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来了,你准备好“慢慢变老”了吗

2021-07-08 01:27奕名
百姓生活 2021年5期
关键词:渐进式吴江退休年龄

奕名

2021年3月12日,新华社授权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基于对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受教育年限增加、劳动力结构变化这四方面因素的考虑,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促进人力资源充分利用。随即,“延迟退休真的来了”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话题。

把有经验有技术的人留在岗位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特聘专家、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吴江说:“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实际上是着眼于2035年,这是一个长远的目标。稳步渐进式地延迟退休年龄,有助于使整个就业形势在进入老龄化社会过程中完成平稳过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纪南表示:“当前就业形势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

吴江说:“这是未来15年的主要矛盾。招工压力会越来越大,有经验有技术的人越来越少。因此势必要把有经验有技术的人留在岗位。如果退休较早,就会造成人才的浪费。就业问题,是延迟退休要化解的两大现实矛盾之一。”

吴江指出:“中国正处于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过渡阶段,后工业社会的经济形态主要是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衡量的是人的智力而不是体力。所以工作年龄延长对劳动者来说不成问题。”

按照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65岁以上属于老年人。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退休年龄,也普遍都在65岁以上。吴江进一步指出:“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对化解人口老龄化的矛盾也有积极意义。退休的人越多,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的压力就会越大。事实上,70%的退休人员完全是有劳动能力的,或是处在健康状态的。”

高科技岗位是为年轻人准备的

延迟退休年龄是否会影响年轻人就业?这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

吴江指出:“答案是否定的,要看现在年轻人就业的主要渠道是什么。高科技的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显而易见,很多工作岗位都被淘汰了,但也创造了更多新的工作岗位,就像工业革命中汽车代替马车一样。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的工作岗位依靠高科技、互联网、大数据,都是为年轻人准备的,潜力非常大。”

吴江进一步举例说:“现在很多制造业岗位都消失了,但是先进制造业和新兴服务业则不然。北京服务业在GDP的占比已经超过80%,绝大多数新兴服务业的岗位都是给年轻人的。未来就业都是高技术、高知识、高智慧的岗位,所以根本没必要有任何担忧。”

为何实行延迟退休

中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是男职工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说:“这一规定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据当时人均预期寿命、劳动条件、用工方式等诸多因素确定的。但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退休年龄总体偏低的问题就显得十分突出。”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有2.54亿,占总人口的18.1%,预计“十四五”期间,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中国面临着从轻度老龄化进人中度老龄化阶段发展的态势。

数据还显示,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到2019年,已经提高到77.3岁,城镇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已超过80岁。因此,在人均预期寿命延长的背景下,延迟退休被视为破解劳动力供给短缺、挖掘老龄化社会人力资源的重要举措。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原会长宋晓梧表示:“与过去相比,劳动条件已大大改善,对于老年人来说,延迟退休可以更好地发挥他们的能力,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而在新增劳动力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已经超过了一半,平均受教育年限也在不断增长,达到了13.7年,开始工作的年龄相应推后。这表明,现行退休年龄不适应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也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此外,从人口赡养率上来看,实行延迟退休也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指出:“2019年中国参保赡养率和缴费赡养率分别是37.7%和47%,如果不调整现行政策,到2050年参保赡养率和缴费赡养率将分别超过81%和96.3%;但若采取渐进式改革方案,最终男性65岁、女性60岁退休,到2050年参保赡养率和缴费赡养率预计为51.4%和65.5%。”

如何实施延迟退休

1.延迟退休有很长的过渡期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指出,小步调整,简单理解就是延迟退休不会“一步到位”,而是采取渐进式改革,用较小的幅度逐步实施到位,每年延迟几个月或每几个月延迟1个月,节奏总体平缓,经过若干年过渡期完成改革。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书长房连泉指出,从研究层面讲,绝大部分学术同行倾向于一年延迟三个月或四个月,这样既起到渐进的作用,又不会像一年延迟两个月、六年才能延迟一岁那样时间过长,各个群体能够普遍接受。

2.延迟退休不会搞“一刀切”

金维刚介绍,延迟退休不会搞“一刀切”,不是规定每个人必须达到延迟后的法定退休年龄才能退休,而是要体现一定的弹性,增加个人自主选择提前退休的空间。从客观上讲,不论是从不同职业群体、不同岗位的就业稳定性和工作强度看,还是从个人身体状况、家庭需求和价值追求看,都存在较大的差异,由此产生的诉求各不相同,有的人希望多工作,有的人希望早退休。

延迟退休应充分考虑这些多元化需求,在统一实施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文化传统和历史沿革等情况,增加弹性因素,允许个人根据自身情况和条件,选择提前退休的具体时间,充分体现改革的灵活性和包容性。

3.延迟退休将有相应配套政策跟进

金维刚强调,延迟退休是一项系统工程,与之相关的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非常多,需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一方面,过去一些与退休年龄相关的政策,要随着延迟退休进行相应调整;另一方面,延迟退休也会带来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需要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及时跟进。只有统筹兼顾,配套措施到位,才能确保延迟退休平稳落地、顺利实施。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执行研究员孙永勇认为,可以允许人们选择按原来的退休年龄退休,拿原来的养老金,同时也应允许人们选择以更高的退休年龄退休,拿更高的养老金。

医生、教师“现身说法”

关于延迟退休,有医生表示,应该不同职业区别对待,中医医生年龄在60岁以上属经验丰富期,而外科医生因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比如体力、视力、动作灵活性等影响,在60岁以上应停止做手术。内科医生退休应该在70岁左右,主要依靠他们宝贵的临床经验指导年轻医生,帮助年轻医生成长,把控科室医疗质量。

也有医生认为,具体退休年龄,不主张划一个固定年龄标准。有的医生身体好,年逾花甲,尚且精力充沛;有的医生身体不好,可能不适合继续工作。充分尊重老医生的个人意愿是前提,不将年龄作为唯一标准。应当设定考核制度,对老医生的身体状况、业务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然后结合其个人意愿為其确定合适岗位。

有教师表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可以延迟退休,但这个政策应由教师自己选择是否延迟退休,而不是硬性规定,给教师以较大的选择余地。对于身体条件许可的教师来说,完全可以延迟退休。一来可以发挥自己的余热,为教育事业做更多的贡献;二来还可以为家庭增加收入,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猜你喜欢
渐进式吴江退休年龄
世界主要经济体 退休年龄都定在了65岁及以上
基本收入的理论构想与渐进式实现路径
浅谈退休年龄和养老保险相关问题的思考
娘做的面
娘做的面
轻熟女“渐进式”省钱保养计划
发达国家实际退休年龄男64女63
渐进式教学在泌尿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渐进式转变
中国退休年龄制度中的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