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2021-07-06 17:42张海芳
南北桥 2021年14期
关键词:问题化教学运用策略初中物理

张海芳

【摘    要】新课程改革需要教师能够培育学生探究、质疑的能力,基于以上要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以使用問题化教学方法,一方面用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另一方面用于物理实验,同时运用生活资源引出问题,就能够发挥问题化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  问题化教学  意义  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148

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中,多数教师过于注重掌控学生,仅用语言引导教学,这种方式会导致其形成刻板的学习模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化教学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转变物理课堂的教学模式,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一、问题化教学法对初中物理教学的意义

(一)能够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在学习初中物理课程的过程中,学生应当具备有质疑物理现象的能力,这样才能产生探究物理原理的动力,这就需要通过问题化教学的方式,用问题引出质疑,促使学生求解问题,进而获悉课本中的知识。

(二)能够优化教学模式

在传统意义上,物理教学是更多地使用理论讲解的模式,该种模式具备较强的理论灌输性,但是促进学生参与实践的作用较小,最终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物理知识。因此,通过问题化教学优化模式,用问题作为指引学生的重要工具,可以促进学生参与实践,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能够明确学习目标

很多时候,由于学生对某部分教材内容不熟悉,在学习时总会找不到学习目标,导致浪费较多的学习时间。这时利用问题化教学的方式,依据教材设计适当的问题,要求学生将问题作为学习的目标,就能够直击要点,帮助学生迅速找到目标,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问题化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运用生活资源

在问题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提出问题之前借用生活资源引导学生,令其对生活中的事物产生疑惑,再结合课本中的内容提出问题,就能提高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从而使其产生参与物理探究的兴趣[1]。

例如,在教学“重力”的时候,可以在电子屏幕上展示石头落入水中溅起水花的视频,让学生想一想溅起水花的原因,相信许多学生会认为是石头落水所致,此时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石头有这么大的力量溅起水花呢?受到什么影响?”这会引起学生质疑。在教学“探究电动机转动的原理”的时候,可以在电子屏幕上显示各类型电动机转动的视频,让学生观察转动的过程,想一想促使电动机转动的原因,此时教师可以提问:“除了由于通电的原因,电动机转动还受到其他什么因素影响吗?”这也会引起学生质疑。在教学“从闪电谈起”的时候,可以在电子屏幕上显示真实的闪电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曾经看到过的闪电现象,想一想产生闪电的原因,此时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会产生闪电?是天然就有的吗?只有天空中有闪电吗?”引起学生质疑。

(二)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若要使问题化教学发挥更好的作用,教师应当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组织形式,配合提出的问题,让小组进行探究;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关注问题,发挥问题引导的优势,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2]。

例如,在教学“我们怎么区分声音”的时候,先在大屏幕中分别播放古筝、二胡等乐器演奏的音乐,同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乐器吗?如何区分?”许多学生会通过音调进行区分,由此发问:“什么叫做音调?音调的高低与什么有关?”令学生产生质疑。然后,拿出示波器,将一体机上的话筒对准机器,用小棍分别敲击两根不同频率的音叉,会发现出现的波纹不一致,此时可以提问:“为什么敲击两次的结果不同?音调一样吗?这说明什么?”要求每个小组根据看到的现象、听到的声音进行讨论。

在教学“眼睛与化学仪器”的时候,可以让班内戴眼镜的学生摘下眼镜,朝向窗外的远方看去,说一说自己能够看清楚的事物,再戴上眼镜,说一说能够看清楚的事物。戴眼镜和不戴眼镜能看清楚两种不同距离的事物,让学生思考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引出晶状体的概念。然后简要介绍晶状体的构成及作用,要求学生探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差别以及晶状体起到的作用,随后及时提问:“假如你是一名眼科医生,你会怎么给患者解释近视或远视的原理呢?怎么矫正呢?”继续令学生进行相关探讨。

(三)运用物理实验

相比理论化的教学,物理实验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必须学生参与实验制作或探究,从而逐步地学习某方面的物理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实验现象提出若干问题,再要求每名学生探究问题,既符合探究实验的目的,又符合问题化教学的要求,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3]。

例如,在教学“光世界巡行”的时候,可以通过电子屏幕展示物理实验,该实验为了探究小孔成像的原理,包括蜡烛、塑料瓶、塑料膜等工具。先在瓶底打出一个小孔,再点击右侧的“关灯”,使整个屏幕变得昏暗,可以明显地看到映射在白色塑料膜上的火焰倒影,随后可以前后拖动塑料瓶,会发现映射的火焰越来越小,最终成为橘黄色的圆点。然后点击右侧的“前后移动”,将其变换为左右移动,会发现只有在某一瞬间出现火焰倒影,其他时间内没有任何形状的倒影。该种现象会引起学生的质疑,随后教师可以提出相关问题,要求每个小组进行探讨,并结合实验现象,解释火焰倒影变小、消失的原因。还可以点击右侧的“成像原理”,塑料瓶会成中空状态,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到内部有两条带有红色箭头的直线,再前后、左右地拉动塑料瓶,让学生看到瓶内直线的变化,随后要求学生讨论两条直线的意义以及与火焰倒影的关系,最终发现火焰成像的原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问题化教学法较为符合物理课程的教学特点,既能够增强学生的能动性,令其主动地探究物理知识,又能够培养学生质疑物理实验、问题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深入学习。经过该种方式可以改善物理课堂的教学环境,能够促进学生互动,从而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方红红.生活化情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研究[J].散文百家,2018(05):18.

[2]贾季春.探究问题情境化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5):13.

[3]张佑灵.“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初中物理教学模式探析[J].考试周刊,2018(46):174.

猜你喜欢
问题化教学运用策略初中物理
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堂的“问题化教学”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问题化教学法在初中化学课堂有效应用探究
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