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幼小衔接,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2021-07-11 19:14韦红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1年20期

韦红

摘要:幼小衔接问题一直是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观察分析幼儿进入小学后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难适应现象来加强人们对幼小衔接的重视,探索怎样使幼儿更顺利的实现由学前向小学过渡的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重视幼小衔接、注重儿童发展、探寻内在规律

一、幼小衔接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幼小衔接是整个教育阶段中首个重要的衔接环节,衔接得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幼儿未来的发展,因此,这一问题一直得到较大的关注与重视。

所谓“幼小衔接”,一般指幼儿进入小学前家长、学校、幼儿所参与的各种活动,可看成是为帮助幼儿衔接幼儿园和小学前后学习环境所需付出的准备。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是一个系统整体,有连续性也有阶段性,连续性要求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相衔接,前者为后者做铺垫,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一个重要拐点,是儿童主体对变化的外界环境重新适应的阶段,幼儿的社交能力是社会性适应中很重要的内容,是儿童交往、学习、生活的基础和保证,如果幼小衔接进行得不顺利,孩子身上就会出现睡眠少、身体疲惫、食欲不佳、体重下降等一系列现象;心理方面表现为精神负担大、情绪很低落、自信心明显不足等;直接导致社会性方面的人际交往不顺、厌学,以及学习成绩差。由于社会中独生子女占大部分,而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由于受到大人们的恩宠甚至溺爱,使他们感觉到“唯我独尊”、“要我独享”,凡事以“我为中心”的倾向,产生“人人为我”的心理体验,这种心理倾向与要求和社会交往所需要的“平等合作”等原则产生突破,时间长了,他们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有着不能合群、比较自私等影响社会过程的表现。

二、 当前幼小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衔接的单向性。不少幼儿园把幼小衔接当作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来做,积极开展了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无论是在教育教学要求、内容、方法、作息时间方面都主动向小学靠拢,而小学与幼儿园的衔接太少,形成衔接工作的单向性。教育实践证明,双向准备才是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有效途径。

(2)衔接的片面性。幼小衔接工作往往会出现片面性,重视知识准备,轻视能力培养,仅仅关注儿童认识了多少字,会做了多少算术题,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不关注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正常交往能力、抗挫折能力等。仅关注儿童的生理健康,忽视心理健康。

(3)衔接的表面性。很多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仅停留在表面上。例如:背着书包上学,延长活动时间,每天适量布置作业等。而幼儿真正的适应能力、有意注意的持久性、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制力等被忽略了。

三、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1)应该端正学前教育思想。大家知道,幼儿教育属于启蒙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其任务不只传授知识,还要养成幼儿有健康的体魄与良好的品质。幼儿园应切实为培养下一代负责,严格按照幼儿教育的规律组织教学,绝不能拔苗助长。

学前教育的重心应放在为小学打基础,明确自己的任务是为学校教育做准备,幼儿园不能使用小学教材,否则不仅会加重幼儿的负担,还会降低他们入学后学习兴趣与积极性,造成他们智力的停顿和延缓。幼儿园应该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幼儿心理、生理、智力及行为习惯方面,为幼儿入小学作好准备。特别需要在教育教学中重视培养幼儿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概括能力,提高他们组织及控制能力,以及创造性想象及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2)认真做好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日常联系工作。建立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之间的联系。幼儿园教师要参加小学教师的教学活动,参加研究幼小衔接的系列研讨会,与小学一年级教师之间进行教育教学教研双向交流活动,使双方及时交流、相互了解、密切配合,互相补充。这才是搞好幼小衔接的主要前提。

幼儿园教师在了解小学一年级教学情况的基础上,例如教学内容、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要求等,才能为完成幼小衔接工作,幼儿园大班就要进行必要的安排及适应性训练。小学教师也要深入研究幼儿教育的特点和具体内容,接着根据一年级授课大纲要求,适当地对新生进行各种适应性训练,才能在儿童生理及心理上顺利适应幼小之间过渡。

(3)必须加强幼小教材的连续性和系统性。这是做好幼小衔接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幼儿学习兴趣起着重要作用。假如幼小教育内容重复,就会使幼儿对所学内容兴趣降低,上课听讲注意力不集中,作业马马虎虎,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反之,若幼小教学内容出现明显脱节,会造成儿童对所学知识理解上的严重障碍,对所学新知识失去兴趣,丧失了学习信心,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必须组织幼儿园大班教师和一年级教师对幼小教学内容认真分析比较,仔细调查研究,做好幼小教学内容衔接工作。

(4)充分做好幼儿入学前的心理准备。要顺利完成幼小科学衔接,一定要重视一个客观因素:实现幼小之间时间及环境的柔性过渡。这样做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极其重要。可以從以下着手:①用心培养幼儿上小学的兴趣;②全方位营造循序渐进的外部条件;③想方设法培养幼儿意志力;④严肃认真地做好幼儿毕业离园工作。

(5)科学指导家长掌握正确的幼小衔接方法,家园配合,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儿童从学前到小学的过渡阶段,家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工作包括端正家长对儿童入学前后要求的认识态度,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及学校对儿童入学过渡的要求与教育措施,了解子女的各种情况,掌握正确的家教方法。许多家长在幼儿入学准备的问题上,往往产生各种不正确的认识。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小学及家长都很关心的问题,落实好它需要幼儿园、小学的课堂改革,还需要家长热心支持和观念的改变。总之,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幼儿园、小学及家长三方共同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