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与金属热处理”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2021-07-07 05:55马冰洋齐小犇尚海龙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19期
关键词:探索与实践课程思政

马冰洋 齐小犇 尚海龙

[摘 要] 课程思政是高等院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为了使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职业道德品质,以“工程材料与金属热处理”课程为抓手,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论述了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探讨了将课程思政内容有效地融入“工程材料与金属热处理”课程内容和教学各个环节中的具体措施:熟练掌握课程内容,深挖课程思政元素;找寻课程切入点,科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完善课程考评体系,增加思想政治育人效果评价。

[关键词] 课程思政;工程材料与金属热处理;探索与实践

[基金资助] 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B1-0217-20-007-01-024);上海电机学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项目(A1-6101-20-002-08-34);上海电机学院教研教改项目(A1-6101-20-002-08-17)

[作者简介] 马冰洋(1985—),男,河南濮阳人,博士,上海电机学院材料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复合材料及薄膜材料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19-0173-04     [收稿日期] 2020-11-26

一、引言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1]上明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2]明确要求“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体系”,“不断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随后,2018年9月教高(2018)2号文《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发布[3],文中强调“要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着力推动高校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在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由此可见,高等院校的课程思政工作十分重要,要做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需要高校教师深入了解研究所教授的专业课程,认真备课,将思想政治内容和专业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更为重要的是,知识的传授主要还是依托课堂教学这一平台,因此,高校教师要以课堂教学这一平台为抓手,创新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将课程思政内容巧妙地融入教学过程当中,润物细无声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全国各大高等院校围绕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形式、方法及路径等,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

二、“工程材料与金属热处理”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工程材料与金属热处理”课程主要面向材料类及机械类等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开设,是此类专业重要的必修课和核心课程。该课程主要通过向学生讲授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及金属材料热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揭示材料的工艺、性能、组织结构及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使学生在了解工程材料相关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针对不同使用环境选材的能力,为以后从事材料及机械类等相关工作奠定专业知识基础。因此,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课程,对于树立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品质十分必要,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通过课程教学,“工程材料与金属热处理”的课程思政要达到以下几个教学目标:首先,要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思想,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其次,通过国家在材料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让学生认识到材料在国家安全、国家生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再次,要提高学生遇到问题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和产品质量意识,进而通过思想政治教育重点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社会责任和大国工匠精神;最后,结合我国资源现状、技术水平、环保压力等,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

三、“工程材料与金属热处理”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作为材料类及机械类的专业基础课程,“工程材料与金属热处理”既是对前期基础课程的总结和应用,又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课程将从材料的基本知识、成分设计、组织结构调控、制备加工工艺及性能和应用等方面,向学生系统介绍工程材料与金属热处理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针对典型机械零件合理选择材料的能力,以及制定正确材料制备加工工艺的能力,为后续从事相关专业领域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工程材料与金属热处理”课程的授课内容主要包括工程材料力学性能、工程材料的基础知识、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热处理模块、金属材料模块及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模块五大部分,以上模块为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入和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合理的课程设计,在各个模块中都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巧妙地融入,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专业素养。

“工程材料与金属热处理”课程所教授的内容适用面非常广,在机械制造、材料工程、车辆工程、航空航天装备等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为课程教学提供了非常充足的素材和案例,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巧妙融入提供了方向,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入相关的素材和案例,进而在这些素材和案例中挖掘出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等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而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巧妙融入。另外,相比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这些素材和案例的加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也更有利于润物细无声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四、“工程材料与金属热处理”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案

鉴于“工程材料与金属热处理”这门课程在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对其开展课程思政改革是十分必要的,而该课程丰富的授课内容为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入和开展提供了可行性。然而,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巧妙地融入课程中,并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也十分具有挑战性,原因就在于这门课程具有知识点多、内容抽象、陈述性记忆性内容较多、缺乏推理性等特点。传统教学过程中,课堂上一直处于教师讲学生听的状态,教师容易限于平铺直叙的僵局中,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课堂教学效果差,往往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更遑论思想政治教育了。因此,针对“工程材料与金属热处理”课程的特点,与时俱进地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有针对性地创新教学方法,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完美融入教学过程是极其必要的。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工程材料与金属热处理”课程的方式和方法。

(一)熟练掌握课程内容,深挖课程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的实施主体是教师,要想将课程思政内容有机地融入专业课程中,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认真备课,对专业课程的授课内容具有深入的理解,熟练掌握课程中的每个模块、章节和知识点,为课程思政的融入奠定专业基础;其次,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授课教师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因此,需要授课教师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及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为课程思政的融入提供理论支撑;最后,要针对不同的专业课程内容,融入与之对应的合适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做好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使课程思政内容有机地融入专业课程之中。对于“工程材料与金属热处理”这门课程,主要从激发爱国主义情怀、树立哲学思維、培养职业道德品质、根植环保发展理念这几个方面举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如表1所示。

(二)找寻课程切入点,科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通过深入挖掘获得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之后,还应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的方式方法,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科学融入,使得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组合、紧密相连,既能达到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又能实现思想政治育人的目的。因此,在融入的过程中,既不能浮于表面,造成教学内容和课程思政元素“两张皮”,导致课程思政育人的效果甚微;又不能过度植入,生搬硬套,导致专业课程内容和授课目标难以完成。本课程的思想政治建设尤其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科学融入,努力寻找合适的切入点,通过案例分析、视频演示、分组讨论等多种方法手段,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自然地融入专业课程之中,真正做到课程思政内容的润物细无声式浸透。

例如在绪论教学中,介绍材料发展的历史部分,要通过讲解人类文明历程与材料的密切联系,正是材料的进步引领了人类文明不断前行,而我国历史上各时代的材料技术几乎都走在世界的前列,从而彰显我国材料发展的悠久历史,提升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和专业认同感。在工程材料力学性能部分,放映泰坦尼克号轮船海难事故的相关视频,引入讲述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海难失事原因为设计选材时考虑不足所致,提醒学生在未来工作零部件设计和选材时要具有专业精神,考虑欠缺或不足可能会引起灾难性事故,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质量意识,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金属与合金的结晶、二元合金的结晶部分,通过讲解材料的结晶需要能量起伏、结构起伏、浓度起伏,这些包含在“量变到质变”哲学思想之中。另外材料的强韧性是一对矛盾体,而通过细化晶粒则可同时提高强度和韧性,这又包含在辩证统一的唯物主义哲学里。培养学生的哲学意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材料中的理论本质,站在哲学的高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在金属塑性变形的微观机理部分,介绍位错理论进展的历史,位错概念最早由沃特拉于1905年提出,但并未引起重视。人类在尝试揭示金属的强度谜团过程中经历了无数失败之后,终于,泰勒在1934年提出位错在晶体中连续运动造成了滑移,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位错理论才真正得以建立和发展完善。而随着表征技术的进步,直到1950年透射电子显微镜问世后,位错的存在和运动方式才得到实验证实。培养学生的科学家精神,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发现来之不易,对科学的认识也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有强烈的信念才能坚持下来。在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部分,列举美国政府发布的征税产品建议清单,清单中中国信息和通信技术、航天航空、机器人、医药、机械等行业产品竟然“上榜”,通过对比分析中外相关材料技术,突出中国材料发展中的“卡脖子”问题,以及中国科学家在攻克这些难题上付出的艰辛和努力,首先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的远大志向,而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看到科学对人类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从而崇尚科学,积极创新,培养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良好的学风,扎扎实实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

(三)完善课程考评体系,增加思想政治育人效果评价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仅能考核学生的课程知识点掌握情况及学习态度等,而对课程育人效果的评价有所欠缺,专业思想政治课程的考核评价不能照搬照抄传统课程的考核方式,不仅要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进行考评,更应该加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考核评价。目前高校在“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s Based Education,OBE)理念下制订的课程体系,强调的是学生的需求和可持续发展[4]。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考核,也必须包含对学生获得感的评价[5]。例如,可以将开展了课程思政班级和未开展课程思政班级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若开展课程思政班级的学生更加积极踊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讨论中来,并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专业知识之间建立起联想的桥梁,能够自由地转换,说明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具有显著提高。

五、结语

大学生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开展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对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以“工程材料与金属热处理”课程为例,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探讨了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课程内容和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的可行性及具体的实施方式,为课程思政的开展提供了参考和支撑。

參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1).

[2]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2018-04-04) [2020-11-20].https://xcb.cqnu.edu.cn/info/1021/1894.htm.

[3]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EB/OL].(2019-12-31)[2020-11-20].http://jwc.xju.edu.cn/info/1166/1914.htm.

[4]申天恩,斯蒂文·洛克.论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J].高校教育管理,2016(5):47-51.

[5]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28-29.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and Metal Heat Treatment

MA Bing-yang, QI Xiao-ben, SHANG Hai-long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Shanghai Dian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China)

Abstrac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curriculum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help students establish the spirit of patriotism, stimulate their sense of national pride, and cultivate their professional ethic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course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and Metal Heat Treatment as a starting point for the study.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fessional courses, it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nd the concrete measures of integrating the contents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course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and Metal Heat Treatment in various aspects of teaching: to master the course content and to excava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the course; to find the breakthrough point in the course and integra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lements into the course scientifically; to improve the course evaluation system and add the evalu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 into the system.

Key word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ngineering Materials and Metal Heat Treatment;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猜你喜欢
探索与实践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