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党史教育“三个要”

2021-07-06 23:37李本聪
云南教育·视界 2021年3期
关键词:党史历史教育

李本聪

党史,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百年艰难,百年曲折,百年辉煌。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党史学习教育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早年我读《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后又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编的《中国共产党历史》,还有《毛泽东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斯诺的《西行漫记》、金一南的《苦难辉煌》……在阅读过程中有了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总想和学生说说中国共产党,说说这个伟大的执政党是怎样走到今天的。我认为,农村小学党史教育更要因地制宜,可从如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党史教育要培养一群引领者

史,其实就是实,即过去了的事情。百年来,中國共产党领导人民奋斗的足迹,存在史册里,存在文字图片里。党从历史里走来,浩浩荡荡,走向明天的辉煌。今天是昨天的继续,历史影响着现实。读史使人明智。为什么会明智?这涉及政治站位、自我定位问题,还有生活态度问题。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教育年轻一代,就是在为未来奠基。

党史教育要培养一群引领者。这群引领者首先是党员教师,其次是非党教师。我们要阅读党的历史,学习党的历史。只有读书明理,知道自己的过去,才能明白今天,才能站得高、看得远,准确把握现在的路。为了做好党的事业,为了改革开放大业,老师们要静下心来,读党史方面的文献书籍,研究党史,举党旗,跟党走,担当有为,为人民服务,为学生服务。要当先生,首先要当学生,用教师的明亮,烛照学生的心灵。

大浪淘沙一百年,历史雄辩地证明,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的毛泽东思想,才最适合改造中国、建设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所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检验后确立的。教师需要在读史中建立正确的观念,在教书育人中爱党爱国,建立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坚定不移,不忘初心,开展党史教育。

二、党史教育要依托一块阵地

没有阵地,党史教育就很难落到实处。学校党史教育的阵地在哪里?

首先是语文教学。部编本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里,革命传统教育方面的课文明显多于以前,红色经典得到了加强,党的意志得到了体现。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我们正在建设的是社会主义。这类题材切合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旗帜,是对学生进行党史教育的极佳材料。

毛泽东主席的《七律·长征》,是小学语文传统经典课文。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教师在准备课的时候,要下功夫把它搞清楚。“长征精神”究竟是什么?这涉及革命理想信念,艰苦卓绝,不怕困难,英勇无畏,英雄气魄等问题。

其次,《朱德的扁担》《不懂就问》《我不能失信》等,这些课文以小见大,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不搞特殊,艰苦奋斗,诚实守信等高尚的品质。《为人民服务》《难忘的泼水节》《邓小平爷爷植树》等,赞扬了革命领袖与人民心连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狼牙山五壮士》《小英雄雨来》《黄继光》等表现了革命英雄不怕牺牲,为国献身的精神,还有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开国大典》更是一篇党史教育的好教材,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国史,也是党史。

虽然说语文教学不是政治课,教学中不可能过多地给学生讲述党的历史。但教师一定要知道,要在教学中有意识穿插党史教育,渗透党史教育。

《道德与法治》教材上也有丰富的党史教育资源。党史教育,不但体现在“史”上,还体现在党的思想教育上,党的政治路线教育上、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改变上。如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内容讲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教师要告诉学生,是因为有了共产党的领导,有了改革开放,神州大地才有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才有经济繁荣,人民群众幸福安康;才有新时期的壮丽篇章,八千万人脱贫,五十六个民族致富奔小康;才有了互联网,微信支付,信息快捷;才有了餐桌上的丰富和丰盛,衣着上的绚丽多彩,居住环境的根本改变,出行可以开小车、坐高铁,乘飞机……

升旗的仪式,是每所学校都在进行的传统教育活动。学校可以把党史教育渗透到这一教育活动中,少而精地给学生讲党的历史,比如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党员代表人数、开会经过;延安时期的大生产运动、南泥湾开荒、百团大战等。持之以恒,坚持做下去,党史教育的种子就会播撒在学生心中,就会取得成绩。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党史教育方面的影视片,通过直观画面,让学生留下记忆,引发思考。

三、党史教育要寻找一种载体

在我工作的36号教室里,我寻找到的党史教育载体是“三分钟故事直播”。晨读课上,用三分钟时间,给同学们讲个党史小故事。虽是三分钟,时间很短,但仍需要老师在下面备课做好准备。老师得从自己的党史阅读中去选择,去凝练,去寻找合适的、有趣的、富含教育哲理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下面列举几个来说明。

革命情谊:红军长征过草地,周恩来身患肝脓肿,无法行走。在那样艰难的年月,医药匮乏,只能靠服用治疗痢疾的玉米丁,和大山上采来的冰块冷敷止痛。彭德怀将军下令,宁可把武器丢掉一些,也要组织担架队,把周恩来抬过雪山草地。具体就由杨立三来执行这个任务。杨立三的担架队,千辛万苦,终于把周恩来安全送到陕北。1951年,杨立三病逝。这时候,周恩来是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为杨立三抬棺,送他最后一程,回报杨立三的恩情。

九月九:中央红军长征,到达四川甘肃交界处的甘孜,和张国焘的二方面军会师,张国焘依仗他十万红军的实力,野心膨胀,另立中央。张国焘要武力解决中央,关键时刻是九月九日。毛泽东说这是他一生最困难的时候,生死存亡。他一生遭遇了三个“九月九”,这是他的第二个九月九,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九月九”。

四渡赤水: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贵州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会上确定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为“新三人团”。最先的方针是,赤化贵州,不可得。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天上有飞机,红军生死悬于一线。军神刘伯承站在江边黯然,一向温和的朱德总司令发了黄克成、宋任穷的脾气。后来是毛主席的“四渡赤水”,才把党和红军从危难中拯救出来。

同学们记住故事,也就记住了党的历史,明白了共产党人的伟大。后来,随着同学们读的课外书越来越多,他们也参与到“三分钟故事直播”中来,师生共同讲党史故事。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史教育要从小学生抓起,这样才能确保党旗、国旗永远鲜艳。学校做好以上三件事,党史教育就可以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党史历史教育
发挥地方志作用抓好党史学习教育
纸游党史码上学习
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党史篇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新历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