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病灶切除术联合LNG-IUS宫内缓释系统应用于子宫腺肌瘤的临床价值

2021-07-03 02:53田树轩李东东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左炔宫腔宫腔镜

田树轩,王 倩,李东东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的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肥大,并导致子宫体积增大的良性病变,是妇科常见多发疾病。部分病灶呈局限性团块生长,则称为子宫腺肌瘤。子宫腺肌瘤高发于育龄期妇女,可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月经过多及痛经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1]。目前,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子宫腺肌瘤的临床常用方法,存在手术创伤大、术后丧失生育能力等缺点;腹腔镜辅助治疗子宫腺肌瘤疗效较好,但术后患者容易出现再次痛经等症状;且腹腔镜手术无法彻底清除部分子宫腺肌瘤病灶,残留病灶在术后易复发,影响治疗效果[2]。本文基于上述研究现状,探讨宫腔镜病灶切除术联合LNG-IUS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瘤患者的临床价值,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2月~2019年5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子宫腺肌瘤患者80例。纳入标准:年龄35~48岁;符合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子宫内膜异位症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子宫腺肌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0)诊断标准;超声或MRI检查诊断子宫腺肌瘤,子宫增大、肌层增厚且突向宫腔内,腺肌瘤距浆膜面≥5 mm,宫腔深度<12 cm。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精神疾病;合并生殖系统急性炎症;非典型性病变或恶性病变;卵巢功能减退。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37~45岁(41.26±10.87岁),病程5~12个月,平均病程(8.26±4.20)个月,前壁9例,后壁31例。观察组年龄35~48岁(41.50±12.36),病程6~14个月,平均病程(8.43±6.21)个月,前壁11例,后壁29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患者签署知情文件。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月经干净后3~7 d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患者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采用Olympus等离子双极宫腔电切镜及配套设备(WA22302D),电切镜外鞘直径8 mm。采用0.9%生理盐水溶液作为宫腔镜手术膨宫液,设置膨宫压力100~120 mmHg,流速260 mL/min,设置等离子双极宫腔电切镜切割电极280 W,电凝电极70 W。在超声引导下采用等离子双极宫腔针型电切对子宫病灶纵行切开,镜下可见无包膜瘤体;使用等离子双极宫腔环形电极从宫底到宫颈依次切开肌瘤,直至前后壁厚度一致。术后仔细查看宫腔出血点,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

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置入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T型聚乙烯支架,恒定释放20 ug LNG/d,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一枚。两组患者术后均使用缩止血药物预防出血,抗生素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

术后6个月采用阴道B超检测患者子宫体积大小,计算方法:子宫长径×横径×厚度×π/6;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后6个月患者疼痛程度,评分越低提示疼痛程度越轻,采用月经失血图(PBAC)评估患者月经量情况,评分越高提示月经量越多;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子宫体积、视觉模拟评分及月经失血图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2.2 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并发症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60.2±5.7vs.58.3±6.4)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0,P>0.05);术中均无子宫穿孔、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阴道不规则出血2例、阴道炎1例、乳房胀痛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0%(4/40);对照组患者阴道炎1例、乳房胀痛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2/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P>0.05)。

2.3 两组复发率比较

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均未复发,对照组复发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P<0.05)。

3 讨论

子宫腺肌瘤是一种呈局限性生长的子宫腺肌病,临床上主要采用经腹或腹腔镜辅助下病灶切除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提高妇女妊娠成功率;但术后容易发生再痛经症状[3]。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具有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及恢复快等优点,用于治疗子宫腺肌瘤合并痛经患者的疗效较好。本研究中采用超声引导下判断腺肌瘤位置、大小及深度,实施宫腔镜子宫腺肌瘤切除时能够有效减轻对子宫内膜的损伤。由于子宫腺肌瘤与患者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失衡有关,即使手术清除病灶后患者依然可能出现子宫腺肌瘤复发。另外,宫腔镜下电切术也难以将子宫腺肌瘤完全清除,残留病灶可能受到雌激素影响继续生长变大导致复发,因此,术后控制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对于降低肌瘤复发率具有重要意义。临床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通过将左炔诺孕酮药物成分直接在宫腔内稳定释放作用于子宫内膜,更加有效的阻碍雌激素受体合成,并降低子宫内膜敏感性,进而发挥对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的拮抗作用,巩固手术疗效,改善临床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宫腔镜下子宫腺肌瘤病灶切除术联合LNG-IUS能够有效缩减子宫腺肌瘤患者子宫体积,降低视觉模拟评分及月经失血图评分,可能与LNG-IUS在子宫内直接释放高浓度左炔诺孕酮药物成分抑制内膜增生有关;左炔诺孕酮可以抑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及血栓素合成,因此可以加快子宫平滑肌纤维萎缩,解除子宫平滑肌痉挛,降低术后肌瘤复发率和痛经发生率[4,5]。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均未复发,对照组复发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病灶切除术联合LNG-IUS可以抑制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腺肌瘤的复发。

综上所述,宫腔镜病灶切除术联合LNG-IUS宫内缓释系统不仅能够有效缩减子宫腺肌瘤患者肌瘤体积,减轻临床症状,还能降低子宫腺肌病复发率。

猜你喜欢
左炔宫腔宫腔镜
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分析
超声宫腔水造影对宫腔粘连的评估分析
左炔诺孕酮原料药的晶型一致性研究*
宫腔镜下诊刮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对比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
超声宫腔水造影在宫腔病变中的应用评价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经阴道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容积成像及能量多普勒超声在宫腔粘连诊断中的联合应用
英国警示含左炔诺孕酮的紧急避孕药与肝酶诱导剂联合使用可能降低紧急避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