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声讨“彩礼贷 ”背后的民意

2021-07-14 13:06韩亚聪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评论员
恋爱婚姻家庭 2021年13期
关键词:移风易俗高价村规民约

●文/韩亚聪(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评论员)

给彩礼“站台”,就是给自己“拆台”。九江银行的“彩礼贷”,打着“贴心解愁”的旗号,实质上是给不良风气推波助澜。从一片声讨和反对声中,我们可以读懂遏制高额彩礼的广泛民意,也能看到对深层次解决这一问题的“全民期待”。

最高可贷30万元,最长可贷一年,年利率低至4.9%,用于新婚旅行、购车、购买首饰……九江银行的“彩礼贷”可以说是一种无底线的“创新”,靠着贩卖人们的焦虑,靠着助长不良风气“出圈”,不仅让新人“贷”不来稳稳的幸福,还有可能催生不可承受的债务、不被信任的爱情,最终“贷”来“埋雷”的婚姻。

对于遏制高价彩礼,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在民政部印发的《关于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在全国妇联等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做好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的指导意见》中,都提出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加大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等不良风气治理;而在各地,各种规定条例、村规民约也不断出台。

在这样的背景下,“彩礼贷”就显得格外刺眼。银行如此作为不仅违背了公序良俗和企业社会责任,还有可能涉嫌违法违规。

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现在遵守社会公德、引导正确价值观上。企业逐利无可厚非,但不能为了赚钱而逾越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在移风易俗中,守正创新、倡导新风才是正道;而发现越线企业,各级监管部门也要及时制止、依法惩处、以儆效尤。

对于遏制高价彩礼,还需持续不断地进行观念引导。“彩礼贷”事件发生后,九江妇联发出“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新风”的倡议。除了倡议,观念引领还需榜样力量和系统治理,通过对婚育新风的示范推广,宣传教育与依法治理的结合,让高价彩礼陋习失去市场,让文明新风深入人心。当然,我们还需正视高价彩礼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让更多人有挣钱门路,有富起来的底气,才能消弭对生活的忧虑,对彩礼的依赖,夯实文明新风的基础。

无论何时何地,情比金坚永远是不变的真理。一对真爱的夫妻、一个和谐的家庭、一双勤劳的双手,是任何“彩礼贷”都比不来的宝贵财富。

猜你喜欢
移风易俗高价村规民约
移风易俗治陋习 示范引领树新风
高价收青麦作饲料?坚决禁止毁麦!
莫让村规民约成墙纸
村规民约法制审核需要制度性设计
何以移风易俗*——唐律教化功能研究之二
莫让村规民约成墙纸
“傅抱石”为何屡拍高价?
构建新时代村规民约的长效机制
移风易俗的路径探索——基于涴市镇红光村乡村振兴促进会的分析
高价草莓背后的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