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脱贫攻坚时代小凉山彝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探索

2021-07-12 13:20康璇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实践探索乡村振兴

摘   要:小凉山地区是彝区、山区、贫困地区三重叠加区域,在各方帮扶下已经全部“摘帽”。脱贫摘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从贫困发生地来看,贫困发生的主要地是在农村。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突破,乡村振兴接续而上。乡村振兴以产业振兴为基础,但是超越了产业发展和经济范畴。它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议题,涵盖了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多个领域,要求我们必须真正从乡村本位出发,探索出一条乡村崛起的可持续路径。为此,针对小凉山彝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后脱贫攻坚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聚焦产业兴旺,筑牢发展根基;聚焦生态宜居,发挥生态效益;聚焦乡风文明,推进智志双扶;聚焦治理有效,完善乡村治理;聚焦生活富裕,推进小农增收。

关键词:乡村振兴;小凉山;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21.02.008

文章编号:1009-6922(2021)02-41-09

贫困是人类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长期困扰国家和地方发展的重大难题。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013年,中共乐山市委六届五次全会提出确保先于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乐山一直在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奋勇前进。

小凉山彝区包括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金口河区,是彝区、山区、贫困地区三重叠加区域,2017年底这里的贫困发生率为8.45%,是四川省平均水平的3倍多。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差距大、人才队伍缺乏、陈规陋习多,这些都是挡在小凉山彝区脱贫路上的“拦路虎”。2018年,沐川县退出贫困县序列;2019年,金口河区退出贫困县序列;2020年2月,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乐山所有贫困县均退出贫困县序列,全市469个贫困村(省定贫困村259个,市列贫困村210个)全部退出贫困村行列,6.8万户、21.2万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市实现整体脱贫的目标。脱贫摘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从贫困发生地来看,贫困发生的主要地是在农村。在摆脱贫困的基础上利用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双重”战略优势,乘势而上,对于彻底解决贫困地区的“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的全面升级、农村的全面进步和农民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全面小康目标下小凉山彝区脱贫攻坚的基本情况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已经如期实现。2019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55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109万人,下降66.8%;贫困发生率0.6%,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1]四川省实现50万人脱贫、1482个贫困村退出,31个贫困县达到摘帽标准,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底的9.6%下降至2019年底的0.3%。[2]乐山市2019年全年退出省定贫困村33个,有1.26万人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为0。

消除贫困是一个多层次的目标,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评价要素是经济指标,但高水平的脱贫状态还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生存环境等一系列指标的提高。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四川省提出的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的“三个翻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目标,以及“两不愁三保障”、贫困县“一低三有”、贫困村“一低五有”、貧困户“一超六有”、群众认可度等指标。在此基础上,本文仅选取了部分数据指标反映小凉山彝区脱贫攻坚的情况。

(一)定量描述

1.地区生产总值。小凉山彝区地区生产总值约占乐山全市的7%左右,三个区县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排在全市的后三位,总体上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从2010—2019年的数据来看,小凉山彝区三个区县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均低于乐山的总体增速,基本上处于后三位。截至2019年底,小凉山彝区三个区县的地区生产总值共计131.25亿元,是2010年的(58.76亿元)的2.23倍,总体上实现了“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图1   小凉山彝区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速

(单位:亿元、%)

2.城乡居民收入。小凉山彝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均低于乐山全市的平均水平,但是总体呈稳步增长趋势。从2010—2019年的数据来看,截至2019年底小凉山彝区三个区县的城乡居民收入分别都实现了“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图2   2010—2019年小凉山彝区城乡居民收入(单位:元)

3.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010年,小凉山彝区的公共财政收入占全市的22.46%;2019年,占全市的10.87%。从2010—2019年的数据来看,截至2019年底,乐山市的公共财政收入实现了“比2020年翻一番”的目标,是2010年2.55倍。但是小凉山彝区由于经济发展落后,税源结构单一,地方财政收入增长有限。

图3   2010—2019年小凉山彝区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单位:亿元)

4.贫困发生率。小凉山彝区深度贫困与自然条件、社会治理等因素交织,贫困面广、程度深,贫困发生率均高于全市和全省的贫困发生率。目前,小凉山彝区全部脱贫“摘帽”。

图4   2010—2019年小凉山彝区贫困发生率(单位:%)

5.农村居民就业与收入。小凉山彝区各区县政府积极统筹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实施职业技能、农村实用技术等五大培训,着力提升贫困群众劳动技能。并通过东西扶贫协作,引导东部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等到贫困地区领办企业,创建就业扶贫载体(就业扶贫车间、劳务合作社、家庭农场等)17个,促进贫困群众就业增收。从2010—2019年数据来看,小凉山彝区各区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但农村居民收入绝对值还略低。另外,小凉山彝区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对差距在缩小,但绝对收入差距在扩大。相对收入缩小主要是因为进城务工收入的快速增长,而不是家庭务农收入的增长。

图5   2010—2019年小凉山彝区农村居民人均

纯收入情况(单位:元)

6.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与恩格尔系数。贫困是居民实际生活消费和所享福利水平中的负向反映,贫困家庭致贫原因多样性(如因病、因残、因学、因灾、缺技术、缺土地、缺资金等)使恩格尔系数在特定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对某些特殊群体未必能全面反映贫困程度,即恩格尔系数在一些地区微观贫困测量中可能失效。[3]但是结合小凉山彝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还是能大致看出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发展情况。从2010—2019年数据来看,小凉山彝区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在逐年下降。小凉山彝区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恩格尔系

图6   2010—2019年小凉山彝区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单位:%)

数表明农村贫困人口在食品支出上的消费比重降低,用于其他方面的支出比重增加,间接反映了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逐步改善。在脱贫攻坚各项政策的全力支持下,精准脱贫即期效应得到显现,温饱型农户在减少、小康型农户在增加。

(二)定性描述

1.交通线路。脱贫攻坚时期,小凉山彝区加快建设仁沐新高速犍沐马段、峨汉高速、乐西高速等贫困地区对外大通道;抓实“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贫困地区农村公路窄路基路面合理加宽、危桥改造、生命安全防护工程。2010—2019年,乡村道路通畅与大交通建设工程39.40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756.4公里。

2.安全住房。小凉山彝区在脱贫攻坚政策的支持下,统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彝家新寨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土坯房改造等住房建设,确保贫困群众既住上安全房子又不背上沉重债务负担。2010—2019年,小凉山彝区彝家新寨建设工程36.69亿元,建设彝家新寨村396个、住房建设28119户,建成易地扶贫搬迁住房5458户23772人,完成率100%;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四类重点对象”农房改造完成4473户;实施农村土坯房改造1603户。

3.教育扶贫。小凉山彝区在脱贫攻坚时期全面推进控辍保学、学生营养计划改善、贫困学生资助等工作,推进免费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贫困生资助计划和劳务培训等工作。认真落实学前保教费减免、15年免费教育、彝区“9+3”免费职业教育等各类教育资助政策。另外,针对贫困地区群众对子女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适龄儿童学习积极性不高、辍学现象突出等问题,在四川省率先试点实施“青少年教育促进计划”,通过对学生、家长、老师分类分层设置奖励办法,提升学生勤学、家长督学、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4.医疗卫生。小凉山彝区严格落实了贫困患者就医“十免四补助”“两保三救助三基金”等政策,推行市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实现市级医疗机构“一站式”即时结算。加大城乡对口支援、县级医院托管、专家下派坐诊等力度,小凉山彝区县级综合医院全部达到二甲以上。全力降低贫困患者自付比例,小凉山彝区符合条件的贫困患者住院个人支付比例控制在5%以内。

5.基层治理。小凉山彝区针对部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过度依赖政策兜底的问题,探索实施“劳动收入奖励计划”,通过以工代赈、以奖代补等方式,对依靠就业增收和种养产业增收的贫困户按比例给予奖励,有效提升了贫困群众劳动致富积极性。建设“积分超市”,推行积分管理,激发了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村民自治。通过开展以移风易俗、“德古”调解、“亲情”融合、“双高”治理为主要内容的除陋习育新风行动,引导彝区群众通过村规民约、家族自治、干部示范、社会监督等方式,严控聘礼金种类和限额。目前,小凉山彝区聘礼金平均下降50%,节约不攀比浪费已渐成风气,因婚致贫、因婚返贫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二、后脱贫攻坚时代小凉山彝区乡村振兴面临的突出问题

2020年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2020年以后,我国农村发展的重点任务将由脱贫攻坚时期重点解决贫困乡村区域性贫困问题,转向解决乡村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由解决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绝对性贫困问题,逐步转向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相对性贫困问题。虽然在脱贫攻坚的助力下,小凉山彝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相较于其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相对落后。

(一)产业基础初具,但可持续发展能力弱

1.产业发展同质竞争。产业振兴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产业定位和产业选择极其重要,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区经济今后的发展走势,所以必须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特点进行选择。由于缺乏精准定位、缺少长远规划、与市场需求脱节、市场预警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小凉山彝区产业不同程度地存在同质化现象。比如,在选择扶贫项目时,没有充分考虑自身资源特点以及市场需求,盲目跟风效仿,看到其他地方养殖黑山羊、土鸡,种植核桃等走上致富道路,也投入大量财力和精力发展这些产业。但由于缺乏产业规划、市场敏感度不足,再加上销售方式和营销渠道单一等,导致农民“丰产不丰收”。再比如,虽然产业融合条件下乡村旅游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但并不是所有的乡村都适合发展旅游产业。小凉山彝区许多乡村自然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民族特色鲜明,看似具备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先天条件,但回顾国内外乡村旅游的“优等生”可以发现,它起源于大城市的郊区,是依托城市的人口、交通、区位、资金等条件而应运而生的,所以乡村旅游有自身发展规律和产业延伸半径。由于小凉山彝区现有地理、区位、交通等因素的限制,这里可进入性相对较弱、周边地区的人口基数不大、消费潜力未充分释放,某些乡村所谓的“旅游”目前只是基于脱贫攻坚的扶持初步完成了部分基础设施的建设,其相关配套设施还很不健全,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2.村级集体经济羸弱。小凉山彝区村级集体经济全面脱“空”,这意味着村集体经济要肩负起强村富民的重任。彝区地理位置偏僻、山高路陡、交通不便,有些村镇适宜种植茶树、中药材、林木、水果等,但受制于区位、交通、信息等往往错失良机,资源优势很难转化为发展优势。村集体经济“虚”转“实”后,村党支部书记担任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长,在传统的党政干部角色外还要兼任发展经济的“领路人”角色,除了行使政治管理职能还要谋划经济发展,这对村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凉山彝区村庄空壳化、农户空巢化、农民老龄化问題不断加剧,发展村集体经济缺人,更缺带头能人和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多数村级集体经济刚刚起步,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产业发展过度依赖政府和其他力量的扶持,自我发展可持续性不强。无资源、无人才、规模小、效益低、带动能力差、发展模式单一等问题使集体经济在推动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等方面作用发挥不明显。

3.生产要素流通不畅。产业扶贫和产业振兴的根本是要以市场为导向来参与竞争。竞争能力的形成有赖于生产要素的流通。但是目前小凉山彝区生产要素双向流通的渠道并未畅通。一是土地要素。土地是农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生产要素流入农村,最终都要聚焦在土地上。小凉山彝区在脱贫攻坚的助力下,部分地方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在各方帮扶下修建了安置房或者彝家新寨住房,部分农民进城务工、置业。进城农民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未被充分覆盖的时候,土地是他们最重要的保障要素。但是农村的土地被闲置、住房被空置,土地没有通过流转和利用的方式被激活的情况下并未让农民真正获得权利价值上的收益权,土地的这种保障作用就形同虚设。二是劳动力要素。劳动力流动能带来资金、知识、技术等要素的聚集,乡村振兴最终要靠高质量人才支撑农村产业兴旺,靠高素质人口支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9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9077万人,西部地区输出农民工8051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27.7%。小凉山彝区由于贫困、落后本来就引不来人、留不住人,农村人口更多地单向流入城市,出去的多是能者、勤人,留下的多是弱者、懒人。三是资本要素。乡村发展目前资本最为匮乏,但是因担心“资本下乡”会带来“非粮化”“非农化”的问题,于是资本流向农村还面临诸多阻碍。四是技术要素。小凉山彝区农村依然面临着农业技术仍然落后、农产品技术含量低、农作物标准化不足等突出问题。

(二)绿色基底深厚,但生态价值转换率低

1.发展与保护的冲突。根据《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小凉山彝区属于生态功能区(其中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还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区。限制开发与发展落后的冲突长期并存。作为低开发经济区域,小凉山彝区必须紧随主体功能区划中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的发展方向,建立与自身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相配套的产业体系。小凉山彝区交通不便、工商业基础薄弱,除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矿产开采业(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域内只允许适度开发能源和矿产资源)和农产品加工业外,没有发展其他工业和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只能发展农业。延伸到农村,乡村产业业态和发展规模必然受到不利影响。

2.资源惠及本地有限。小凉山彝区自然资源禀赋独厚,森林覆盖率高,水资源总量充沛,矿产储量丰富,但是绿色基地未转换为惠农富农的生态价值。比如,小凉山彝区依托水资源修建了各类水电站,但是本地企业,特别是农业加工企业的电价并没有享受到更多的价格优惠。马边茶叶是当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黄金叶”,但是当地茶叶加工企业的电价属于一般工商业电价。马边茶叶企业规模总体都不大,电价是其主要的生产成本之一。按照2019年7月1日起执行的《乐电网目录销售电价表》,工商业及其它用电比农业生产用电大约要贵0.08元/千瓦时。本地生态资源创造的价值却没有更多地惠及本地发展。

(三)乡风大为改善,但精神贫困穷根未除

小凉山彝区移风易俗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还没有完全实现精神上的脱贫。一是思想观念落后。小凉山彝区虽然“一步跨千年”,但是社会文明程度低,村民的文化习俗、行为习惯、思想道德等方面存在诸多陈规陋习,存在比家支、讲等级、婚丧嫁娶铺张攀比、卫生习惯差、封建迷信屡禁不止等落后观念和生活陋习。二是内生动力不足。小凉山彝区依靠政策拖动、干部带动实现了脱贫,由于扶贫政策和扶贫资源向建卡贫困户倾斜,政策导向出现的偏差形成负向激励,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贫困人口的“福利依赖”,使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严重缺乏。有的受小农思想限制,封闭落后,安于现状;有的在发展产业中受挫,致富信心不足;有的素质较低,缺乏发展致富的能力。内生动力不足将在乡村振兴中暴露一些潜在的问题,比如:养“懒”人、惯“赖”人,不当发展的积极人、不做前进的自主人,成为发展产业的看客、农村社会的闲人。

(四)基层秩序好转,但社会治理问题突出

历史上彝族先民就有游牧轮耕的习惯。小凉山地区相较于周边的大凉山及其他部分深度贫困地区,总体条件略好。为了解决生存困境,各类人员自发搬迁至此的事情时有发生。但是因为随意性大、未办理户籍迁移手续,人户分离的情况层出不穷。这导致他们不能加入当地村集体经济组织,也不能享受相关优惠政策,自发聚集点最终形成“两不管”的真空地带:属地政府无权管、原户籍地无力管。比如,峨边的茗新村原为来自美姑、昭觉、冕宁、甘洛等大小凉山八个区县的1200余名彝族村民陆续自主移民,住进了沙坪茶场空置的危房,自发成为了“似村非村”的自主移民聚居点“八县村”。在未形成正式的建制村之前,这里的社会问题异常突出。因为茗新村的特殊性、典型性、棘手性,峨边举全县之力帮助这些村民解决了户籍问题并将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但是“八县村”到茗新村的形成过程具有不可复制性。因此,面对类似自发搬迁引起的基层治理难度十分大。另外,尽管小凉山彝区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改变,长老习惯法制度被全盘打碎、宗法管理被极力压制,但是由于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内部社会运行还或多或少地受到传统的影响,“人治”重于“法治”的现象还时有发生。除此以外,社会痼疾仍然存在,尽管外流贩毒人数、本地新滋生吸毒人数都大幅下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覆盖率大幅提升,但毒品、艾滋病问题是部分群众致贫返贫的重要根源,小凉山彝区要克服这个顽瘴痼疾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五)农民收入增加,但小農致富能力不强

根据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全国小农户数量占到农业经营主体98%以上,小农户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90%,小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4]小凉山彝区贫困人口部分位于二半山和高寒山区,居住分散,户均经营规模小,而且地块特别零散,“巴掌田”非常普遍。可以说,小农户是小凉山彝族山区发展的基本面,小农经营格局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在此基础上,小凉山彝区各区县政府通过建立产业扶持基金、发放小额贷款,大力鼓励贫困群众因户施策发展小种植、小养殖、小买卖等产业,试图把“户力”汇聚成“村力”。但是基于贫困小农户自身的特点、小凉山彝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农业生产的周期性等因素,小农户大多只是农业生产者而不是经营者,只能从事简单的农产品初始生产,农产品基本都是自产自销,高增值的后续产业链(包括加工、储藏、包装、设计、运输、销售等)在小凉山彝区是无力接续的。即使有相关企业参与,也是中小型家庭作坊式的小微企业,缺少具有品牌引领效应的龙头企业,这就导致向外拓展农产品市场存在很多瓶颈,又缺少高效的产业化组织支撑,其生产性资源的分散性、微型性、多样性与产业发展的集中化、规模化、标准化常常是相互矛盾的,结果就是小农户对市场反应滞后,无法对接大市场,在农村地区为农民提供的增收途径单一。已经脱贫的小农户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仍然是作为廉价的劳动力而非发展的主体参与其中,其参与市场竞争的武器只能是低价格应对,最后小农户通过本地农业获得的收入只能是补充来源(外出务工收入是家庭主要收入来源)。

三、后脱贫攻坚时代小凉山彝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建议

绝对贫困的难题暂告一个段落,但这绝不意味着贫困现象已经终结,相对贫困的问题仍然横亘于眼前。造成相对贫困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后脱贫攻坚时代,像小凉山彝区这样的民族贫困山区在一定时期内依然会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而区域内的反贫困主战场依然在农村。只是缓解相对贫困问题的重点不再是生存问题,而是发展质量的效益问题和发展成果的共享问题。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突破,乡村振兴接续而上。乡村振兴以产业振兴为基础,但是超越了产业发展和经济范畴。它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议题,涵盖了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多个领域,要求我们必须真正从乡村本位出发,探索出一条乡村崛起的可持续路径。

(一)聚焦产业兴旺,筑牢發展根基

产业发展既是精准扶贫的不二法宝,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小凉山彝区脱贫攻坚战在各方力量的努力下已经奠定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后脱贫攻坚时代要协同好产业发展规划,衔接好产业发展道路,探索特色发展出路,对接好产业与市场。

1.产业精准定位,突出主导产业。在产业定位时,小农户因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限制难以完成,因此各县级政府应当组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队伍予以指导,并坚持“主导优势产业,发展特色产业”的原则,摸清近年来产业的发展动态,充分了解所发展的产业的组成、结构和运作机制等,预测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再充分结合小凉山彝区各区县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定位特色产业,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在产业发展衔接时,进一步巩固壮大脱贫攻坚发展起来的效益好、经验足、风险小的传统优势产业。在探索特色产业时,应充分考虑小凉山彝区各区县的自然环境、交通运输条件、种养殖条件等,打造综合效益高的特色产业,切忌盲目跟风。

2.延伸产业链,培育龙头企业。小凉山彝区传统小农生产的模式短期内不会改变。在此前提下,必须围绕农业进行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充分利用小凉山彝区农产品原料的优势,重点培育一批本地农业加工企业,着力壮大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本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对农产品深加工、进行精优食品和都市农业的品牌包装,形成“产加销”一体化产业链,把原料“红利”留在产地。这样既能提高产地农产品效益,也能降低加工企业的原料成本、运输成本等,还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农业经济效益,带动当地小农户创业就业[5]。

3.促进要素流通,激发发展活力。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放在城乡联动的大框架中来推进,促使城乡要素从单向流动(乡村流向城镇)转为双向流动,着力加强从城镇向乡村的流动。“资源和要素只有流转起来才能产生财富、实现财富增值”[6],乡村产业发展的本质是来自城乡的资源、资金和劳动力在乡村空间上的合理组合,这意味着资源和要素要突破原有区域,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流转。小凉山彝区要发展必须进一步疏通城镇劳动力、工商资本、技术、信息、数据等下乡的障碍,特别是要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使农村土地配置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中拥有更大的空间。具体而言,土地方面,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下要强化集体所有权的话语权,特别是对荒芜土地和限制农房的处置权;鼓励和引导城市居民融入乡村享受田园生活、长期租用农村空闲农房、创新开发农地资源以进行创业,要保障农户承包权的既得利益增长,合理引导农民意愿和适合自身能力的发展方向,将土地转换为价值,激发乡村消费市场、资本市场、资源市场的崛起;要赋予新型经营主体更多的土地经营权,促进土地经营权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劳动力方面,要鼓励农村人才回流,在农村更多地进行免费培训、职业教育,鼓励农村中的青年和妇女创业以及大学生的回乡创业;支持鼓励具有故土情结、家乡情怀的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和参与乡村治理。资金方面,大力鼓励和支持工商资本到农村创新创业,要鼓励银行、保险、信托、期货等金融机构创新开发农村金融产品,为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提供充足的金融服务。农业技术方面,地方政府提高农业科技资金投入,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鼓励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和乡村企业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和科技攻关,加快创新成果城乡间转移转化。

(二)聚焦生态宜居,发挥生态效益

尽管生态功能区发展和保护的矛盾长期存在,但是保护是从更高、更长远的视角来部署发展大计。小凉山彝区依然要坚守绿色发展的底线,坚持生态优先,以绿色发展来统筹全局,将小凉山彝区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家园。

1.借力绿色优势,坚持差异发展。小凉山彝区是生态功能区,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比较丰富,工业污染相对较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绿色农业、生态产业和特色旅游业均具有较大市场潜力。各区县应根据其自然禀赋、发展水平和功能定位,紧扣资源的绿色开发与产业绿色布局,建立绿色有机食品的原料生产和深加工基地;以生态绿色为基底,依托小凉山彝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各类风景名胜区等资源,在靠近景区或者有特色优势的乡村有选择性地发展乡村旅游。在脱贫攻坚下已经启动的乡村旅游点要尽快完善吃、住、游、购等配套设施,走差异化发展之路。

2.完善补偿机制,促进价值转化。应根据“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构建重点生态功能区与其他主体功能区间的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优化主体功能区定位方向下的利益分配机制,使重点生态功能区实施保护的政府、集体和个人都能获得更多的经济补偿。建立市场化生态保护机制,运用洁净能源配额制、碳排放市场交易、生态安全体系建构的共同责任分担机制等,推进用能权、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的有效实施。关于小凉山彝区资源价值惠及本地的问题,向省上和国家相关部门积极呼吁,扩大生态功能区涉农加工企业优惠的范围,将类似茶叶加工企业生产用电按农业生产用电价格执行,尽可能降低涉农企业的生产成本,并反哺农民。

(三)聚焦乡风文明,推进智志双扶

物质脱贫已经完成,摆脱“精神贫瘠”未竞。针对“穷脑袋”的村民,要逐步带领他们转变观念,以“富脑袋”促进“富口袋”,进而形成乡村振兴的良性循环。

1.坚持扶志不松,激发内生动力。一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扶志工作。积极、持续地向小凉山彝区群众宣讲乡村振兴思想,提振群众信心,激发勤劳致富的热情。二是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乡村领路人的模范带头作用,引导群众遵纪守法、移风易俗,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克服“等靠要”思想,撸起袖子加油干。三是创新方式让村民参与其中。小凉山彝区乡镇通过制定村规民约、采用积分超市管理办法抵制陈规陋习、弘扬文明风尚、激发内生动力取得了初步成效,还可以借鉴山东的“公岗扶贫”方式,以贫服贫、以贫扶弱,让相对贫困的村民在公益性岗位就业中获得稳定收入,并且互助帮扶了其他“老弱病残幼”群众。四是发挥乡村文化精髓的价值。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价值体系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唤醒贫困群众心理底层的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传播社会主义现代化進程中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重塑劳动光荣的乡村社会心理,培育创新致富的脱贫文化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坚持扶智不落,提升致富能力。乡村人才振兴的体现是具备智和能。一是加强基础教育,阻断代际贫困。持续保证财政资金对小凉山彝区教育的投入,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通过教育工程加强落后地区的学前教育、基础教育、特殊教育及高等教育来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从根本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二是加强技能教育,授之以渔。通过精准定单式的培养培训,针对职业农民、进城农民工等群体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帮助他们从技能上和行动上获得致富的一技之长和看家本领;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号召和组织农业技术专家下乡教学,向落后地区群众以及基层扶贫工作者传授农业技巧。

(四)聚焦治理有效,完善乡村治理

在现有贫困治理思维和做法的基础上,围绕乡村振兴的战略布局,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1.坚持党建引领,强化政治担当。脱贫攻坚中党的领导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同样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固本之举。小凉山彝区由于发展相对落后,在一定时期内,党委、政府帮扶的手还不能完全抽开,以党建促脱贫攻坚结束后还需要以党建促乡村振兴。一是落实各级书记齐抓振兴机制,市委书记履行好主体责任,牵头制定工作措施;县委书记当好一线总指挥,及时研究解决“三农”重大问题;乡镇党委书记发挥好关键作用,集中精力抓重点工作、重点任务落实;村党组织书记立足本村实际,积极主动开展工作,推动各项措施落地。二是创新驻村工作机制与帮扶制度,探索组建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参与的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优化配合机制,精准助推乡村振兴。

2.加强三治融合,健全治理体系。一是落实村规民约深化自治。小凉山彝区各乡镇基本都分别制定了村规民约,下一步是要不断引导群众自觉践行村规民约,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实现移风易俗经常化、婚丧事务规范化、民间习俗文明化、文化活动常态化,让群众真正过上“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新生活。二是融情入法推进法治。面对彝族乡村社会中法律落地难、执行难的现实困境,除了不断加强立法工作和法治宣传、彻底消除乡村法律盲区、提高农民的法治素养和维权能力外,还要因地制宜地利用民风民俗中的情感链接来更好地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小凉山彝区继续发挥好“德古”分会的作用,将“亲情工作法”和“德古调解法”应用于具体问题中,注重从法律的角度对当事人进行教育、解释和劝导,促进当事人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三是抓好德治弘扬正能量。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乡村建设为主题,突出抓好农村乡风民风和文化生活建设。

(五)聚焦生活富裕,推进小农增收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要提高农民收入。既然以小农户为主体的农户家庭经营是农业经营形式的基本面,那么就不能忽视小农户,不能缺少小农户的积极参与,不能阻碍其分享发展成果。

1.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生产条件。重点提升与小农户配套的生产性基础设施条件,重视修建或完善生产便道、小型灌溉设施,有效改善生产条件,整体增强农户家庭的生计保障能力。

2.借助电商平台,打通连接渠道。在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完善乡村道路内部网络体系以及与县级路网接驳的前提下,增加彝区仓储设施建设,培育一批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构建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流通网络体系;借助电子商务平台,特别是专门加强偏远贫困地区的农产品网络销售服务平台建设,探索新的生产与需求关系,致力于进一步精简中间环节,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降低资源的无谓损耗。比如,邮政终端网点多、覆盖范围广,如果发展电商,能有效缩短中间环节。

参考文献:

[1]2019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人[N].光明日报,2020-1-24(03).

[2]侯冲.去年我省1482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0.3%[N].四川日报,2020-1-25(02).

[3]郭君平,曲颂,夏英.参与式社区综合发展减缓消费贫困的净效应及其精准性:以恩格尔系数为贫困测量指标的实证分析[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7(11):112.

[4]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R/OL].(2017-12-14)[2020-07-28].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nypcgb/qgnypcgb/201712/t20171214_1562740.html.

[5]刘琨,刘学敏.产业精准扶贫面临的困境和对策[J].中国发展观察,2019(23):36.

[6]杜志雄.充分认识产业发展规律促进乡村产业健康发展[J].中国发展观察,2020(Z2):15.

[收稿日期]2020-12-26

[作者简介]康璇(1985—),女,四川会理人,中共乐山市委党校编辑部副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基金项目]2020年乐山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后脱贫攻坚时代小凉山彝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探索”(项目编号:SKL2020B10)。

猜你喜欢
实践探索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微课程”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实践探索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