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青睐的中国资产已从大金融转向科技和消费

2021-07-06 11:55李健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1年26期
关键词:投资者资产企业

李健

·编者按·

外资涌入中国市场的情况,已经从新闻变为了平常事。外资这种选择,来自全球资产价值比较。仅从国债收益率来看,中国的国债收益率远高于美国,更是零利率和负利率的欧洲所不能比,这刺激全球资金向回报丰厚的中国市场流动。相比于此,更主要的是,中国2030年远景目标实现的概率非常高,甚至超预期实现,这从资产角度来说,意味着中国资产巨大的升值空间。

《红周刊》在对话瑞银财富管理亚太区投资总监胡一帆时,她表示,中国越来越成为全球投资者青睐的投资市场。

胡一帆还介绍了自己亲身经历的变化,在十几年前,全球投资者最为青睐的中国权益资产是金融股,很喜欢买银行。现在,全球投资者最喜欢的两个板块:一是中国的科技,二是中国的消费,中国的不少互联网龙头已经成为了全球资金的标配。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优秀公司的持续涌现,是外资看好中国市场的重要基础。中国公司要持续获得外资关注,不仅要会创造利润,还要做好ESG。

全球资金对跨国别、跨外汇、跨资产类别有更多需求中国市场的“蓄水池”效应越发凸显

[中国市场的庞大和潜力,以及优秀企业不断涌现等,刺激外资不断关注中国。同时,国债利率剪刀差,也是中国当前非常吸引外资的重要方面。中国在全球投资当中的占比也会越来越高。]

《红周刊》:外资流入中国的速度似乎在加快,它们看到了中国怎样的优势?

胡一帆:中国市场这几年越来越受到海内外投资者的青睐。首先,中国经济增速是强劲的,不仅疫情之后、今年全年预测有8.5%的增长,按照中国高层的预测,今后15年中国GDP会翻一番,这意味着每年的潜在增长率将达到4.7%。美国的潜在增长率是2.5%。对比来看,2030年中国经济体量会超过美国,如果考虑到人民币升值的趋势的话,这个结果会到来的更早。

从微观层面来说,中国这几年涌现出了更多优秀企业,特别是在高科技和消费领域,涌现了一批龙头和独角兽。

此外,中国巨大的消费潜力的释放,也意味着有一个潜在的巨大增长可能的市场。中国人均GDP现在超过1万美元,我们预测到2025年会达到1.5万美元,2030年达到2万美元。中国中产阶级的人数会超过4亿人,比美国整个人口还要多。

最近这几年,不仅股票,中国的债券也越来越受到环球机构的青睐。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目前在3%以上,美国的目前在1.5%左右,和中国有150个基点的差距。欧洲的国债更是在零利率甚至负利率附近。所以中国越来越成为全球投资者青睐的投资市场。

《红周刊》:可外资机构对中国的配置一直是不足的,这是什么原因?

胡一帆:这也很好理解,海外的基金有80%以上是欧美基金,他们有home buys的特点,就是偏向于投资自己国家,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国家更了解。从历史上来看,全球基金的投资规模一定是以美国为主,然后是欧洲,再次是新兴国家。

所以,之前我们看到的配置都是在新兴国家的配置中,再进行对中国的配置。但从最近两年的趋势中,我们很清楚地看到,很多海外基金要求直接对中国做配置,他们不满足于在新兴市场国家中对中国做配置。

另外,如果今后中国的基金规模继续上涨,我想中国在全球投资当中的占比也会越来越高。

《红周刊》:摩根史丹利公布一组数据显示,亿万富翁的财富花了近20年才翻了一番,而在2020年,亿万富翁的财富增长了50%多。这些资产超过九位数的人,现在对资产配置有什么要求?

胡一帆:中国现在的造富速度在全球最吸引眼球,中国现在亿万富翁的人数已经和美国相当,甚至略有超过,这跟我们飞速的经济发展是相关的。也因此对财富管理有了更多的要求,我们看到了几个趋势。

第一,现在对财富管理的要求不仅是持有一些产品或者获得一些收益,而是对资产配置有了更明确的要求。投资者希望资产达到保值、增值和传承的目的,所以更在意资产的流动性、长久性和传承,我们称之为“3L原则”。具体来说,流动性,是指要满足日常所需的各种支出;长久性确保投资者的长期生活质量;传承是指一部分财产留给子女,一部分留给社会,我们叫legacy(编者注:直译为“遗产”)。

第二,投资者对多元化的要求变得更丰富了起来,特别是对跨国别、跨外汇、跨资产类别的多元化方式有更多需求。

我举一个跨资产类别的方案,就是很多投资者不满足于只配置股票,他要实现一个稳健的、有防御性能的资产配置,所以可能还会配债券和一些另类资产,例如一些基金或可持续投资。

我们做过调查,发现如果进行全球范围的配置,资产整体的波动性是相当低的。但如果只是配置在特定的资产或国别上面,可能受政策和市场波动的影响会比较大。所以全球性的多元化配置正在成为一个新的趋势。

最后,现在对于可持续投资的热情越来越高,在中国的新富人当中,我们看到年轻人以及女性的占比越来越大。而这些投资者往往是对地球的未来更加关心,这也是瑞银这几年致力的方向。

《红周刊》:这些资金的偏好是怎样的?

胡一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险偏好,但整体呈现了一个理性的预期,比如对于资产增值的预期,可能会有每年6%-8%的收益目標,基本很少有人说给我一个20%的回报,因为高回报也意味着高风险,投资者会考虑自己可不可以承受这么高的波动性。

其实我们知道,即使是6%的增速,财富在20年后也会翻一番。所以这些富裕人群的资金更多考虑的是长期增值,而不只是关心短期的收益,因为长期投资是一个相对更能带来回报的方式。

猜你喜欢
投资者资产企业
聊聊“普通投资者”与“专业投资者”
纠纷调解知多少
2018上海企业100强
资产组减值额确定方法探讨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报告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