们是一套密不可分的现代设备维修管理系统,故称为点检系统。

2.点检定修制的特点

首先,“点检维修制度”是根据设备实际技术状态的预防性维修制度。其主要是根据设备部件当前的工作情况完成维修时间以及维修内容的确认,预防出现过度维修或者是存在维修不足的情况。其次,“点检维修制度”设置了一套相对完备的维修标准,其中主要包含了维修技术相关标准和维修操作的相关标准以及点检标准与油脂供应的相关标准。这四项标准是实施点检维修制度的技术依据和依据。并且,在已经制定的维修标准之上,设置了一套相对完备的具体运行台账,如:检查进度表和对于事故故障进行管理的表格和备件管理表以及劣化趋势管理表等多种档案。第三,“点检维修制度”加强对基层进行管理,设备当前管理的重心逐渐下移,使得当前比较了解的现场情况相关的点检人员能够快速地了解现场管理,制定合理的维修计划,不断提升工作效率。第四,设备管理目标采用“点检维修制度”,加强目标值管理,提高了管理精度。第五,“点检维修系统”在维修管理上使用的是一种动态维修的管理方式,操作朝着标准化和命中率高的方向发展。第六,“点检维修制度”在管理上注重采用的是较为先进的方式以及针对性相对较强的策略去进行分析,用数据和图表完成对设备管理情况的分析,指出相关改进对策以及具体的执行措施,不断提升设备当前的管理水平。

3.现代冶金企业实行“点检定修制”存在的不足

目前,冶金企业的设备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对现场设备进行管理的责任人无法得到确定,尤其是负责掌管现场设备具体运行情况的责任人责任并未被明确,使得事故与故障频繁出现,隐患处置无法保持彻底,因此导致危险出现。其次,公司在设备管理上的基础较为薄弱,缺乏维修操作实践经验。性能等数据之间的积累以及分析还有维修标准不完整,无法及时更新,各种维修档案和实际运行账单的缺失和不完整,导致抽查不力、欠保、超保、润滑不适宜、无法及时更新。及时完成磨损的备件的更换导致设备存在的故障率处于高位置。第三,公司目前对于设备制定的维护对策较为单一,对维护策略缺少充分考虑,成本观念相对薄弱,对设备的预防性维护、事后维护、服务外包以及改进维护并未获得确切的划分。第四,在设备事故进行统计和分析中仅仅看到表面情况,无法使用比较先进的方式以及研究分析处置问题,不能把握管理日后的发展方向,故障频发的情况经常出现,不能总结经验,得出推论从一个案例来看,以此类推,无法为现场设备所进行的维护以及保养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与指导。最后,设备与设备隐患等级并未获得详细的划分,导致各级设备人员在进行设备隐患的管理上缺少足够的认知,思路不清,设备隐患不明确。工作没有目的,造成了没人关心设备的大小和重要性以及设备隐患的情况。

4.相关处置对策

首先,企业应构成将“产品运营线”作为单位设备管理的目标并制定体系。企业应确认设备工作的核心,按照产品当前的市场需求订单或者是合同确定哪些设备作业线将生产和提供产品。其次,按照产品运营线完成构建三合一设备管理组织体系的构建,设置将点检作为重点的管理体系。第二,根据产品作业线当前相关的工艺流程设置“设备树系统”,即将产品作业线的设备划分为“单台设备→子设备→组件→零件”;这些都是需要重点抓的三级抽查。状态点、潜在故障点,以及可能出现设备故障的潜在因素。第三,明确“产品运营线”设备状態,特别是关键设备及其状态控制点。关键设备一般是指一旦出现劣化将导致产品运营线主要设备长期停机并使其出现了较大经济损失的设备出现磨损和腐蚀的情况下需要各级设备管理人员对其给予关注,第四,实行设备维修分级管理和设备隐患分级管理制度。设备维修分级管理,就是按照维修的难易程度和维修的经济性,将设备分为“可维修、不可维修、不值得维修”三个等级,对不能维修的设备和不值得维修的设备进行分类。不值得修理。将其分离出来,委托外部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既适应了社会化合作的运行机制,又提高了企业的维修效率。分工可以使各级岗位对设备和设备隐患有更清晰的认识,理顺管理思路,有目的的工作。

结论

全国冶金企业的点检维修制度不断扩大,但与任何管理模式一样,不能生搬硬套。鞍钢轧钢一厂实施的定制化维修系统是设备管理实践的成功案例。对生产时间长、设备相对落后的生产线制定设备维修模式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景奉儒.TPM管理与实践.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98-139.

[2]李葆文,徐保强.规范化的设备维修管理-SOON.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151-223

猜你喜欢
设备管理
企业基于自动化设备管理与维修的分析
现代施工企业物资设备管理问题探究
医疗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系统的设计
数据库软件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铁路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