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搞好中国(海南)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

2021-07-11 02:14石磊李惠
职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康养海南省海南

石磊 李惠

海南省技师学院作为海南省规模最大的一所集学历教育、职业培训、竞赛基地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综合性技工院校,先后被评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建设学校、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在专业建设、校企合作、国际交流、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实践,成果显著。2021年,人社部批准同意建设“中国(海南)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如何构建多层次、模块化、高质量的技能课程体系、开发完整高效的培训课程资源、引进优秀师资、深化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等问题成为海南省技师学院需要深入探讨和实践的课题。

一、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

(一)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

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国家统计局、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0%。与此同时,国家“全面三孩”政策放开,健康照护、养老护理、家政服务、职业育婴员、保育员等康养服务从业人员的缺口逐渐增大,加上我国康养产业起步较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这些因素导致中高端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康养产业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与行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不相匹配。因此,加快培养康养服务技能人才,提升康养行业整体服务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适应地域特色

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降水丰富,常年无冬,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在22℃~27℃。岛上植被丰茂,物种丰富,森林覆盖率超过50%,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高,空气质量优,素有“天然氧吧”的美誉。海南“健康岛”“生态岛”的旅游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每年都吸引着国内外大量游客。在建设自贸港大背景下,海南省积极创新旅游业态,呈现出“旅游+文化体育”“旅游+健康医疗”“旅游+养老养生”等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构建“一核两极三区”的健康产业发展格局,海南发展康养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适应政策导向

2013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指导性文件,为国家康养产业的顶层设计制定了先行制度。2018年,海南建省建立经济特区3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赋予海南经济特区更加开放的新使命,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等顶级配置为海南增添了强劲动力,也为康养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支持院校增设一批家政服务相关专业。2020年,人社部等5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实施康养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的通知》,提出充分利用现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实训基地,在全国建成10个以上国家级(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目标任务。伴随海南省“多规合一”的实施、59国免签政策的落地以及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实施意见》《海南省康养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等文件的发布、实施,海南康养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逐步完善。

二、建设目标

结合海南自贸港的发展实际,融入海南本土特色,建设一流的康养专业品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适应现代社会需要、具有现代综合服务理念和服务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健康与社会照护服务人才;打造海南康养培训品牌,建设国家级、国际化、中高端康养人才培训设施和体系,成为区域性康养培训中心;高质量服务海南康养产业发展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三、建设思路

(一)坚持长短相结合,拓宽办学思路

所谓坚持长短相结合,即坚持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两线并行”,共同促进康养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

一是多措并举解决康养专业招生难问题。康养专业设置时间不长,家长、学生对其普遍认识不足,全日制招生难度大,应从校企合作办学、扩大招生对象、优化培养方式等方向突破。面向初中以上畢业生、企业在岗职工,采取校企合作订单班、校校联合招生等方式开展招生工作。二是认真抓好职业培训。定期举办康养专业社会化培训,开发符合需求的康养培训项目及资源,加强从业人员实际工作需要的课程学习以及技能培训力度,大力开展康养服务人员岗前培训、专业技能提升培训等工作,弥补从业人员工作上的短板。

(二)建立合作联盟,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基地建设、人才培养应紧跟产业发展趋势,积极建立政、行、校、企四方合作联盟,成立专家委员会,定期举办论坛,就海南省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开展交流、研讨,积极促进产教融合,发挥政府部门的政策优势、相关协会的行业优势、企业的项目优势和院校的专业优势,共同探索合作新模式,合力带动专业发展。

一是加强校政合作,创造良好的办学条件。通过与相关职能部门的互通,在项目资金、专业建设、师资引进、职业培训、招生就业等方面寻求相应支持,指导、协调学院与行业协会、企业、职业院校之间进行合作,促进专业发展与产业发展相适应。

二是加强校行合作,指导专业标准开发。通过与相关行业协会以及研究机构的合作,了解人才培养标准,组建行业专家团队,加强学院专业标准开发,聘请行业专家到校讲学,指导构建优质的教学体系以及课程体系。在基地设立研究院,建立海南园林康养与园艺疗法研究中心,开设园林康养服务技能等课程。

三是深化校企合作,助力人才培养。从产业发展、设施建设配备、业务运营、管理模式、康养项目研究开发等方面详细了解康养企业发展情况,在职业培训、共建实训室、学生顶岗实习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与省内外高端、知名康养企业合作开设订单班。企业全程参与教学,共同制定并反复论证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将教学过程融入企业生产实际,对接职业标准,满足产业需求。与海南省康养行业的优秀企业共建产学实训教学基地,在实训教学中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提升学生实训操作技能水平。

四是加强校际合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与省内外各大院校的沟通合作,充分调研了解其他院校康养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学科设置、实训室建设情况,为基地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借助高校优势资源,加强在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学生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开展康养相关专业“3+2”分段或连续培养试点项目,不断拓宽康养专业学生的升学渠道。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康养名师团队

康养专业作为海南省技师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一个新分支,从现有的师资来看,大部分教师为酒店管理方向的专任教师,康养专业的教师较少,因此,师资队伍建设要坚持将“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一是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全面系统加强康养系列课程学习,并深入企业,加强岗位技能实践。二是聘请相关行业专家到校讲学,在康养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计与开发等方面给予相应指导。三是通过公开招聘,引进经验丰富的企业一线人员到校兼职,打造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团队,充实教师队伍,完善康养专业师资结构。

(四)开展国际合作,引入国外先进培训课程体系

乘着建设海南自貿港的东风,基地建设应站高望远,创新发展思路,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将技工教育、技能培训工作逐步向东南亚国家放开,积极探索“一带一路”项目合作模式。一是对标国际上具有先进家政服务水平的国家,如菲律宾、日本等,在基地建设完成并发展成熟后,招收留学生或与菲律宾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领域的合作。二是与东南亚的人力资源公司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引进菲律宾家政服务行业优秀师资和培训课程体系,打造菲律宾家政服务业特色与海南家政服务业特色相结合的创新型家政服务人员培训体系。

(五)引入大师工作室,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支持引进世赛健康与社会照护项目专家、技能大师到学院建立大师工作室,在工资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向引进人才倾斜,从而吸引和留住人才。引入大师工作室,不断加强康养教研团队建设,做好课题研究、师资培养、成果辐射等工作,创新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打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优质平台,引领专业深入发展。

(六)加强技能竞赛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培、以赛促研”的理念,在扎实做好康养专业教学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职业技能竞赛。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将世界技能大赛健康和社会照护项目的竞赛标准转化为职业教育培训标准和课程,促进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康养服务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水平。

(七)健全康养培训体系,履行社会服务职能

基地建成后,充分利用基地优质的实训条件及师资力量等资源优势,发挥地方政府主体作用,协同各部门、行业、企业、机构等健全康养服务人员培训体系。一是为省内外康复医疗、养老机构及校企合作单位开展职业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及技能鉴定与考核提供平台。二是拓展职业技能鉴定类型,为同类院校康养专业及学生提供实训场地和教学服务。三是申报健康和社会照护项目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基地,通过世赛树立品牌效应,发挥好基地的引领作用。

(作者单位:海南省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康养海南省海南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为海南停留
海南省肿瘤医院
森林康养地试点,可以先粗后细
是海南省还是海南岛?
海南省农垦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