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山东东营石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2021-07-15 00:52王琦刘宗俨
福建轻纺 2021年7期
关键词:东营炼化东营市

王琦,刘宗俨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北京 102249;2.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福建 泉州 362000]

山东东营的石化产业的发展,是伴随着胜利油田的勘探和挖掘所建立和兴起的。东营市地处黄河入海口,是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主产区,也是中国第二大石油工业基地的中心城市,石化产业是其第一大支柱产业。当前,东营地区多个大型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正在建设和投产过程中,外加新能源产业的异军突起,而东营石化企业长期以来以生产成品燃料油为主,存在下游高端化工产品匮乏,产业链条短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限制了东营地区石化企业的长久发展[1,2]。本文从东营的地理位置、石油产量及石化产业曾经带动当地企业的崛起为背景,对东营石化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探讨,提出建议。

1 东营石油化工产业概述

1.1 东营主要石化企业概述

东营地区炼化企业原油一次加工能力7220万t/a,3万多名石化相关从业人员。作为中国华北地区的重要石化基地之一,东营的石化产业曾经一度占据中国石化产业的半壁江山。

表1列出了东营主要石化企业的相关产能表。由表1可知,虽然东营地区的石化总产能相对较高,但是产能较为分散,产业集中度不够,小炼油屡禁不止,结构性矛盾突出,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精细化程度不高。大部分企业的加工能力仅仅在500万t/a左右,缺乏竞争力。除此之外,大部分企业的产品以燃料为主,缺乏化工产品,这是东营地区石化产业的较大缺陷。

除传统炼油厂外,东营也发展出石化特色下游产业。其中,如海科化工等特种化学品企业,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竞争力,在未来可能是东营石化产业的核心发展方向。表2列出了东营地区其他大型石化企业的相关项目。

1.2 东营特色新材料企业介绍

除了传统石化产业之外,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东营市也建设了一批具有特色的新材料产业。表3列出了东营市计划或在建的新材料项目。由表可知,东营市计划或在建的新材料项目涉及了能源、纺织、树脂、医用材料等不同领域。东营目前有传统石化企业大大小小一百多家,在燃料油严重过量的背景下,应该进一步大力推动新材料的应用,积极淘汰落后产能,用先进、环保的产能进行替代,促进经济、生态的和谐发展。

表3 东营市计划或在建新材料项目

1.3 东营石油化工行业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介绍

在全国第二大油田的背景下,东营化工企业在石油炼制过程中不断更新技术,有关部门也号召建设了许多石油化工相关的研究院、高校、国家工程基地等教育机构。一个成功的产业园,除了应该促进当地产业的迅速发展,还应该配备完善的研究基地和教学机构,提高研究水平和高校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水平[3]。

表4列出了位于东营市的研究院和高校。由表可知,东营配备高等教育机构、企业研究院、地方职业培训机构等多层次、多维度的教育基地,层次特点鲜明。东营一百多家化工企业,也带动了高校石化教育的发展。但是,教育和研究机构相对分散,无法构成有效的协同效应。1969年,华东石油学院搬迁至东营市,是东营石化教育的起点;2011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由东营市搬迁至青岛市。

表4 东营市的研究院和高校

目前,虽然东营市分布了许多层次鲜明的研究院、高校和教育机构,但是缺少综合性大学。各教育和研究机构可以依托有利地势,整合力量,在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的基础上,组建像济南大学、烟台大学一样的地域综合性大学。其次,我们可以看到,研究院广泛地分布于东营区,河口区作为东营的重要化工产业基地,每年炼油产能多达3000多万t,却只建成一个研究院,勉强填补了河口区石化研究院的空白。研究院的建立,不仅能让企业在面对疫情或者其他挑战时及时接收信息,启动应对方案,还能积极创新,制定长期发展方案,促进河口区乃至东营市石油化工企业的发展。

东营市具有9个省级以上重点园区,各园区发展定位不同。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各个园区的发展方向。相关园区情况见表5。

表5 东营市省级以上重点园区

2 东营石化产业所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分散且规模较小,受到新建大型炼化装置的冲击

当前东营市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年产超7000万t,然而全市100多家石化企业中,企业规模参差不齐,资源利用率不高,产能分散问题十分严重。

此外,当前环渤海地区已经建成或者正在规划建设多套大型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这些炼油项目由于都建有较大规模的乙烯和芳烃装置,将会对华北地区的石化产业造成巨大的冲击。环渤海新建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如表6所示。

表6 环渤海地区新建大型石化项目

由表6我们可以发现,环渤海地区新建大型石化项目主要集中在曹妃甸,其余2个项目分布在烟台和大连,东营市却一无所获。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速落后产能退出,优化资源结构,集中产能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东营地区同样拥有较为优良的港口,应该加快集中产能,布局超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表7列出了东营主要石化港口数据。

表7 东营主要石化港口数据

2.2 产品以燃料为主,高度同质化,受到新能源行业冲击

东营石化企业以成品油生产为主,但随着全国成品油市场日渐饱和,成品油库存压顶,供应严重过剩,以及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异军突起,使燃料油的利润率逐渐下降。如果企业选择由原料油直产化工产品,不仅能缓解成品油饱和的压力,而且能解决乙烯生产成本高和稀缺的问题。

此外,企业产品同质化严重。例如,在原料方面,东营石化企业炼油多以原油为主,少数以重油作为原料炼油;在石油产品方面,利华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齐鲁石化主营汽油、煤油,产品缺乏特色,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在石油加工处理方面,齐润化工、海科化工和东营联合石化有限责任公司都通过加氢的方式使重油轻质化,达到油品升级的目的。东营市许多小企业的炼油工艺以延迟焦化为主,不仅与我国坚持淘汰落后焦化产能的观念相违背,并且会导致小型企业的激烈竞争。

当前,新能源材料由于其燃烧效率以及其清洁度都远高于石油等传统原料,新能源产品一直备受瞩目。许多企业,例如利华益集团利津炼化有限公司,2020年4月投资61.8亿元建设40万t/a的高性能ABS树脂一体化项目;东营市广饶石化发展有限公司计划建设200万t/a的化工新材料项目。前文提到的省重点工业园区中的东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河口经济开发区、大王经济开发区和垦利经济开发区都把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发展目标,积极加快动能转换,重视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这不仅标志着仅靠传统原料供应以谋求发展的时代即将结束,还表示着创新能促使行业进步,固步自封只能面临着被选择和淘汰的命运[4,5]。

2.3 山东地区正在加速旧产能退出

山东省2018年提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旨在抓好省内的高端化工基地,在全省四市建立千亿级乙烯芳烃20多个重大项目,建立四个产业区。东营炼化一体化区是四个产业区其中之一,位于东营市的4个项目为如表8所示。

表8 东营市乙烯芳烃项目

由表8我们可以知道,东营市的石化产业链条正在被拉长,石化产业逐渐由“一油独立”向“油化并举”发展。

在产能结构性过剩的形势下,为了淘汰落后产能,山东省宣布山东炼化企业将面临转型升级,以1∶1.25的比例对地炼炼化产能进行压减。这项举措,给东营地区地炼企业带来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东营炼化企业每年炼油能力7200多万t,而其中地炼的贡献就有6000多万t。压减产能,对于中大型地炼可能面临整合迁移,淘汰落后产能,而不符合整合条件的小企业面临被拆除。再者,由于胜利油田的开采到了中后期阶段,油品的含水量上升,胜利油田也面临产量下降的问题。这表示,改革东营石化产业已迫在眉睫。

3 对策与建议

3.1 对企业进行合并重组,提升规模

针对东营石化企业产能严重分散、企业产品严重同质化的现状,合并重组有关企业,不仅能够提升企业规模、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还减弱了对环境的污染,解决了小型企业运转不善、环境保护力度不足等一系列的问题[6]。

地处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的东营联合石化是2012年由五家企业联合出资组建的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2020年总投资114亿元,致力于打造200万t/a的对二甲苯项目。项目全面建设成功后,可实现140万t/a芳烃抽提,440万t/a催化重整。届时,东营联合石化将实现产物从单纯的燃料油到下游化工产品的巨大突破。东营联合石化的成功整合和转型,无疑是给东营众多石化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当前,东营部分年产能低于300万t/a的小型石化企业已经开始整合迁移。2019年,东营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七大高耗能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了从2019年9月到2025年底前的地炼企业的整合迁移的阶段性任务。截至2020年11月底,经核查发现的13家企业200万t以下炼油产能已退出,整合迁移不仅能让东营炼油企业提供了集中产能,提升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提高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而且能促进资源的合理化应用,促进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接下来,东营地区大部分平均产能在500万t/a的企业将会同样面临整合迁移的压力。

山东石化企业曾经有两次重组。第一次是为了优化石油资源,1999年山东京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山东省20多家地炼组建了山东省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年综合加工能力1.5亿t;时隔近二十年,山东石化企业又一次重组,2017年10月,在山东省政府的支持下,东明石化牵头联合十几家地炼成立山东炼化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如今原油加工能力高达9000万t/a,山东炼化能源集团不仅注重点发展高端下游化工产品和化工新材料,而且借助临港优势,全球化配置资源,逐步融入全球高端化工产品供应链。山东炼化能源集团的成功,也为山东省其他石化企业的整合改革起到了带头模范的作用[7]。

山东石化企业,尤其是地炼企业,规模参差不齐,分布广泛,缺乏统筹规划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但是近几年在山东省政府的指导下,从2017年东明石化牵头形成山东炼化能源集团到2020年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的推进,山东石化企业将会从单纯燃料型炼油厂转向为现代化大型化工型炼油厂[8]。

3.2 重点突破重质油直接转化制取化学品技术等关键技术

随着全球燃料产能的过剩,当前国际各大能源公司都展开石油直接制取化学品工艺技术(COTC)的研究并试图有所突破。未来,采用石油直接制取化学品工艺技术(COTC)的新型炼油厂可以将化学品的收率提高70%以上。目前,国际上比较先进的COTC成套工艺有埃克森技术、沙特阿美技术和中国石化石科院的重油催化裂解技术。

美国埃克森美孚的COTC技术与传统炼油过程相比,减少了常减压过程,将原油简单处理之后,直接送入乙烯裂解炉,在裂解炉的对流段和辐射段之间增加了一个闪蒸罐来将原油进行汽提。该方法大大简化了石油中间加工工艺,从而降低了乙烯生产成本。目前该公司的惠州乙烯项目于2020年四月在广东惠州大亚湾石化区开工。

沙特阿美原油直接制化学品工艺则是采取了乙烯原料精细化的方法,按照分子炼油的理论,采用原油加氢裂化,再经过裂化产物的蒸馏分离,得到优质的乙烯原料,再送入蒸汽裂解装置,该技术目前可以实现石油化学品的收率达70%以上。此外沙特阿美已经收购美国Siluria公司的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工艺(OCM)。

重油催化裂解技术(CPP)是由中国石化石油科学研究院开发,目的是生产乙烯和丙烯,在沈阳已经成功实现工业化。该过程的原料为常压渣油,由于原料是重馏分,导致目标产物收率低,并且产生大量焦炭,乙烯的收率在14%左右,丙烯收率在22%左右。当前大庆龙油化工有限公司正在建设550万t/aCPP装置。

在东营燃料油过剩的现状和新能源领域的冲击下,东营地区必须集中力量重点攻关出相关的重油直接制化学品技术,加强国际合作,发展高端下游化工产品,完善产业链。高校和研究院也应该加强石油前沿技术的教育学习,为石油行业技术创新提供坚实的知识储备。

3.3 结合新材料产业进行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新材料产业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科技创新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对于像炼油这样的传统产业来说,融入新材料产业将会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丰富高端下游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发展特色化工产品,提高竞争优势。表9为东营正在发展的新材料产业。

表9 东营正在发展的新材料产业

由于东营市燃料油产能过剩,中小型炼油厂石化产业应该逐步将过剩产能转向新能源产业发展,下面,就东营石化企业可以发展的新能源产业提出几点建议。

⑴ 可降解塑料

塑料在人们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物质,但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国家环境标准的提高、新能源产业对传统行业的冲击,发展可降解塑料,具有较大的优势和应用前景。东营市有希望发展的可降解塑料如表10所示。

表10 东营市可能发展的可降解塑料类型

当前,国内外纷纷出台各类政策逐渐限制传统不可降解塑料的使用。中国于2020年同样出台新限塑政策,在2025年左右将会逐渐禁止传统不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这给可降解塑料的发展带来机会。根据相关统计,在未来可降解塑料产业的产值可能达到8000亿人民币以上,东营地区需要抓住相关可降解塑料产业的发展机会,利用自身石化企业的优势,积极转型,在未来取得一定的竞争优势。

⑵ 芳纶纤维新材料

芳纶纤维是一种重量轻、耐高温、耐酸耐碱、高强度的新材料,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业、通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以选择为东营石化企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当前环渤海地区大型石化企业的发展,导致可以供给大量PTA原料。但是,各企业在发展新材料产业的同时,不能盲目齐头发展,而应该追求差异化发展。比如,位于东营市的山东国瓷功能材料公司是MLCC用电子陶瓷材料和墨水陶瓷全球最大的生产商,若当地企业相继发展陶瓷材料,不仅会导致恶性竞争而且会导致陶瓷材料产能过剩。

⑵ 特色医用新材料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高新技术的发展,全国政府对人口医疗保障的重视,医用新材料,作为新兴产业,正在快速发展。目前,中国医用新材料市场增速为全球的近4倍。东营市尚待发展的特色医用新材料如表11所示。

表11 东营市尚待发展的特色医用新材料

4 结语

上述介绍了位于东营市的石化企业的传统石化企业、特色新材料的企业发展方向、相关高校、科研机构、园区的布局,探讨了东营石化企业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东营众石化企业是一个缩影,呈现出地处石油含量丰富地带,由于众多化工企业兴起而导致的产能分散、产品类型单一且毫无特色的混乱局面。但是,通过采取加快中小型企业的整合迁移、突破重质油直接制取化工产品和在传统石化产业中结合新材料产业等措施进行改进,东营石化企业将会基于优势的资源背景,构建多产业体系,提高竞争优势,走上一条集约型、多产业交叉式的新道路。

猜你喜欢
东营炼化东营市
东营市禾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东营市禾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第三实验幼儿园儿童画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C919大型客机106架机转场东营试飞
The 18th century of America in the Autobiography
陕西青年作家采风团走进山东东营
分类讨论思想
炼化复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