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概念体系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1-07-15 17:15林健智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67期
关键词:数学概念初中阶段思维能力

林健智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为最基本的思维形式,概念是进行逻辑思维培养不可或缺的知识基础。数学中各种各样的推理以及证明,离不开概念这一重要因素,数学中的命题,同样由概念组成。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概念体系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概念课教学活动时,需要加强学生对概念知识的掌握,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从初中数学教学视角出发,对数学概念体系教学进行了分析,并提供了一系列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数学概念;初中阶段;思维能力

在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体系中,概念作为其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元素,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初中数学教材中,由大量重要的数学概念组成,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下,学生可以从真正意义上掌握数学相关概念。在获取概念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还能得到有效发展。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占据着明显的优势,能够产生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不断探索,寻找更有效的教学策略,为教育改革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一、巧妙引入概念,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一个新的概念,实质上是对已存在概念的继承、发展以及完善,这也是概念教学的首要阶段,对概念教学是否成功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教师要尽可能还原概念的原始状态,引导学生意识到新概念的存在价值,同时激发学生对新概念探索的欲望,为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为了让教学内容更具趣味性,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与概念相关的历史故事,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并点燃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开展“勾股定理”的概念教学时,在引入新概念的时候,关于勾股定理背后的历史故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了解,介绍中国最早关于勾股定理的记载,并为学生追溯勾股定理最初被提出的时间,让学生了解希腊毕达哥拉斯证明的小故事。这样一来,通过历史小故事,不仅能有效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还能让学生积极跟随教师思路,了解到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其从中受到优秀数学文化的感染与熏陶,点燃学生学习勾股定理知识的兴趣,为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奠定基础。

二、组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探究性学习,指的是以教师引导,格外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通常情况下,这一学习方式类似为数学家探索新概念的过程,让学生积极探索新的概念知识,体会探究的整个过程,从中收获成就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讲解概念知识的过程中,适当组织一些具有探究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好奇心的推动下,针对某一或多个问题,对答案进行热情积极的探索,促进思维能力的有效锻炼。实际上,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所进行的关于思考、想象以及推理等多种活动,并不能依靠自身来独立完成,而是需要教师提供必要性的引导,在关键时刻受到启发。

例如,在对“平行四边形”的概念知識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组织探究性活动。学生需要提前准备好学习工具,包括剪刀、量角器以及纸片等。在课堂上,首先要求学生利用学习工具,将纸片剪成两个全等三角形,并让学生尝试能否拼成四边形。这样可以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认识图形变化的过程,并让学生了解新知识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之后根据学生组合出的各种四边形,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并探索这些四边形的性质。根据实际情况,如果有小组没有思绪,教师就可以从侧面引导,让学生从边平行的方面入手。这样一来,通过学生思考与证实,找到了平行四边形的特殊性,并自然而然引出该图形的概念,发展了学生思维能力。

三、联系实际生活,活跃学生思维能力

相关研究表明,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就会取得更显著的效果。由于学生对于生活非常熟悉,但是相对而言,数学概念较为抽象,如果将其与生活结合起来,通过熟悉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对概念知识进行形象的理解,活跃想象思维,这样就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因此,在初中数学概念体系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概念知识,并与学生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增强对数学相关概念的理解。

例如,在讲解“函数”的概念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存在的有关函数的具体实例,增强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比如,运动员在400米赛跑中,速度和时间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函数的关系;某铁路全程是1000km,火车运行的平均速度和所花费的时间存在着函数关系等。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现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函数概念。之后,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回忆,生活中哪些现象还可以用函数表示,为学生想象力的发挥提供机会。这不仅引导学生掌握了函数的概念,还有效地发展了思维能力。

四、加强概念应用,增强学生逻辑推理

在学习过程中,当学生对概念形成初步的认知后,教师要帮助学生准确区分新概念和属概念,以及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更深一步了解概念,以及其与定义之间的区别。教师要告知学生,定义仅仅是将对象最独特的本质属性的表示,并不包含概念的全部内涵。在学生掌握概念的知识后,教师要加强学生对其的应用,这是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以及牢固掌握概念必须经历的过程。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课后作业来巩固学生对概念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除了一些基本的练习题,还可以多选择一些综合题,引导学生展开全面、深入的思考,通过作图、运算、证明等形式,为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进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大幅度提升。

综合而言,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体系中,教师通过巧妙引入概念,组织多样性的探究活动,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活跃学生思维,加大学生应用概念知识的力度,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概念,并不断了解概念,最终掌握概念。在概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兴趣引起高度重视,想方设法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并提高学生探索的热情,为深层次理解数学概念打下牢固基础,从而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更多优质的条件,从而更有效地落实新课改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顾丽凤.运用数学思想,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数形结合思想例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4):241-242.

[2]朱季生.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31):77-78.

[3]张锋.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中考复习中的应用探讨[J].学周刊,2021(13):15-16.

责任编辑  温铁雄

猜你喜欢
数学概念初中阶段思维能力
在“破”与“立”中,加深概念理解
生本理念下初中生物参与型教学实践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浅议农村初中后进生教育
数学概念的分类、特征及其教学探讨
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探讨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体会
初中阶段略读课文教学初探