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路径浅析

2021-07-07 20:29王泽宇
经济师 2021年5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信息化

王泽宇

摘 要: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信息化时代,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新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新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提供了重要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推动5G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量子技术快速发展,促进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国防现代化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

关键词:信息化 中国特色 新型工业化道路 中国共产党 新使命

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1)05-235-03

一、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经验及教训

西方第一次工业革命标志着工业化的开始,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变革,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工业化进程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西方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1.西方资本主义传统工业化道路通过圈地运动,以掠夺自然资源为代价, 造成严重的環境破坏和生态失衡。发展工业化的重要前提是资本的投入,例如英国通过对殖民地的残酷掠夺和血腥的奴隶贸易,从海外掠取了大量的能源、原材料和廉价的劳动力。这些发达国家为了争先发展本国经济,不顾他国利益过度开发并大肆掠夺自然资源,对工业上产生的大量废气、废水、废渣、粉尘等污染物随意排放,既浪费了大量自然资源,又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这种不均衡的经济发展状况,造成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2.前苏联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传统工业化模式由于长期片面强调重工业,以牺牲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为代价,以牺牲人民群众的暂时利益为代价,致使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和经济结构严重畸形,人民生活水平长期以来提高缓慢。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苏联重、农、轻三者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例关系为6:2:2,其中军工业在重工业中占比达80%,由于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严重失衡以及服务业的发展严重滞后,导致社会经济发展迟缓,人民生活水平极低。由于不尊重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严重破坏了工农关系,影响和动摇了人民对社会主义的信心与信仰,动摇了国家的政治基础,并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我国的传统工业化进程在发展中出现了两大问题:一是以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为代价,工业依靠工农产品剪刀差积累资金,大量的农村人口被束缚在土地上,只能从事单一的农业劳动;二是以牺牲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传统的工业化模式投入大产出少,速度快效益低,先污染后治理,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方式,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既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又影响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我们不能再重复发达国家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 只能探索一条高科技、高效益、低污染、低能耗、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二、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论依据

实现工业化,这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是我国摆脱贫困而富强起来的基本保证,也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更是中华民族众多仁人志士矢志不渝为之奋斗终身的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工业化,并郑重提出走一条高科技、高效益、低污染、低能耗、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论依据。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们党全面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做出的正确决策。西方国家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大约用了两百年时间完成了工业化,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这些国家虽然在工业化时期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由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和不合理开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污染和破坏,并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直到20世纪70年代,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相互推动并得以快速发展。我国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起步较晚,比西方发达国家晚了一个多世纪。我国在建设初期,由于基础差、底子薄,经济水平处在极度贫困落后的阶段,经济发展受到了各种限制,实行的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制度。为此,个体、私有经济的发展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还受到严重的限制和排斥,妨碍了市场作用的发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因此,汲取国际国内工业化的经验和教训,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新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新使命。

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们党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对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影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进入21世纪以来,高技术的不断创新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对人类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极为巨大的影响。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科技革命突飞猛进,信息技术率先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成为推动工业化发展的强大动力,使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开始进入信息化和智能自动化的时代。二是科学技术活动日趋社会化、规模化和全球化,世界范围的科技经济交流进一步加快,并导致了人才、科技、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日益加剧的跨国竞争。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果断地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正确决策。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们党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得出的正确结论。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资源少、劳动力过剩、生产力水平不高。鉴于这样的国情,我们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不能盲目照搬别国的发展方式,但可以借鉴别国的先进经验,分清有利和不利因素,剔除糟粕,取其精华,走出一条高科技、高效益、低污染、低能耗、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三、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途径

1.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信息化的汹涌高潮正在席卷全球,如何正确处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各国执政党都面临着信息化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工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信息化是推动时代进步的强大引擎,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强大都离不开工业化的物质基础和信息化的技术支撑。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来看,传统工业化道路存在着诸多弊端:一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尤其是城乡二元制结构,它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障碍;二是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式发展方式生产效益不高,造成了资源浪费,使环境污染加重;三是不重视农业、轻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剩余劳动力严重,就业岗位有限,资源配置失衡;四是缺乏信息技术支持,产业改造缓慢,生产效率低,企业竞争力差。因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我们党的历史使命。

2.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着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向前飞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拥有的尖端技术研究难度极大,但如果研究成功,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增强综合国力有着重大意义。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三大领域为主导,通过对人才、技术、资本、市场的高效融合,以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目标,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快速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利用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实现我国工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我国的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 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受传统因素影响,我国传统产业从总体上看生产方式还比较落后,自动化程度不高,资源利用率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因此,我们必须依托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促进产品推陈出新,不断提升我国的科技软实力。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任何时期任何国家都是把科技和教育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我国也不例外,更是把“科教兴国”赋予全新的含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中国正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科研创新投入大量的经费,并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加大科技和教育投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培养大量国家建设急需的创新型高科技人才、管理人才、技术工人和服务人员,使劳动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鼓励科技创新,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在国際竞争中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结束语

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到后期的产物,用信息化推动工业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的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就迎来了信息化时代。面对信息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我们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英隆.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新型工业化的特殊性[J].经济评论,2003(4).

[2] 方烨,李佳鹏.资源浪费根在制度缺失[N].经济参考报,2005-07-14

[3] 吕政,郭克莎,张其仔.论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经验与教训[J].中国工业经济,2003(1)

[4] 黄范章.从世界的视野看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J].中国工业经济,2003(6)

[5] 张寿正.新型工业化——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1)

[6] 吕政.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探讨[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2)

[7] 叶帆.试析新型工业化道路下的战略创新[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3(2)

[8] 张丽.实现现代化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J].理论学习,2003(4)

[9] 戴了.国际金融中心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关系分析——基于对香港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1)

[10] 李翔,邓隆.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7(2)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甘肃兰州 730107)

(责编:吕尚)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信息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贾康:“中国特色”的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
“中国特色”的低速电动车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