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理念下农林院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探索

2021-07-07 14:53张立倩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19期
关键词:物联网工程工程教育认证

[摘 要] 在工程教育认证的推动下,如何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并持续对课程进行改进是物联网工程专业研究的焦点,也是培养符合现代化岗位人才需求的基石。在产出导向下,农林院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建设更是需要进一步探索。通过探讨物联网工程专业教育认证的背景,探讨并论证了基于农林院校的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培养模式、课程评价与持续改进方法,能够为相关院校培养新一代物联网工程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 OBE;工程教育认证;物联网工程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互联网+与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以物联网工程专业为例”(NGJGH2019393)

[作者简介] 张立倩(1979—),女,内蒙古赤峰人,工学博士,内蒙古农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网络工程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物联网与网络通信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 N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19-0034-04    [收稿日期] 2020-11-13

物联网工程专业从2010年教育部批复30个本科专业后,逐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截至2019年,全国计算机类专业中,物联网工程专业点增至532个。与此同时,高职、高专类学校也纷纷与学校特色结合,设立物联网工程专业。目前,国内有近千所各类本科、专科、职业类等院校设立了物联网工程或相关专业[1]。随着专业的发展和建设,教育部计算机类教育指导委员会对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不断进行完善,制定各类规范[2] (P6-29)、编写规划教材、举办实践技能大赛等。随着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对专业的工程教育认证又提上了新的日程。从2006年开始,我国高等院校开始广泛开展工程教育认证。至2019年6月,已通过物联网工程专业教育认证的高校为1所,新申请物联网工程专业认证的高校为18所。截至2019年底,已通過物联网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的学校有2所。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物联网工程专业发展的10年间,专业发展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实现工程教育认证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进行工程专业认证过程中,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强调,在确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采用什么样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最终能够使学生取得什么样的学习成果是最主要的。所以从专业建设的角度看,制定总体专业的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内容不是简单的事情,是一个闭环的不断改进的过程。

自我校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以来,学院和专业负责人就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培养目标、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3] (P6-29)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思考,制定了2016版的培养方案。但是2016版培养方案与工程教育认证的融合不够深入,所以在2019年,开始启动新版培养方案的修订,将教育部计算机教指委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研究专家的顶层设计与专业教育认证相融合,促进专业建设。

为了完成培养方案的制定,我校成立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统筹协调。学院工作小组组织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教师,并聘请行业企业相关人员,共同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在各方积极配合和深入研讨后,规范了课程设置,按照学科大类,制定前三学期一致的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为专业大类招生做好充分准备。

一、面向OBE理念培养目标的确定

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学生毕业5年后达到的目标,也是后续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学习成果评价的基础,所以制定合理的专业培养目标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针对2016级毕业生,我院进行了就业和专业培养目标的调查。调查发现,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占17%,已就业的达到69%。工作主要集中在大数据企业、IT企业、银行信息部门等。学生对专业培养目标的满意度达到90%,不满意的地方集中在专业实践课程和企业实习等方面,为专业培养体系的改进提供了方向。

我校属于农林院校,需要结合我校农、林、牧、水、草、乳、沙等优势学科,适应社会需求,制定具有学科交叉特点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工程能力的复合应用型物联网工程师,坚持服务于自治区智慧畜牧、智慧农业和自治区经济建设。培养目标分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三大类,如表1所示。

二、面向OBE理念专业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

(一)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

专业培养方案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标杆。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也就是成果导向教育OBE。OBE理念中强调,教学的过程和内容最终能够使学生取得什么样的学习成果,怎么才能取得这些学习成果,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些成果,总之就是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如何培养学生,如何评价培养的学生的问题。

所以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时,可以采用反向设计的方法,以学习成果为起点,反向进行课程设计、开展教学活动、进行课程和学习成果评价、持续改进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等。从而体现的不是教师想要教什么,而是学生达到学习成果需要什么课程支撑的问题,如图1所示。

(二)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

按照OBE理念,在进行了毕业生调查、企业调查之后,我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制定了符合农林院校专业特点的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结合我校优势学科,侧重农业物联网和物联网开发方向,设立课程体系。课程主要包括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

学科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围绕思想政治类课程、英语和体育开展,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综合思想政治认识水平。在提升思想道德修养的基础上,培养英文文献的阅读和分析能力,同时具有强健的体魄。素质通识教育课程是为了学生在入学的军事教育和毕业时的就业教育方面获得良好的锻炼,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贯穿劳动教育,丰富劳动教育内涵。学科基础教育奠定工科类学生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能够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并应用于物联网工程专业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专业基础必修课围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置,学生具备本学科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猜你喜欢
物联网工程工程教育认证
从本科专业认证浅谈教学秘书工作效能提升
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机械工程专业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学生能力达成度评价体系设计
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导向的材料成形CAD/CAE/CAM课程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