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高年级写作教学策略探究

2021-07-13 12:00罗榕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36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念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罗榕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各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受到教师的青睐,或者说重新回到了教师的视野中。其中,生活化教育理念是比较典型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由于其教学方式新颖、教学内容丰富等特点,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成为小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模式。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念;小学高年段;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36-0141-02

Research on Writing Teaching Strategies of Senior Grade in Primary School Under the Concept of Life Education

LUO Rong  (Yuqing Primary School,Wuyishan City,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reform,a variety of new teaching ideas by the teacher's favor,or back to the vision of the teacher. Among them,the concept of life-oriented education is a typical new teaching means. Due to its novel teaching methods and rich teaching contents,it has been highly praised by the majority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teaching mode in primary education.

【Keywords】Life education idea;The senior years of primary school;Chinese writing;Teaching strategy

作文寫作一直是小学语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成为大多数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尤其小学高年级阶段,由于作文字数要求以及内容难度的提高,很多学生出现“害怕作文写作、对作文写作不感兴趣”等现象,导致语文教学难度增大,语文教学实际效果难以取得进一步提升。对此,教师要将生活教育理念融入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对语文知识进行认知和理解,并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体验、感悟各种优秀书籍传达的积极精神,从而提高语文写作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综合化发展。

1.生活教育理念的基本含义及其优势

生活教育理念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础,指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进行学习和探究的一种教学理念。该教学理念反对学生“死读书、读死书”,反对强迫学生死记硬背,主张教育和生活保持一致性,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知识,在知识学习中解决实际问题。由此可见,生活教育理念的重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学习能力,让学生摆脱以往被动学习的状态,转而以主动、认真的学习状态面对以后的学习生活,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生活化教育可以运用在各个学科中,尤其是小学阶段,每一学科的内容都和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运用生活化教育理念可以拉近学生、知识、现实三者的距离,从而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对于语文写作教学来说,生活化教育理念具有以下优势:①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避免出现雷同作文、抄袭作文等现象。②让学生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这样学生写出的作文就会更准确,从而避免出现实质性错误。③让学生了解先进的思想并形成良好的思想情感,这样学生写出的作文就会更加真实、更具感染力。

2.小学高年级学生存在的写作问题及原因

(1)抄袭现象明显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作文在难度上有了明显提高,首先是字数由之前的300字左右上升到500~600字,其次作文的题材和格式类型都有了明显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学生都出现“害怕写作”“畏惧作文练习”的不良情绪,并且在教师布置作业后,都会通过抄袭例文、优秀作文来完成作业。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对班上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分析发现,导致学生作文抄袭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是教师自身的教学方式不当,导致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写作态度和写作习惯,最终导致学生的写作能力受到不良影响。

(2)作文内容不流畅

一般来说,小学高年级阶段作文的基本要求是语句通顺、层次分明,能结合所学知识,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情感。但是,通过分析发现,大多数学生的作文都没有达到以上标准,反而存在表达不清、层次混乱、用词不当等问题,如“爷爷摔倒在地上”这句话中的“摔倒”有很多学生错写成“摔到”。除此之外,还有个别学生不会正确运用标点符号,存在标点符号运用混乱的情况。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真阅读了学生的课堂作文,并抽时间进行相关测试,通过测试发现,作文内容不流畅的主要原因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写作技巧不够重视,导致学生的写作方式缺乏合理性。

(3)作文缺乏真情实感

写作教学之所以重要,不仅是因为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占有很大的分值,还因写作教学能教会学生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大多数语文教师表明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内容很空洞、缺少真情实感,在作文中用到的典故和例子几乎雷同。比如,在以《我的母亲》为题的作文中,很多学生都会写出“下雨天我生病了,母亲十分焦急,不惜淋雨也要送我去医院”,“我的母亲十分疼爱我,好吃的都要留给我”,“母亲教育我要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等情节。由此可见,所写内容基本都是按照固定的作文模板,再加上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编造的一些故事,无法表达学生的真情实感。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通过认真分析发现,主要是由于学生的课外阅读不达标或者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造成的。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学生掌握了良好的写作技巧,也会因缺乏真实的生活经验和经历而无法通过作文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生活理念下的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1)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人们都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更是如此,虽然已经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但受年龄因素的影响,心理发展依然处于较低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长时间将注意力放在学习上,导致整体学习效果较差。对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或作文主题创设一个生活化的、符合学生实际认知的教学情境,在课堂上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通过真实感受,更加自主地学习相关知识内容,并在联想和构思中注入真实情感,从而帮助学生写出情感丰富、内容真实的作文。

比如,在进行以“二十年后的家乡”为主题的作文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家乡的变化,让学生更充分、更真实地了解自己的家乡。首先,教师在课前搜索本地20年前的照片或视频,以及如今实际生活中的照片或视频,做好课前准备。当然,有的地区在网上还可以查到清晰的“VR全景”,教师也可以将其加入课件中,因为它可以带给学生“焕然一新”的学习体验。其次,教师运用准备好的课件进行教学,让学生观看真实的图片和视频,通过对比20年前和现在,让学生观察家乡发生的明显变化。最后,可以开展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主要讨论“家乡20年以来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和“二十年以后,家乡又会发生哪些变化”两个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为之后的自主写作打好基础。除此之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组织春游、郊游等活动,让学生更贴近大自然,更真实地感受生活,在实践活动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

普遍来说,学生的写作素材都来自教师推荐的例文或者作文书中的精彩片段,内容比较狭隘,由于可用素材较少,学生写出的内容不够真实,甚至还会因为使用了同一个例子而出现“雷同作文”的情况。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平时认真观察生活,从中积累素材,从而提高学生作文的真实性和充实性。

比如,在进行以“我想对您说”为主题的作文教学时,结合这一单元的内容,可以发现作文的主要方向为“父爱、母爱”。经过调查和分析后笔者发现,由于学生的感知力不强,很难感受到父母浓浓的爱,而且,有的家长因工作等原因,陪伴学生的时间较少,导致学生对父爱、母爱的认知出现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如通过布置“生活观察”作业,让学生认真观察工作时的父母、做饭时的父母、休息时的父母,通过父母的表情、神态分析出他们的心理活动,或者通过和父母之间的一些小事儿思考其中的细节,如父母把好吃的都留给自己,工作后母亲虽然很累但依然坚持做饭和做家务等等。

通过对上述内容的观察,学生就会养成把握细节的习惯,这样学生就能根据不同的主题,从生活角度出发,从细节角度观察,获得真实的素材和感受,从而写出内容丰满、情感真实的作文。

(3)给学生充足的生活空间

课堂教学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现实生活中学生也能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生活空间,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阅读课外书籍,或者观察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从而更加真实地了解这个有趣的世界,而不是用过多的作业压缩学生的自由空间,导致学生背负巨大的学习压力。另外,教师也要与家长做好沟通和联系,并向家长普及正确的教育方式,让家长尽可能多地陪伴、教育孩子,并给其预留充足的生活空间,让学生可以结合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通过电视、互联网获取丰富的生活知识。

(4)重视作文评价环节

学生对待作文的态度不够好,和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很大关系。笔者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以及和其他语文教师讨论发现,由于教学压力大等因素,很多语文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都是一带而过,对学生的评语也比较简单,通常都是以“阅”“优”“较好”等词语作为评价。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却无法让学生及时发现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导致学生的作文难以取得进一步的提升。对此,教师要从生活角度出发,分析学生的作文是否合理,其内容是否真实等,并对学生的作文作出实效性的评价,让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评语及时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然后加以改正。

比如,班上某位学生的作文题目是“运动让生活更美好”,通过批阅该学生的作文,教师发现其所写的运动方式并不适合学生,而是成年人常用的运动方式。那么,教师就要及时对学生的作文作出合理评价,让其意识到学生的运动方式和成年人有很大区别。这样学生就能发现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及时改正,避免以后再次出现类似错误。

4.结语

教育源于生活,生活是学生最好的教师,且小学语文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极为紧密,培养生活化学习意识可以让学生发现更多的知识和素材,尤其是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自主意识,且对现实生活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因此,在开展写作教学时,教师要基于生活教育理念,鼓励学生深入观察生活,并结合自己的真实情感进行自主写作,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媛. 生活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高年级写作教学策略探究[J].课外语文(下),2020(3).

[2]赖红环. 基于生活教育理念的小学语文高年级写作教学策略探究[J].语文课内外,2020(31).

[3]高海燕. 生活教育理念下小學语文高年级写作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15).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理念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基于生活教育理念的职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研究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在幼儿园大班教学中的融入
日记在小学三年级语文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