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研究

2021-07-13 06:47贾蓓蕾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茵陈利胆黄疸

贾蓓蕾

(河南省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河南 郑州 450000)

多因素共同导致的胆红素产生增加或排泄减少均可引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临床表现以黄疸为主,生理性黄疸多于出生后2~3周内自行消退,病理性黄疸者可遍及全身,严重情况下可因胆红素脑病而损伤中枢神经系统[1]。本研究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92例,均为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6例。参照组男27例,女19例;日龄6~27天,平均(13.26±3.14)天;胎龄36~42周,平均(38.41±1.25)周。研究组男26例,女20例;日龄8~26天,平均(13.19±3.17)天;胎龄37~41周,平均(38.36±1.31)周。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实施西医常规治疗。给予蓝光照射联合苯巴比妥(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038)治疗,蓝光照射治疗依照患儿体温测量结果实施调节光疗箱温度,控制患儿体温36.5℃~37℃,连续照射时间16h,间接8h后连续进行。苯巴比妥5mg口服,日1次。

研究组加用退黄利胆方治疗。栀子、五味子、龙胆草、郁金各6g,败酱草、茯苓各9g,茵陈15g,甘草3g。日1剂,水煎两次浓缩过滤取汁30mL,分2~3次服用。

两组均连续治疗1周后评定临床疗效。

3 观察指标

检测治疗前、治疗后3天、治疗后5天、治疗后7天胆红素指标水平。

4 疗效标准[2]

黄疸消退且胆红素降至正常水平范围为显效。黄疸明显减轻,且胆红素水平下降幅度超50%以上为有效。未达到“有效”标准为无效。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比较 (µmol/L,±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比较 (µmol/L,±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3d 治疗5d 治疗后7d参照组 46 314.52±43.67 246.48±35.81 205.69±25.43 155.62±19.68研究组 46 314.63±43.72 213.76±32.54 168.74±20.08 126.28±12.91 t 0.012 4.586 7.734 8.455 P 0.495 0.000 0.000 0.000

6 讨 论

临床研究表明,红细胞破裂、肝细胞病变、溶血病等可造成胆红素产生增加,而早产儿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降低、肝炎及胆道闭锁等可造成胆红素排泄减少,是引发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3]。光疗照射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常用方法,操作简单且副作用小。研究表明,蓝光照射治疗可促使胆红素广异构化及未结合胆红素光照下分解,转化为水溶性物质后可经由尿液排出,由此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4]。苯巴比妥为酶诱导剂,可诱导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生成,并同步提升其同未结合胆红素的结合能力,但胆红素水平下降缓慢。

新生儿胆红素血症属中医“胎黄”范畴。脾胃湿热、寒湿内蕴及肝失疏泄是致病原因,治疗应以清热、利湿、退黄为原则。退黄利胆方可畅通肝气,在提升胃肠蠕动能力的同时促使湿热疫毒经由二便排除,达到减少胆红素肝肠循环并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目的[5]。退黄汤剂退黄利胆方中茵陈、栀子为君药,茵陈可保肝护胆,栀子可清热利湿、泻火除烦。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茵陈主要成分为对羟基苯二酮,在促清湿热、利肝胆及加速分泌物排泄中具有重要作用[6]。诸药合用,共奏化湿健脾、清热解毒、利胆退黄之功。

综上所述,中西药合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较好,可降低血红素水平并提高有效率。

猜你喜欢
茵陈利胆黄疸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不负春天
向你普及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湿热黄疸有茵陈
乌梅绵茵陈蜜露利胆祛湿
二月茵陈最为鲜
何泽教授从“邪伏散膏”论治糖尿病前期湿热蕴脾证验案1则
绵茵陈养肝祛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