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特征及空间差异研究

2021-07-08 08:54王益华黄一昀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1年6期
关键词:苏中苏南苏北

王益华,黄一昀

(1.扬州瘦西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2.江苏省工程勘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1 引言

自1990年以来,江苏省的城市化水平一直在稳步发展,特别是2000年以后,城市化的规模和速度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目前,江苏省城市人口占比已达60%以上,城市化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时期。这点类似发达国家同样经历的起步—加速—成熟的城市化发展三阶段特征[1]。文章以江苏省为例,对各县市地区城市的发展过程进行全面分析,探索城市化差异的发展过程和空间差异特征。

2 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江苏省的城市化发展显示了阶段性的特征。1949年,全省共有城市10个,建制镇703个;2005年,城市数量是40个,建制镇是1025个。江苏城市化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开始阶段

从1949年到1969年。全省的城市人口数量增长迅速,城市化发展情况良好,市镇人口从425万人增加到793万人,是总人口年均增长速度的3.25倍。

2)稳定发展阶段

从1970年到1989年。在这期间,城镇人口从954万人增加到1546万人,增长了58.1%,城市化的进程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

3)加速发展阶段

从1990到2005年。这期间,全省的地级市从11个增加到13个,县级市从14个增加到31个,城乡总人口同比增长56.2%,城镇总人口比例由22.43%大幅上升到42.56%。

4)高速发展阶段

从2006到2015年。在这一阶段,城市人口从3265.51万增加到3758.69万,增长66.84%,城市人口比例从1998年的31.5%上升到2015年的50.5%[2],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

3 江苏省的城市分布空间格局

江苏城市空间分布特征差异较为明显,从南向北存在一定地域梯度。苏南城镇分布最为聚集并且较为平衡,苏中次之,而苏北就比较疏落,在长江沿线地区集中分布特征突出,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江苏省城市化的区域差异

江苏的各城市在三个地区的分布是不均衡的,苏北、苏中、苏南的城市数量分别占有全省的22.8%,33.5%和49.7%。从城市的分布密度看,苏北略低于苏中,但远低于苏南[3],存在着中间高、南北低的区域不平衡情况。苏南除南京市外,苏州、无锡等城市城镇密度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沿沪宁线城市较为聚集[4];长江北岸和京杭大运河的沿线城市分布密度较高;苏北只有徐州城市密度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4 江苏省城市化空间差异分析

4.1 空间自相关分析

空间自相关是检验某一特征要素的属性值是否显著地与它相邻空间点上的属性值相关联的重要指标,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5]。正相关表示某单元的属性值变化情况与临近单元具有相同变化的趋势,负相关则正好相反[6]。在地理学领域,地理统计学数据主要来源于研究对象在空间地域的抽样,从而分析出各种地形地物的空间演变规律和空间格局。本文所采用的是局部自相关方法。

局部自相关分析的影响因素包括:

①当不存在全局空间自相关时,确定可能被遮挡的局部空间自相关的定位信息;

②确定影响点位置或者空间变化值;

③寻找与全局空间自相关结论不一致的局部空间自相关位置。空间位置为I的局部Moran’sI的计算公式为:

局部Moran指数检验的标准化统计量为:

E(Ii)和ⅤAR(Ii)是理论期望和理论方差。局部Moran'sI的值大于数学期望,并且通过检验时,显示存在局部的正空间自相关;局部Moran'sI的值小于数学期望,显示存在局部的负空间自相关。

经济发达地区主要分布在地级市市区,从南向北依次形成三个经济实力高峰;地级市市区中苏州、无锡局部自相关系数较大,是经济发达地区,自相关系数大于0.8,是“热点区”。经济次发达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苏锡常地区的县市,该区域各县市的自相关系数大都在0.4到0.8之间,在空间上集中分布。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区域主要分布在苏中、苏北地区。其中,在长江以北、淮安市以南的地区,欠发达和不发达区域连片分布,空间自相关系数均在0到0.4之间,构成全省县域经济实力的一个谷地。在苏北地区,以徐州市、淮安市、连云港市为顶点构成的三角形内部,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区域集中分布,空间自相关系数位于0到0.4之间,形成北部的一个“冷点区”(见图1)。

图1 局部空间自相关系统分布图

4.2 江苏省城市化的空间差异

由于自然条件、历史原因、地理区位、区域发展政策的差异,造成全省各地市的城市化水平存在明显的南北梯度差异[7]。江苏省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地区为苏南,始终领先全省。苏中的经济增长速度要高于苏北,近年来,苏中地区城市化水平增长最快,由2000年的23.57%增长到2015年的51.6%。苏南城市化发展速度次之,年均增长约1.09%。苏北城市化发展最慢,年均增长仅0.81%(见图2)。

图2 江苏各城市城市化水平

5 结语

综上所述,江苏省的城市化发展存在明显的特征:①城市分布总体情况是东南部沿长江两岸和沿太湖地区的城市比较聚集,向北明显减少;苏北地区的城市密度约为苏南地区的一半。②城市化水平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性,城市化水平的空间阶梯状明显,城市化水平的变化存在两极化的趋势。③江苏省城市化水平呈现出苏南—苏中—苏北逐渐递减的分布特征,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具有相关性。因此要积极发展核心城市,根据区域优势和资源基础等进行产业结构的整合和升级,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利用优势发展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型产业。

猜你喜欢
苏中苏南苏北
苏中革命历史纪念馆被授予“扬州市华侨文化交流基地”
苏中少年英雄——周银海
苏南年俗亦动人
苏中掘港的悠悠年昧
CSAMT在苏北月亮湾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喊一声苏北大平原
八路军新四军的苏北整编始末
图说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抗战时期苏北民众对新四军的认识
近代苏南义庄与基层社会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