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型疗效观察

2021-07-13 06:47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阻络通络活血

李 强

(河南省新郑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郑州 451150)

缺血性中风是中老年群体高发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因动脉粥样硬化导致机体脑部血液供应发生障碍,引发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以神经功能缺损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病时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易产生并发症,影响预后恢复效果及生活质量[1-2]。近年来,西医在治疗该病症中主张采用对症治疗的方式,通过口服药物改善临床症状,而中医通过分析病症类型给予针对性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3]。本研究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90例,均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58~78岁,平均(67.83±2.94)岁;病程16~29d,平均(22.57±2.73)d;合并高血压20例,糖尿病16例,冠心病9例。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55~80岁,平均(68.04±2.15)岁;病程16~30d,平均(22.80±2.77)d;合并高血压19例,糖尿病15例,冠心病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西医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4]中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相关诊断标准,经头颅CT及MRI扫描可见责任梗死病灶,已排除其他病变及脑出血,局灶神经功能缺损,部分患者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等;中医符合《缺血性中风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5]中痰瘀阻络型诊断标准,表现为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偏身感觉异常;头晕目眩、痰多而粘、恶心呕吐;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滑。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可耐受本次治疗;③发病2周(无神志昏蒙者)或1个月(有神志昏蒙者)至半年之内;④自愿参与,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心功能损伤;②病情不稳定,存在认知功能障碍;③对所用药物敏感;④无法完成本次治疗。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行常规西医治疗。急性期给予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低血液黏稠度及神经保护治疗,恢复期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代谢治疗,拜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100mg,日1次;奥拉西坦注射液(湖南健朗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83419)2.0g与100mL氯化钠注射液混合后静脉滴注治疗,日2次。同时给予适当的功能康复训练。

观察组加用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治疗。药用三七粉3g(冲服),全蝎5g,胆南星6g,川牛膝10g,天麻、法半夏各12g,郁金、炒白术、石菖蒲各15g,鸡血藤30g。肝肾阴虚加黄精15g,枸杞子、熟地黄各20g;气虚加党参15g,黄芪30g。加水煎熬取汁400mL,于早晚服用,日1剂。

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

3 观察指标

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评估患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偏身感觉异常等,依据症状无、轻、中、重度赋予0、2、4、6分,症状越严重则总评分越高。

神经功能:采用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定,满分42分,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则总评分越高[6]。

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BI)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估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越低,提示生活能力越差。ADL共包括10个方面,满分100分,总评分越高提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好[7]。

4 疗效标准

NIHSS评分下降幅度大于等于90%,且病残程度0级为临床治愈。NIHSS评分下降45%~90%,病残程度1~3级为显效。NIHSS评分下降18%~45%为有效。NIHSS评分下降幅度小于18%为无效。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时间 组别 例 半身不遂 口舌歪斜 言语謇涩 偏身感觉异常治疗前 观察组 45 5.38±0.24 4.99±0.31 4.81±0.42 4.79±0.43对照组 45 5.40±0.26 4.97±0.35 4.79±0.41 4.81±0.42 t 0.379 0.287 0.229 0.223 P 0.706 0.775 0.820 0.824治疗后 观察组 45 1.31±0.34 1.05±0.41 1.12±0.46 1.04±0.32对照组 45 1.97±0.40 1.86±0.58 2.06±0.52 2.15±0.44 t 8.434 7.650 9.083 13.686 P 0.000 0.000 0.000 0.000

两组治疗前后NIHSS及ADL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NIHSS及ADL评分比较 (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NIHSS及ADL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NIHSS评分 ADL评分 BI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5 15.84±2.43 7.13±1.45 43.26±6.58 72.64±6.93 43.95±6.13 77.93±8.54对照组 45 15.69±2.15 11.85±1.76 44.03±6.34 60.47±6.82 43.87±6.20 56.79±7.33 t 0.310 13.885 0.565 8.396 0.062 12.601 P 0.757 0.000 0.573 0.000 0.951 0.000

6 讨 论

缺血性中风是多种原因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当斑块破裂或不稳定时,将随着血液一同进入脑部血管循环,从而形成阻碍,造成脑部供血障碍及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大量数据表明[8-9],约15%的缺血性中风患者于治疗后需长时间卧床或住院治疗,给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于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需给予积极治疗干预以促进生活质量的改善及预后恢复。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扩张脑血管等为主要治疗方向。

中医认为缺血性中风虽病位在脑,但与心脏、肾脏、肝脏及脾脏间存在联系,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肝肾阴虚或气虚,标实为风火痰瘀。因此,治疗以活血通络、熄风化痰为原则。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较低,ADL及BI评分较高,表明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联合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治疗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水平,增强临床效果。化痰活血通络汤方中三七活血散瘀,全蝎搜风通络、熄风镇惊,胆南星清火化痰,川牛膝补肝益肾、强筋健骨、活血化瘀、引血下行,天麻熄风镇惊,法半夏燥湿化痰,郁金行气活血,炒白术健脾燥湿、和中益气,石菖蒲理气活血、醒脑开窍,鸡血藤补血活血、通经活络。诸药合用,共奏熄风活血、化痰通络之功。此外,大部分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属虚实夹杂证,可在基础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治疗。枸杞子、黄精、熟地黄滋肝补肾、强筋健骨;黄芪、丹参健脾益气,脾健则可化痰,气运则血液运行更加顺畅。现代药理研究表明[10],胆南星、天麻、法半夏具有抑制血栓、降血脂的功效,同时还可避免血液再灌注引发的损伤;鸡血藤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梗死灶周围循环的开放;全蝎抗血栓、抗凝及扩张血管。由此可见,在药物作用下利于改善脑缺血、缺氧区血液循环,促进血栓溶解。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型疗效较好,可缓解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阻络通络活血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丹芎活血片对瘀血型膝痹病的效应研究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与活动性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病人血脂、血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辛润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探析
基于“益肾清利活血法”治疗的慢性肾脏病3期病人的转归分析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分析
基于“开玄府,通络脉”理论探讨风药泄浊化瘀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